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鹤岗市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鹤岗市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按照国家和省对今年计划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市委的要求,我们以1986年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为基础,同时考虑今年新的变化因素,初步安排了工业、农业、物资、技改、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节能、商业、教育、劳动工资、待业青年培训安置、人口等项计划。基本建设、外贸商品收购计划因有些项目尚未落实,准备完全确定后另行编制下达。
编制1987年计划的原则是:按照国家压缩过热空气,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平衡,把经济建立在持续稳定发展基础上的总要求,认真贯彻市委提出的“依托资源,以煤为主,综合发展,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深化改革,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七五”计划总目标,突出安排好地方“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建设,继续控制基本建设规模,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根据生产发展和财力的可能,继续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具体指标的确定上,认真坚持积极稳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留有余地的原则。
今年我市经济计划的总目标是: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计划安排 9亿元,比1986年实际完成增长5.4%。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10%,工业总产值增长 5.1%,同时争取经济效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具体指标的安排及主要依据是:
工业计划: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安排85 500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5.1%。其中,矿务局为5亿元,比上年增长3.7%,地方工业为35 500万元,比上年增长7.3%。地方工业只确定7.3的发展速度,而没有把计划定得过高,主要考虑了两个不利因素:一是某些大宗材料紧缺,特别是纯碱、中块煤、钢材缺口较大,束缚一些企业生产能力的发挥;二是产品结构调整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我市适销对路的“拳头”产品少,缺乏竞学能力,大部分产品还是买方市场,在供产销上稳定性较差。这样,我们做计划时留了余地,没有按设计能力满打满算。但我们又觉得,确定7~8的发展速度是比较稳妥的,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主要依据是:第一,老企业挖潜革新,增加新品种,扩大畅销产品生产能力,可新增产值700万元,增长比例为2.2%;第二,通过技术改造,两个玻璃厂和五塑等新项目投产受益,可新增产值1 700 万元,增长比例为5.1%。其中包括增加啤酒瓶 1.3万吨,产值400万元;增加平板玻璃65万重量箱,产值800万元;增加静电植绒50万米、啤酒箱15万只,产值共500万元。
1987年地方工业计划,着重考虑了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按全口径计算,建材工业安排产值4 238万元,比1986年增长60.9%。黄金工业安排黄金产量3 000两,产值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6%。机械冶金工业安排产值3 545万元,比上年增长14%。化学工业安排产值1 870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商粮食品工业安排产值11 759万元,比上年增长1.7%。以上5个行业共安排产值21 569万元,占地方工业总产值计划的60.7%,比1986年实际完成增长13.8%。
今年列入计划的主要产品有 63种,其中原煤、洗精煤、黄金3种产品为指令性计划,其它均为指导性计划。产品比上年增长的有黄金、平板玻璃、啤酒、电动滚筒、单晶硅、棉布、重烧镁等48个品种;产量与上年持平的有木制家具、矽酸钠、民用水表3 个品种;产量比上年下调的有洗精煤、白酒、生铁、羊毛衫等8个品种;新增加的有焦炭、胶合板等4种产品。
农业计划:农业总产值计划安排4 500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0%。播种总面积安排了33.3万亩。其中:粮豆作物安排 207 600亩,比上年增长1.4%,总产量安排2900万公斤,比上年减少1%。这是因为去年是个丰收年,产量较高,所以在编制今年计划时,考虑了自然规律和各计划期的平均水平,按正常年景安排,没有把指标定得太高。蔬菜播种面积安排了43 900亩,比1986年减少 3.1%。总产量安排9 000万公斤。在蔬菜计划安排上,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对春、夏、秋菜的面积和产量进行了调整。春菜面积比1986年增长 3.3%,产量计划比上年增长21.2%,主要是增加细菜面积和产量,以解决春菜供不应求的问题,尽力满足市场的需要。秋菜1986年大丰收,出现了产大于需的问题。今年秋菜播种面积安排21 400亩,比1986年减少7.8%,削减秋白菜播种面积2 000亩,安排其它品种。
林业造林面积安排5万亩(不含矿务局林业处),比1986年减少 7.5%,出材计划4.7 万立方米,比1986年增长15.5%。
在畜牧业计划中,肉类、蛋类、奶类产量均比1986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蛋鸡存栏稳定在55万到60万只左右。生猪存栏发展到3.5万头。
渔业放养水面计划13 350亩,比1986年增长8.7%;水产品产量计划460吨,比1986 年增长12.7%,按全市60万人口计算,每人平均1.5斤鱼。郊区农民人均收入计划650 元,比1986年增长4%。
技术改造计划:今年我们通过与省反复衔接,初步安排24个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落实并能开工的有20个项目,其它4项正在落实之中。今年当年技改投资规模初步安排3 746.3万元,其中贷款2 330.6万元,自筹资金1 414.7万元。今年内能够完工投产的有17项,按设计能力今年可新增产值900多万元,新增利税200多万元。
基本建设计划:今年省下达给我市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为165万元,略高于1986 年初省下达给我市的基建投资水平。同时,省下达给我市地方自筹的基建投资控制指标为 1 000万元,比1986年增加30万元。
