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开辟鹤岗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广阔道路

特邀文章

开辟鹤岗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广阔道路

开辟鹤岗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广阔道路






                中共鹤岗市委书记 邢广居
  鹤岗市解放近四十年来,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建设、发展鹤岗的亲身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正确认识市情,从鹤岗的实际出发,对于加快鹤岗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鹤岗市与其它城市相比,有许多共同特点,但鹤岗也具有许多其它城市所没有的特点。既存在着地处边疆、交通不便,资金紧张,电力短缺,人才匮乏,经济结构单一等制约因素;又有资源丰富,煤炭工业发达,边贸条件优越等有利条件。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若干年来,市委和全市各级干部围绕如何认识鹤岗市情,从鹤岗实际出发,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一直在不断探索,也一步一步地更加接近客观规律。现在,总结前几届市委的经验,根据对市情的进一步的认识,并把我市置于全国全省逐步发展变化的大环境中来进行分析,使我们对市情认识更加清晰了。当前,全国改革的加快和沿海发展战略的提出,使整个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重大的调整。这样一个大趋势,一方面带来严竣的挑战,使我市经济建设中本来就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经济结构失调,科技和管理落后,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等困难和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我们寻求新的对策;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一些新的机遇,对我市调整产业结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十分有利。我们需要不失时机地开拓新的发展思路,对过去的发展战略加以深化和完善,确定更加符合我市当前现实情况和今后发展方向的新道路。这个道路就是:“依靠科技,开发资源,调整结构,注重效益,城乡一体,综合发展,把我市建设成初步繁荣发达的地区”。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市(含两县和国营农、林场)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社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年递增6%;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年递增7%;国民收入达到15亿元,年递增6%;财政收入达1.2亿元,年递增6%;原煤产量达到2 120万吨,年递增4.5%,粮食总产量达到15亿斤,年递增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同时,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具体说,这一指导思想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把科技进步和智力开发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实现科技、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协调综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落后,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把发展科技、教育作为兴市之本,把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依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正确地确定科技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要逐年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改善专业结构,为我市的长远发展培养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各种途径,把我市的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是坚持煤炭采掘与加工、转化并举,实现煤炭工业及其近亲产业的协调综合发展。煤炭资源是我市最大的资源优势,煤炭工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市的主体
  产业。统配煤矿在继续挖潜、改造的同时,要把解决长远接续作为主攻方向,争取尽早建设新井;增强发展后劲。要充分利用全省经济发展战略转向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的良机,积极争取兴建大型电厂和煤化工厂。实现煤炭工业及其近亲产业的协调综合发展,是把煤炭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主要途径,对于振兴我市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三是全面开发利用多种矿产资源,实现各类资源型产业的协调综合发展。我市蕴藏着储量丰富、品位较高的石墨、石灰岩、陶砾、石英岩等非金属资源,黄金、铁矿等金属资源也相当可观。我们应该在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同时,大力发展以水泥、玻璃、陶砾、轻体砌块等建筑材料为主的建材工业。还要更快地发展黄金开采业,更多地创造外汇。为了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必须加快对资源的勘探普查和统一管理,杜绝争夺资源,乱采滥掘的现象继续发生。
  四是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实现工业与农业的协调综合发展。两县划归我市,要求我们必须在经济工作的宏观指导上实行新的转变,由过去主要抓城市经济转向城乡经济统筹兼顾,建立起工业与农业共进互补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郊区农村要继续走“以菜为主、多种经营”的道路,在服务于城市的同时尽快致富。两县和国营农场要紧紧抓住三江平原综合开发治理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推动大农业的发展。要突出抓好商品粮基地建设,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城市要充分发挥经济辐射作用,以技术、资金、人才优势支援农村建设,实现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
  五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内向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协调综合发展。国务院已经批准建立萝北名山对苏边境贸易口岸,这使我市由偏辟封闭的边塞变为对苏开放的前沿,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应该积极努力,使对苏贸易尽快起步。要抓紧与苏方有关城市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以苏方市场为导向,迅速扩建、改建、新建一批专门生产苏方紧缺的食品、轻纺产品等出口产品的企业。要以北开增强南联的吸引力,以南联壮大北开的经济实力,形成内贸与外贸彼此依托、互相促进的新局面。使我市流通领域有一个大发展。争取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有更大作为。
  六是全民、集体、个体、私营经济一起上,实现多种经济成份的协调综合发展。集体所有制形式适合我市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必将成为今后我市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出路。今后,我们要把经济工作重点放到发展集体经济上,充分调动县、区、乡、镇和全社会兴办集体经济的积极性。要制定更为优惠、宽松的政策,扶持集体经济的发展。争取今后五年内,使二轻、区街、乡镇以及企事业单位领办的集体经济达到占地方工业总产值三分之二左右,成为我市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主力军。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发展个体经济,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其活跃经济、扩大就业、丰富市场的积极作用。
  七是切实把经济工作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现速度与效益的协调同步发展。要切实解决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实现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要把以加速改造、加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做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要制定技术改造的规划和政策,改造一批骨干企业。要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制度,以收到投入少,产出多、回收快的效果。
  八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综合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内在制约关系,必须相互协调,保持同步。今后,我们要切实克服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的倾向,积极补还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要根据财政情况,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动员社会方面,积极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市交通不畅、通讯落后、公用设施不完备、第三产业不发达的状况有一个大的改观。使城市在流通、金融、信息、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中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多种功能,提高辐射能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只要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尽快把鹤岗建设成文明富强的发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