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汇编鹤岗市人民政府关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方案鹤岗市人民政府关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方案 (1986年1月6日)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国家兴旺发达的一项战略任务。近几年来,我市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基本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基础教育体系。按照省到一九九。年达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我市尚存很大差距,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是:农村办学条件差,校舍简陋,师资不足,小学二部率高,初中入学率低。八四年度小学二部率为百分之十三点二,初中入学率仅达到百分之六十三,有三个乡没有普及初等教育。城市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学区分布不合理和教学质量低。由于今明两年小学毕业生数量仍处于高峰期,因此短期内初中校舍紧张的状况还是一个突出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确定我市到一九九。年分三步达到全市完成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第一步,在一九八六年重点抓好普及初等教育的巩固工作,为一九九。年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打好基础;第二步,到一九八九年城市实现九年耕义务教育;第三步,到一九九。年农村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具体标准是:十二至十四周岁的小学毕业生能够按时进入初中阶段的普通中学或职业技术中学学习,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在校生年巩固率,城镇在百分之九十七以上,农村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毕业生合格率,城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农村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十五至十八周岁青少年中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发展盲聋哑、残人和弱智力儿童的特殊教育。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挖掘现有中小学的潜力。目前,由于学区划分不够合理,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的差别,造成有的学校招生不足,有的学校又压力过大。预计八六年到工农、南山两区中学就读的学生将超出招生能力二千多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做到市、矿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除工农、向阳两区外,其它各区都要和各矿实行联合招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校舍。其次,要切实抓好学校的合理布局和学区的划分工作,使学校的布局和学区的划分趋于合理。再次,要合理利用现有教室,没有实现全日制授课的学校,不得占用教室、校舍办工厂或幼儿班;边远地区学额不满的小学可将空闲的教室暂借给中学办分校,解决小学毕业生上初中难的问题。
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搞好集资办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各方面筹集资金,并且精打细算,提高教育投资效益。教育经费的来源,一是保证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每生每年平均费用要逐年增长。二是实行企业办学和企业联合办学。我市发展教育的潜力在企业,企业的潜力主要在煤矿。因此,要充分发挥煤矿办学的积极性,挖掘潜力,不断扩大中小学招生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其它省直企业有条件的也要单独办学或联合办学。三是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集体和个人集资办学,欢迎华侨和海外侨胞捐资办学。四是要实行财政补贴与单位和个人集资相结合的办法,安排基建投资和购置教学设备。
为了在今明两年解决中小学二部制授课问题,使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一九八六年在人口密集地区新建二所中学,在南山地区建一所小学。由于八六年以后,城市适龄儿童入学人数有所下降,因此今后教育基建的重点要放在修缮危房和调整学区布局上。为了改善郊区农村中学校舍紧张的状况,要在农村增设中学。此外,各企事业单位都要与一所学校建立固定联系,帮助学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实行分级管理。为了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把农村学校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各乡管理,发挥乡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在管理权限下放之后,各乡要搞好教育规划,搞好学校的合理布局。各乡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学制上既可以实行五四分段,也可以实行六三分段。
四、要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合格率。目前,我市教育质量还不高,初中毕业生合格率仅达到百分之二十五点四,与省规定百分之八十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为此,要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切实搞好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搞好教学领域的改革,改革旧的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要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效率。要创造条件,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精神。
五、要加强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领导。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要把这项任务切实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市教育部门要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工作。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正常工作轨道,搞好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确保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