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我市1987年基建投资安排的原则仍是严格控制计划外项目,确保重点工程建设,基建投资主要用于第二跨线桥、供水复线、市人民医院住院部、热电厂供热管网等工程,然后安排上年结转的续建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及住宅。到目前为止,已基本落实的项目有15个,共安排投资888.2万元。今年的基本建设计划,待项目全部落实后另行下达。
物资分配计划。今年全国全省的主要物资分配计划指标,普遍比上年削减,尤其是“三材”指标削减幅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市主要物资的分配原则是“集中物力,确保重点”。对省里戴帽下达的物资或专项安排的物资不挤不占,对农业、平板玻璃、啤洒瓶、医药等生产所需的物资做重点安排,对主要产品、重点工程和亏损大户给予适当照顾。自筹的基本建设项目所需用“三材”,除水泥外,钢材、木材由市场调剂解决。
钢材、木材、纯碱和中块煤的指标,虽然距我市的实际需要缺口较大,但通过采取多种途径和有效措施,基本可以使这一矛盾得到缓解。
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计划:1987年的新产品开发计划安排了27个品种。根据市场的需要,今年的新产品开发力争达到35个品种。列入计划重点考核的47种主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计划达到87%,比1986年提高0.3%。
商流计划:今年的主要商品收购调拨计划共安排了20个品种,生猪、棉布、呢绒等:生活必需品的收购调拨量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社会商品零售额计划安排43 641万元,比1986年增长2%。社会商品总购进计划比1986年增长20.5%,社会商品总销售计划比1686年增长16.2%。
教育计划:全市小学计划招生11 800人,校外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初中计划招生11 936人,占小学毕业生的 61.2%。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 272人,占初中毕业生的28.4%。同时,扩大农职校和职业高中的招生人数,今年计划达到1 882人,占初中毕业生的16.3%。
劳动工资和人口计划:到年末市直全民固定职工与合同制职工人数要控制在35 361人,工资总额控制在3 862.6万元。全市计划安置待业青年就业11 862人,其中矿务局计划安置8 000人。市政系统计划完成待业青年培训3 640人。到年来,全市人口总数计划控制在603 639人之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5‰。
为了实现1987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深化企业改革,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扩权、减税,让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增加了一定的活力,但是与真正放开搞活还有很大距离,企业还不适应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在全国压缩过热空气,国家不开新的减税、让利口子的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搞活企业,就必须眼睛向内,立足于企业本身,深化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完善企业机制。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三个条例和补充通知,全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进一步理顺企业党政关系,确立企业厂长、经理在企业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职代会的作用。二是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根据企业不同情况,落实好不同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企业的自身利益,不断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搞活企业内部的分配,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在保证不突破工资总额的前提下,企业有权确定自己的分配形式,要把一部分工资和奖金捆在一起浮动,打破基本工资铁饭碗的状态,在搞活企业内部分配上有新的突破。
二、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地方六大支柱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在安排今年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中,侧重安排了六大支柱产业的项目。在全市安排的24项技术改造项目中,六大支柱产业有1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 097万元,占24项计划总投资的50%,这16个项目,计划1988年前可全部投产,新增年产能力9 012万元,为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后劲。
在电力工业方面,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继续搞好热电厂建设,保证工程进度,确保一期工程1988年投产,二是巩固完善伊春转供电措施,保证1987年冬季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稳定、正常;三是继续做好 120万千瓦发电厂的立项和前期准备工作,四是调整供电线路,完善合理用电和节能措施,提高电力效能。
在建材工业方面,重点抓好兴华玻璃厂的达产工作,今年要达到设计能力的 70%,明年达到设计能力;抓好陶粒扩建工程的开工建设,明年投产受益,抓好水泥厂回转窑改造和收尘系统改造,不断扩大小水泥生产能力,同时要抓好镁砖、釉面砖等新产品的研制,搞好建材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深加工。
在化学工业方面,重点是抓好农药厂、腐植酸化工厂的生产和发展。要把农药厂建成黑龙江省的农药生产基地,今年完成禾草灵中试,投入批量生产;恢复敌稗生产;绿麦隆要形成1 000吨生产能力。拟通过和乡镇、区街企业联合,筹建两个农药分厂,扩大农药的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的覆盖率。腐植酸化工厂的石油注剂产品,今年要形成3 000吨的生产能力;要抓好3万吨腐植酸复合肥料厂的资金落实,尽快开工建设。同时,要重点抓好新建每年消化原煤80万吨的化肥厂,争取1988年立项。
在粮油、食品工业方面,重点抓好上水平、上品种的工作。搞好精炼油、曲纹快餐面、高档挂面的试制和生产;搞好淀粉厂、面粉厂、饲料厂的建设改造;增加低度白酒、低度啤洒等新产品,提高啤酒质量;发展中、高档饮料;增加高档食品。
在黄金工业方面,要在抓好地质勘探的同时,切实加强黄金资源的管理,发展黄金生产,今年5月两条采金船和一个大溜槽投产全年必保完成3 000两计划,力争突破4 000两。
