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大陆煤矿

大陆煤矿



  【大陆煤矿】 大陆煤矿始建于1957年5月,位于鹤岗市南山区,矿区井田南北走向长1.6公里,东西倾斜宽1.5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井田可采煤层有四、五、八、九层。在开采过程中,前部发现上上层,后部发现九B、九C、九D层。煤层总厚度为55.75米,共有16个煤层,多为厚煤层和中厚煤层。煤质属气煤,中等灰色,可做工业和民用。矿井投产时地质储量为2,048.6万吨,1982年核定地质储量为5,371.25万吨,可采储量为3,974.9万吨,储量垂深为730米。1986年,大陆矿下辖一采区、二采区、开拓区、机电区、运输区、通风区等16个直属单位,矿机关设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等21个部门。共有职工4,058人,其中工人3,571人,占88%;干部487人,占12%。女职工 367人,占职工总数9%。在工人中,采掘一线工人1,349人,占38%;辅助、服务工人2,222人,占 62%。1986年全矿固定资产原值4,344万元,净值2,642万元。其中主要生产设备有M1Q3—100G滚筒式、采煤机、M1Q—80 滚筒采煤机、D—308扒斗装岩机、PB3—6GA高压防爆开关等。1986年,大陆矿共生产原煤100万吨,比1984年增产9万吨,增长9.8%,增产幅度居全局8个煤矿之首。1977至1986的10年,大陆矿原煤产量平均每年以7.6万吨的速度递增,企业利润在1978至1985年累计盈利665万元的基础上,1986年又盈利250万元,占1978年以来利润总额的27%。采掘机械化开始起步,1986年采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18.9%和58.8%,全员效率达1.02吨,坑木消耗由1975年的万吨390立方米下降到万吨43立方米,下降幅度为800%,在全局第一个实现低耗矿。大陆矿的经营管理体制为直线职能制。矿直辖下属生产及辅助单位,矿职能科室对基层单位在业务上指导、检查、监督、控制和调节。矿财务管理由财务科负责,根据产量、延米、利润指标编制财务计划,分解至井区(科),实行内部限额支票结算。井区核算设财务组,采掘队有兼职成本核算员。全矿统一设材料、工资、电力、折旧等成本项目并进行核算。每季一次财务大检查,半年一次财务活动分析。由总会计师主管财务,实行一支笔批钱。各种生产物资由矿统一管理,各基层单位所需物资按计划执行,由各基层单位材料员持领料单,经财务科和供应科审批后领出。矿用材料包括燃料、动力、大型机械和低值易耗品由供应、支护科负责计划、审批、采购、保管、发放、回收。各种物资的采购渠道:一类物资国拨;二类物资由省、市一、二级站和机电公司进货;三类物资一部分由局总库进货,一部分自行采购。矿设一、二、三类库和劳保库、汽车配件库、废品库、水泥库、火药库,实行“四号定位、五五化管理”。
                                     (文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