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镇
新华镇
·新 华 镇·
新华镇地处鹤岗南郊。东、西、南三面与汤原县接壤,北与红旗乡、团结乡为邻。总面积210平方公里。
全镇属于山脚平原地带。阿凌达河、鹤立河穿流辖区,水利资源丰富。阿凌达河元宝山水库溢洪道经过维修加固,贮水量由过去的350万立方米增加到400万立方米,30华里主干线从西北注入东南,可满足旱田16 800亩、水田5 200亩的灌溉;鹤立河灌区灌溉面积为7 300亩,分别比上年增加1 300亩和300亩。有效耕地面积65 450亩,土壤结构大致分为黑土、白浆土、黄沙土三种类型。其中:黑土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83.5%,白浆土占总耕地面积的5.2%,黄沙土占总耕地面积的11.3%。
【人口】 全镇总人口16 535 人,其中农业人口13 541人,2 645户。1987年出生人口为269人,死亡59人,自然增长率为12.6‰。全镇有蒙古、满、苗、回、朝鲜、汉等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4%。东合胜村是朝鲜族集居村,全村人口1 194人。
【行政区划】 新华镇辖14个行政村 (26个自然屯)、1个街道办事处。14个村是:南华村(兴华屯)、永芳村 (辖东永芳屯、西永芳屯、对五房屯)、永祥村(永祥屯)、永昌村(辖永昌屯、新昌屯)、永安村(辖永安屯、永保屯)、永利村(辖永利屯、小三队屯)、永华村(辖永华屯、永丰屯)、永兴村(辖永兴屯、永乐屯、永祥屯)、东安村(辖东安屯、大东安屯、永中屯、两座房屯)、永胜村(永胜屯)、永义村(辖永义屯、永茂屯)、东台胜村(辖东合胜屯)、团结村(辖团结屯)、桥北村(桥北屯)。新华镇街道办事处辖3个居民委员会。
1987年10月30日新华镇举行八届二次人民代表会议,改选了镇政府领导班子,同月镇党委领导班子也做了相应的变动。
中共新华镇委员会 书 记 黄甫堂(10月免) 刘相有(10月任)
副书记 文明国(6月免) 姚文忠(6月任)
新华镇人民政府
镇 长 孙家平
副镇长 文明国(6月任) 马德和(10月免) 徐海江(10月任)
【农、林、牧、工副业】 种植业:1987年蔬菜种植面积 10 340亩,粮豆播种面积4 300亩,经济作物 4 000亩,其它作物19 590亩。全镇生产春菜90万公斤,夏菜 875万公斤,秋菜1 350万公斤。全年向国家上交蔬菜2 100万公斤,市场自销零售 256万公斤。蔬菜产量与1986年相比略有增加。农业总收入900万元,比1986年减少200万元。粮食总产8.33万公斤,比1986年减收7%。
畜牧业:1987年大牲畜存栏数1 777头,比1986年下降 13.9%。生猪存栏2 515头,比1986年减少500头,出售肥猪1 300头。养奶牛61头,生产鲜奶200吨。蛋鸡存栏数3.4万只,比1986年增加 26.9%。为适应养殖业结构改革的需要,镇畜牧站从一般生产管理形式向技术咨询服务、求优、求实方向发展。在1986年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三件事:一是实现了站所合一的体制改革,建立了鸡雏孵化厂,年孵化“滨白”蛋鸡雏 3.5万只;二是完成了10头黄牛改良科研项目,转化品种,向奶牛方面发展;三是改良奶牛一般品种,从1985年到1987年,已陆续进行了奶牛人工受精26头,每头奶牛由日产鲜奶20公斤左右提高到30公斤以上。虽然1987年大牲畜、生猪存栏数与1986年相比呈下降趋势,但收入基本持平,全年总收入116.5万元。
林业:1987年计划造林2 500亩,实际完成2 630亩,超额 3.6%。义务植树6.4万株,育苗105 亩,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造林绿化任务,全面兑现了绿化责任状,被市政府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农业机械:由于农业生产形式的改变,使用畜力耕地的农户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四轮拖拉机开进了农家院,逐步用机械代替了畜力。全镇拥有四轮车 627台,大型胶轮车20台,各类配套农机县57台件,达到完整配套的有17台件。镇农机监理站集中农闲时间,先后举办 5次驾驶员培训班,参加学习的900人次,加强了安全教育,严格检车制度,使全年无交通事故。
