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鹤岗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方案

鹤岗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方案

鹤岗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方案



                 (1986年1月6日)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振兴经济的战略措施。几年来,我市在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职业技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目前,我市有职业中学一所,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二十一个,在校生总数达一千八百五十九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百分之十八点九。但是,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我市职业技术教育都远远适应不了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我们要加快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步伐,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使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由现在的百分之十八点九提高到百分之五十。达到这个目标要分三步走:第一步,一九八六年,城乡职业中学在校生要达到四千五百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一。第二步,到一九八八年,城乡职业中学在校生达到六千三百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百分之四十。第三步,到一九九。年,城乡职业中学在校生达到八千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加上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其它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生,人数要达到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同时。要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建立起一个由初级到高级,多层次、多渠道,专业齐全、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衔接,适应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专业需要的比较完整的体系。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努力,使我市职业技术教育能基本满足我市各行各业对于有较高思想觉悟和文化技术素质的熟练劳动者的数量和专业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规划目标,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办学。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国家办学和企业办学并举,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半读并举,高等、中等和初等技术教育并举,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办学。在几个并举中要突出企业办学。企业办职业技术教育,既可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有利于解决校舍、师资问题,又可以做到学用结合,减少劳动力供求矛盾。因此,要大力提倡和支持企业办职业技术学校。到一九九。年前,除教育部门增办三所职业中学之外,矿务局要改建六至八所职业中学,工业、交通运输、建筑、林业、粮食等部门都要独立办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其它不具备单独办学条件的企业要实行联合办学和委托办学。同时,在市矿一些普通中学中附设职业高中班。在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要有计划发展高等和初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要试办四年制初中,在城市逐步创造条件招收没有升入大中专的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
  二、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现有师资数量不足,加上新发展的因素,每年需增加一百二十名教师,达到一九九。年规划的目标必须增加六百名教师。解决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必须采取以兼职教师为主逐步过渡到专职教师为主的办法,主要由办学单位解决教师配备问题。全市统筹解决的主要办法:一是从现有普通中学教师中选派专业相近的教师到职业中学任教;二是抽调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三是从社会招聘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校讲课;四是有计划地选派有培养前途的职业技术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五是从国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每年拿出百分之二十左右到职业中学任教;六是教育学院要抓好职业中学教师培训工作,要开办职业技术教师进修班;七是在高考中委托定向招生,一九八六年计划安排三十人,以后要逐年增加。
  三、搞好办学实习基地建设。职业技术教育技术性很强,建立实习基地,是职业学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现有的职业中学要尽快把实习基地建立起来。今后新建的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基地和校舍要同时建设。实习基地必须坚持为教学服务的方向和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注意教育性、科学性,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减轻国家负担。教育部门办的职业中学,实习基地由用人单位资助建立,或由用人单位提供实习场所;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联办的,文化课的教学设备由教育部门负责,专业课教学设备和实习基地由参加联办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企事业单位自办的,教学设备和实习基地自行解决;农业职业中学的实习基地要争取尽快建起来,并逐步把实习基地建成传播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实验的中心。
  四、采取多种渠道解决办学经费。我市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在办学经费上要重点扶持。按照两个增长的原则,今后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要高于普通中学办学经费的增长幅度。市教育部门新建的职业学校,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由普通中学改为职业学校的教育经费照拨,不足部分由市财政拨款解决。教育部门办的职业学校,每招一名新生,由市财政拨给一百元开班费。联合办学和委托办学的,由用人单位按每人每年五十元至七十元拨给职业学校。企事业单位自办的,教育经费自行解决。
  职业中学,要积极开展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活动,这方面的收入应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逐年提高经费的自给比例。
  五、切实做好职业中学的招生和毕业生安置工作。职业中学招生,要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企业自办或联办的职业中学(班),对本企业职工子女可给予适应照顾。对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实行“择优录用,不包分配”的原则。要相应改革劳动人事制度。今后各单位招工必须首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未经职业培训的社会劳动力一律不准直接采用。办学单位招工,可以优先安排自办职业中学的毕业生。对学习成绩突出的职业中学毕业生,可免除学徒期,享受本岗位一级工待遇,见习一年期满后定为二级工。要鼓励职业中学毕业生自谋职业。各有关部门对自谋职业的职业中学毕业生,要在资金、场地、原料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六、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领导。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各部门要明确分工,紧密配合。计经委负责制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和安排每年职业高中招生任务,财政部门要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劳动部门负责制定毕业生就业政策,搞好劳动需求量预测和专业设置,人事部门负责调配专业课教师,教育部门负责招生教学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