您的当前位置: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研究所】 该所的前身是1974年成立的科技处。1976年 1月改为科学技术研究所,既是一个局属管理机构,又是一个科技研究单位,负有双重任务。1986年设有情报管理、开采研究、机电研究、电算机管理、计量管理等 5个室。1986年该所自用科研设备有:各种型号微型电子计算机12台、中文路端1台、微型机备件1套,计35.45万元;电子测试仪器4台0.77万元;矿压测定用设备3台3.01万元;情报用(摄相、录相、复印、打字等)器械4件6.80万元;环境保护监测用声级计1台0.50万元。合计46.53万元。年末在籍职工计62人,其中干部44人。在干部中有技术人员39人,其中包括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4人,助理工程师 8人,技术员1人,未定职称的13人。所长田俊。1986年完成主要任务如下:开采方面:(1) 在南山矿开展了坚硬顶板注水软化试验工作,为以后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2) 把光弹性单向应变计用于矿压观测,与过去使用的液压测力计或钢弦测力计相比,轻便、简单、成本低、效果好。(3) 引进了速凝水泥锚杆药卷技术,比其它锚固方式质量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引进后,深入井下,针对不同条件研究出不同的应用方法,及时解决了疑难问题。不但本局全面推广,且有兄弟单位来局考察,请求技术转让。机电方面:(1) 在兴安矿与局调度室之间组建了微波站,推广使用了微波通讯新技术。在局微波站与局调度室之间,兴安矿微波站与兴安矿调度室之间采用了光纤电缆传输。组建后可传送 120对电话,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通话清楚,还可供传送工业电视用,可供计算机网络传送信息用,为今后进行现代化管理提供方便条件。(2) 改制井下混凝土喷射机,降低了粉尘浓度,减少了回弹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从而改善了井下作业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机械的性能和寿命。计算机方面:本年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为今后开展工作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在学习、培训的同时,1986年为地质处、机电处、调度室等单位的现代化管理编制了多种程序,还在东煤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为上级作了一些工作。情报管理方面:除组织全局科研成果鉴定及其它日常工作外,出刊了《鹤煤科技》两期,并向基层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资料多项,收到了一定的效益。计量工作: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本年内组织基层学习培训,已有11人取得了计量检定员证;开展计量定级工作,协助十三厂达到了国家三级计量标准。此外,根据本局的紧急需要,该所协助峻德矿组建电镀厂,预计于1987年投产。
                                     (高云岫)
  【科研成果】 1986年鹤岗矿务局共完成比较重大的科研成果60项。其中一等10项,二等18项,三等32项。按专业分:采掘I3项,机电运输11项,通风安全13项,地质测量 3项,选煤2项,建设5项,其它13项。详见另表。
                矿务局1986年科研成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