农业科技;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坚持“为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益”的服务宗旨,配合各村农业科研小组,在搞好农业科学技术咨询服务的同时,1987年重点抓了 8个科研生产项目。推广项目有:地膜覆盖396亩,蔬菜平均亩产3 500余公斤,亩增产幅度 20%左右。水稻旱育稀植422亩,与撒播比较亩增产46.2%。东合胜姜长龙水稻插秧12亩,抛秧4亩,平均亩产创519.5公斤。他依靠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创高产,被市科协誉为市水稻大王。大豆根瘤菌推广使用4 600亩,亩产达 150公斤,亩增产13.3%。试验项目有:多微量元素施用,亩增产18%,稀土微肥亩增产22%。
村镇企业:镇办厂 7户,村办厂7户,个体办135户。主要产品和服务项目有原煤、红砖、暖气片、医药用品、饮料、酱醋、饭店、服装、钟表维修、电器维修、油米加工等。1987年,村镇企业总产值402万元,其中7家镇办厂产值122万元,村办厂90万元,个体办厂190万元。总收入420万元,其中镇办139万元,村办91万元,个体办190万元。全镇从事工副业生产的674人,比1986年增加155人。全年生产原煤16 500吨,生产红砖630万块,是1986年产量的 4倍。南华村胶囊厂月产值2.8万元,1987年全年创利润5.6万元。全镇村镇办、个体办企业共创纯利润24万元,比1986年增加8万元,职工人均创利润356元。
【文教、卫生、计划生育】 文化:1987年除全镇运动会,普法教育、诗歌演唱会外,各村利用农闲和传统节日时间举办了小型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全镇有 4个村设有专用文化室,藏图书 583册,备有棋类、球类等体育用品。村村设有篮球场地。全市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在东合胜村召开,该村每年自办一次运动会。南华村举办了“仲秋”佳节家庭代表队篮球赛。
普通教育:由1986年的12所中小学校又增加2所。其中含完全中学 1所,初中1所,小学12所。全镇有中小学生2 797名,其中中学生846名,小学生1 951名,教职工244名。1987年小学入学率99.2%,毕业率由1986年的98.3%提高到98.6%,普及率由96.6%达到了100%。1987年考入大专院校的7名,中专9名。1986年全镇11所农村小学有民办教师52名,1987年转为正式干部的17人。1987年,各村集资108 000元,对3处校舍进行了维修,增添了新桌椅。教师节前夕,对全镇11名模范教师和63名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成人教育:到1987年末,全镇村村有农民技术培训班,镇有专用农民技术校舍,藏有各种农业科技书籍 850余册。全年办各类科普班41期,参加学习的有 1 900人次。根据农村特点以“短、平、快”、“实用、实际、实效”为办班原则,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普法教育。全镇14个村,1987年村村开办了普法学习班,有 90%以上的干部群众学了“九法一条例”。司法办印发法律常识小报3期,计3 600余份,发至各村。永义村党支部带头学法,组织党员、团员每月集中办班 1次,结合实际进行学习讨论,全村45名党团员和98名学习骨干分别领取了普法结业证。
卫生:镇设卫生院一处,30张床位,医务人员19人,村办卫生所由1986年的 6处增加到10处,乡村医生由15人增加到20人,全镇计划免疫率达到100%。1987年南华村在“三管五改”治理方面成绩突出,被评为省级“卫生文明村”。
计划生育:全镇15岁至49岁高龄妇女4 483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2 979人,已婚妇女一孩率占60%,领独生子女证的 309人。1987年有103名妇女做了绝育、人流手术。对超生或不采取措施的39户进行了规定罚款。
【人民生活】 新华镇1987年农业收入低于1986年,而村镇企业收入却高于1986年。社会总产值比1986年增长 41%。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对居住条件有了新的要求,至1987年末,新盖砖瓦房等于1986年的 3.5倍,总建筑面积6 175平方米。据统计:1986年农村住房2 610栋,1987年新增砖瓦结构房屋211栋,扒旧盖新141栋。
(刘正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