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干部管理·

·干部管理·



  【干部管理】 1986年,矿务局在干部管理工作中,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强了局、矿两级领导班子“四化”建设。1986年矿务局局级领导班子成员10名,平均年令49.7岁,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领导班子成员总数的90%;处级领导班子成员158名,平均年令为48岁,大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 69%。二、加强第三梯队建设。根据煤炭部、东煤公司和省、市委关于加强第三梯队建设的要求精神,1986年局级后备干部为12名,处级后备干部 150名,科级后备干部1,283名。在第三梯队建设中, 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1.定向培养,增长才干;2.交换岗位,使中青年后备干部在不同层次的岗位上经受锻炼,缩短成才期,提高成才率;3.压担子,增长中青年后备干部的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4.以老带新,由老同志对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帮助,传经验、传思想、传方法传作风;5.学习深造。采取脱产培训方法,提高中青年后备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三、狠抓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根据中办发(1986) 6号文件精神,抽调专人,组成调查组,对全局的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清理档案,消除影响。共剔出材料496份 (其中销毁412份,交还本人84份);2.补发了 “文革”中扣发的工资。对79名受冤假错案处理的同志,在经济上进行了补助,共计80,728元;3.退还了“文革”中查抄的财物;4.妥善安置了在冤假错案中受株连人员。共收回安置22人,随返家属子女83人,解决住房24户,并给安置费用16.4万多元;5.按照政策和专业对口的原则,给56名知识分子调整了工作。四、进行了干部工资制度改革工作。按照国发(1985) 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精神,在1985年做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我局干部工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局干部工资改革方案和浮动升级标准。从1986年 2月开始,对全局14,799名干部普遍进行了工资改革。五、抓了干部的离、退休工作。根据国发(78)104号文件和国发(82)62号文件精神,1986年对280名到离、退休年令的干部,办理离、退休手续。其中:离休干部103人,退休干部177人。
                                    (局干部处)
  【干部培训】 1986年,全局共开办干部培训班225个,培训干部8,154人。其中脱产班107个,培训4,078人;半脱产班60个,培训2,004 人;业余班58个,培训2,072人。
  中专、高中1986年,全局共有45岁以下属中专、高中培训对象的干部 3,230名,通过局内外各种渠道输送到中专、高中班学习人数968名,占培训任务的30%,经一年学习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后备干部1986年,在全国大中专成人统一考试中,矿务局有 435人被录取。考入的学校有全国各地成人高、中等学校,企业管理干部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干部专修科,函授大学,教师进修学校等。其中岭北矿选派的10名学员参加全国统考,全被录取,并比省规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高26分。
  领导干部1985年省社会科学培训中心在鹤岗矿务局开办的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企业管理和经济法大专班,始终坚持授课。至1986年末,共开了《经济法》、《工业企业法》等45门课程,对学员进行了系统的专业理论教育。
  矿、厂长(经理)国家统考1986年末,鹤岗矿务局矿、厂长(经理)国家统考已完成 6期41人的培训任务,占应参加统考人员总数的85.4%。1至4期的21名学员已取得合格证。第 5期的4名学员已结业。第 6期的13名学员正在学习。通过培训,使矿、厂长(经理)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知识,推动了本单位工作。其中林业处处长朱廷仁统考培训中学习成绩优秀,受到东煤公司表彰。
                                    (局干部处)
  【老干部工作】 1986年,矿务局党委进一步调整充实了老干部工作管理委员会和老干部部,抽调一批党性强,热心为老干部服务的人从事老干部工作。全局有11个直属单位成立了老干部科,有57名专职老干部工作人员。局、矿老干部机构和人员,均建立和健全了老干部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和服务管理制度,开展了为老干部服务工作,打开了工作局面。1986年,矿务局党委进一步落实了对老干部“两个待遇”的政策。全局离休干部908人,其中党员721人,占79.4%。在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上,多数单位做到了阅读文件、参加重要会议、过组织生活、评优评模不变。1985至1986 年,为行动不便的离休干部送文件,传达文件150人次;建立离休老党员党支部15个,定期过组织生活。1986年,矿务局离休老干部中出席全国煤炭系统先进个人 1人,出席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1人,选为局优秀党员8人,评为矿(处)级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77人。在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上,全局已建老干部病房28间,病床39张,家庭病床 9张;每年对老干部进行一次健康检查;1986年有53人次去威海、北戴河、大连等地疗养。在解决老干部住房上,大多数单位在分房比例上都高于一线。1985至1986年,全局共为95户老干部解决了住房。其中仅兴安矿就为28户老干部分配了住房。全局普遍做到老干部看病、住院、开展活动用车优先,烧煤、烧柴供应优先。南山矿党委还规定给老干部拣大块煤送到家,富力矿领导负责成供应科将烧柴劈成小块给老干部送到家。1985至1986年共有671名老干部得到困难补助,金额达5,687元;有25名离休干部享受了护理费待遇。
  【老干部活动室】 1986年末,全局共有老干部活动室20处,总面积 2,388平方米,设有各种报纸、刊物、游艺品、体育用品,除平时活动外,还定期举办比赛活动。机修厂、南山矿组织了书法和风筝比赛。
  做有益工作 1986年末,全局已有 350多名离休老干部在不同的战线发挥作用。水电厂原副厂长杨树森离休后仍和从前一样从事局志编纂工作。富力矿组织老干部对全矿“两堂一舍”等生活服务设施进行调查研究,为改进后勤工作提供依据。局科研所副所长吴文海离休后继续抓小工厂的技术工作,主动带领青年办厂。富力矿老干部张洪福,在街道修整花池子10个,并领着老伴和小孙子五次到井口打扫卫生、擦玻璃、给矿工贴补胶靴、拆洗被褥、清理厕所等,1986年评为省老干部先进个人代表。运输处离休干部崔林福,离休后一直坚持在俱乐部当义务清扫员和治安员。
                                 (其 声、文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