机械工业今年要做到稳中有增,抓好起重机和滚筒厂改造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加企业发展后劲,力争有新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地方六大支柱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发展轻纺、电子工业,特别要抓好棉麻 1万锭,造纸厂年产达1万吨等技改项目。
三、抓好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1987年要切实抓好蔬菜生产,按照种植计划和产销合同,落实好播种面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动员农民增加农业投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稳定蔬菜面积扩大保护地生产,在提高单产和质量上下功夫,以高产补面积,以质量增效益。并要切实做好抗灾夺丰收的准备,当前尤其要对可能发生的春旱采取措施,保证适时播种。同时,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抓好畜牧业、渔业和乡镇工业,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成长、壮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四、开展企业升级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素质。1987年要把企业升级做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按照“七五”期间企业升级规划的要求,把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质降耗做为企业升级的中心环节。在全市工交财贸系统的企业中,普遍开展“对标达标”活动,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在今年内,制油厂、起重机厂、白酒厂、第四塑料厂要达到省级企业标准,其它企业按“七五”期间升级规划的要求,加强基础工作,逐步进档达标。
五、推进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抓企业技术进步是“七五”期间经济建设的重点。首先,要突出抓好技改项目的投产达产工作。今年是我市技改项目投产、达产的高峰期,我们要认真编制项目投产、达产计划,落实具体措施,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促进企业技改项目提前投产、达产。计经委和各工业主管局要加强领导,搞好平衡、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搞好专业技术队伍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通晓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业务的专业队伍,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抓好新产品开发工作。今年计划开发抗盐钻井助剂、大直径硅单晶、可控硅桥组合件、DY系列轻型移动式皮带机、艺术装饰玻璃、页岩陶粒制品、陶粒隔热砖、高压瓷介质电容、铸铁管、37千瓦油浸电动滚筒、麻棉纱等新产品。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上半年要制定颁布开发新产品的鼓励政策。第三,要抓好提高产品质量工作。今年计划一级大豆油创国家银牌,电焊钳子创部优质产品,啤酒瓶、高效泥浆稀释剂、水泥、地膜等九种产品创省优质产品。为了全面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我们还要评出一批地方名牌产品。全市产品优质品率计划为15%,力争达到20%。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87%。
六、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双增双节”运动是今年经济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我市双增双节的主要目标是“六增六降”。六增,即: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分别增长7%和8%;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5%,地方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增长10%;商业企业利润增长10%以上;增加新产品30种,新花色150种;工业盈利企业盈利额增长10%。六降即;社会生产物资消耗下降2%;可比产品成本下降2~3%;流通费用下降3%;机关经费、企业管理费、车间经费下降10%,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30%;基建工程造价降低5%。通过六增六降,全市职工人均增收节支100元。围绕这个总目标,各部门、各单位要自上而下进行分解,层层落实。为保证“双增双节”运动的健康发展,要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对指标,找差距,挖潜力,反浪费,增效益”的群众性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竞赛活动,兑现鼓励增收、鞭策亏损的政策,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七、进一步搞活流通,繁荣城乡市场。1987年要保持和发展1986年城乡市场的好形势,根据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增加适销对路商品的购进,提高日用消费品的可供量。要认真搞好粮、菜、肉等主、副食品的供应,继续实行“管放结合”的蔬菜经营体制,进一步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的作用,搞活蔬菜市场。要加强工商企业之间的衔接,扩大地方产品在本市销售比重,鼓励基层批发和零售商店直接从工厂进货,并认真解决好啤酒、散装白酒在本地市场的销售问题。要切实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和物价管理工作,蔬菜价格要保持1986年的计划总水平。
八、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共同理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培养四有新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改善我市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987年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继续为群众办一些实事。搞好整顿市容工作,抓好街名、路标、门牌的增设;搞好居民住宅和公共设施建设;搞好小街小巷道路的整修;努力解决吃水难、行路难、乘车难、运垃圾难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建设好工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干部培训中心,提高人民的素质;并搞好城区、厂区和企事业单位的绿化,努力把我市建成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