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



  【福利事业】 为保证社会五保老人和社会孤儿老有所养,少有所依,1986年民政局投资4万元建一处社会福利院。该院位于东山区,面积400平方米,有寝室 8间,设有光荣间、夫妻间、食堂、会议室,备有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缝纫机、收音机等。收养老人17名,孤儿11名。入院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保障,孤儿得到抚育。城市社会福利院的成立,减轻了社会的负担,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东方红乡、团结乡、红旗乡、新华镇的 4所敬老院收养老人81名。各敬老院加强管理,入院老人生活愉快。1986年,市民政部门为这4所敬老院拨款27,820元。
                                     (车瑞珊)
  【南山矿敬老院】 南山矿为安置离退休后无依靠的老人晚年生活,于1979年在四号向阳林场的依山傍水处兴建了敬老院。该院房舍面积 150平方米,有宿舍10间,设有食堂、医疗室、收养13位退休老人。1983年南山矿为改善敬老院的生活条件,拨款扩建 。在原址附近建成500平方米的二层抽房,设有上下水道、暖气和便所,大小房间31个,住宿面积 300平方米。给每位老人备有单人拉簧床、被褥、电褥、床头桌、茶具、痰盂等。房间的墙壁上挂着风景画、窗台放着盆花。医疗室备有各种常用药和抢救药,医疗人员 2名。电视收看室是矿工会为老人购置的彩色电视机和收录机。文化游艺室备有各种报刊杂志、画报、文艺书籍以及象棋、扑克等游艺品。设有浴池。老人们每日三餐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服务人员随时换洗老人的衣服。每到春秋换季,矿工会都予以补助。该院1986年有10位老人,(其中9位退休老人,1名职工家属)还收养 1名孤儿,1名残疾妇女,1名女患者。每逢年节,市、矿务局、矿的领导都带着礼品来院看望老人。
       市委副书记丁若鹏和市政府秘书长王治靖慰问老山前线战士及家属



  【福利事业厂】 1986年全市各区、乡、街道新办社会福利厂 8个,安置残疾人员82人就业。民政局直属社会福利生产单位,抓了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改善经营管理,扩大生产门路,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社会福利制钉厂全年生产元钉2千吨,完成产值240万元,利润52万多元。出口元钉 600吨,创外汇25万美元。社会福利综合加工厂经过整顿初步改变了过去的混乱状态。9月份调整了这个厂的领导班子,扣破了大锅饭,实行承包责任制, 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头,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形势日趋好转。
                                     (车瑞珊)
  【残疾人协会】 鹤岗市盲人聋哑人协会于1980年 5月成立。1986年按照省残疾人协会要求,将盲人聋哑人协会改为残疾人协会并成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1986年11月召开第三届残疾人代表会议,改选了协会委员会。选举李永德为协会主席,张士刚、王家驹、邵淑兰、谢树昆、景绪贵、李元清为副主席,委员16人。王治靖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李永德、张士刚,秘书长张士刚、副秘书长王淑琴。年初召开了残疾人表彰会,表彰了在各工作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的残疾人50名。组织48名残疾人进行手语和棋类比赛,活跃了残疾人的生活。在东山区进行了残疾人抽样摸底调查。具体调查区域为东山区的16个居民小组377户1,591人,实际调查了1,571人,定性人数为25人,定性率为1.59%。经验收,本市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达到省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的要求。
                                     (车瑞珊)
  【残疾人为国家创外汇】 1986年鹤岗市民政局制钉厂 (盲、聋、哑等残疾人员占全厂人数53%)生产元钉2,000吨,比1985年提高29.4%:实现产值 240万元,实现利润52万元,其中,出口元钉682吨,创外汇25.6万美元。
  1986年制钉厂生产的元钉、窗勾合格率均在 90%以上。主要进行了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对老制钉设备进行调整维修,新购置714制钉机2台,711制钉机1台。
  【矿务局药泉山疗养院】 鹤岗矿务局根据井下工人多患风湿、皮肤、肠胃病的情况,于1976年 3月在北安地区德都县境内的五大莲池镇(现五大莲池市)矿泉喷发区中心地带,购买土地40余亩兴建职工疗养院,1982年交付使用,当年接待疗养员 400余名。这座疗养院是一座二层柚房,拥有 182个床位,设有电视室、图书室、餐厅和电影放映厅,院内有篮排球场。疗养区有矿泉饮泉2处、洗池 2处、泥池1处,这些都是地下自然喷出的冷却矿泉水形成的。水质含硫、铁等20余种元素。患者可随便饮用矿泉水和到水、泥池里洗泡。疗养院由矿区工会负责管理费用由矿务局行政支出。
  疗养院收治的主要对象是鹤岗煤矿职工,也适当收治市政系统及外地的少数患者。收治范围为各种风湿、急慢性肠胃病、关节炎、皮肤病、偏瘫、斑秃、肝炎及妇科等病症。尤其慢性胃肠病、皮肤病、斑秃症治疗效果最佳。每到盛夏,疗养院在楼外搭起活动式简易疗养房,让更多的煤矿职工到此疗养。1986年接待本局疗养员723人。
                                     (马信智)
  【矿务局职工疗养】 1986年鹤岗矿区工会组织矿务局所属各单位职工 1,788人到省内外疗养院疗养和健康休养,其中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598人。到外地疗养的共1,208人,疗养地点有牡丹江、丹东、威海,兴城、南京等地疗养院和鹤岗矿务局药泉山疗养院。到外地健康休养的共 468人,地点是大连、北戴河工人疗养院。1986年还组织局处级领导干部12人分3批到大连煤矿工人疗养院为期15天的短期疗养。组织矿务局劳模标兵100名分 5批去南京,每期21天的荣誉、健康休养。劳模休养期间还组织游览观光了南京、苏州、杭州、无锡、镇江等地,开阔了视野,激发了休养员们爱祖国爱矿山做主人的激情,表示立足岗位,奋发苦干,为祖国煤炭事业做出新贡献。
                                     (马信智)
  【市政系统职工疗养】 1986年,市总工会组织27个企事业单位的 163名职工,分批到江苏省连云港工人疗养院、广东省第二工人疗养院、丹东市人民解放军二四。医院进行疗养和短期健康休养。其中 127名是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有36名是身患各种慢性疾病的老工人。
                                     (薛连军)
  【科技工作者短期疗养】 1986年,鹤岗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全市 153名科技工作者赴北戴河短期疗养,从6月16日至9月13日先后共 6批。其中中级科技工作者52名,初级科技工作者87名,支持科协工作的领导和有关人员8名,老年科技工作者占总数的20%,中年科技工作者占总数的73%,青年科技工作者占总数的7%。
                                     (李柏苍)
  【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赴京参观】 1986年暑假期间团市委组织 7名少先队优秀大队辅导员到北京参观学习。这 7名优秀大队辅导员均为1986年团市委“六、一”表彰会上由团市委命名表彰的。通过对北京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几处名胜古迹的参观学习,既丰富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刘明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