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蔬园乡

蔬园乡



                  ·蔬 园 乡·
  蔬园乡位于鹤岗市区西郊。东与工农区毗连,南同红旗乡接壤,北靠红旗林场,两至四号林场。全乡总而积142平力公里。乡政府驻蔬园村。
  该乡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林山环抱,连绵的丘陵自北向南延伸。两部依山傍水,有大鹤立河自北向南流过,贯穿该乡新结村。中部和南部,低丘相间,有小鹤立河自北向南流经该乡日新、新生、裕民等村,形成两岸地平而阔、土肥而沃的川地,是该乡主要蔬菜生产区。
  1987年全乡总人口20 756人,5 933户,人口比1986年减少0.47%。民族有汉、满、回、朝鲜等。因该乡地处近郊,居住特点是城乡结合。
  乡辖黎明、日新、新生、新结、新发、新立、裕民、永裕、前进、跃进、合兴,更新12个行政村,共35个自然村屯。
  中共蔬园乡委员会
    书 记 刘希太(9月任)
    副书记 林海丰(5月免) 韩 顺(5月任)
  蔬园乡人民政府
    乡 长 刘希太(10月免) 胡守礼(10月任)
    副乡长 赵 福 李淑杰(10月任)
  1987年10月30日召开了蔬园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乡政府领导。
  1987年12月 8日召开了中共蔬园乡第七届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蔬园乡委员会。
  1987年2月8日,设立了蔬园乡人民法庭,隶属工农区人民法院。
  【农业生产】 1987年全乡播种面积26 064亩,比1986年减少 0.05%。其中粮豆播种面积6 650亩,比1986年减少 11.3%,年总产量 58.59万公斤。蔬菜播种面积 10 913亩,年总产量1 543.3万公斤,由于受水涝灾害的严重影响,比1986年减产 47%。薯类面积2 600亩,总产量250万公斤。青饲科面积5 468亩。农林牧副渔业总收入508.7万元。
  全乡有载重汽车92台,其中个人46台;小型汽车11台,其中个人 1台;链轨拖拉机15台,其中个人14台,联户 1台;大中型拖拉机40台(均为个人),其中胶轮拖拉机25台;个型拖拉机379台(均为个人);大中型配套农具 19台,其中联户7台;联合收割机1台(联户);农产品加工机械11台,其中个人7台。
  1987年完成机耕面积23 162亩,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86%。交通运输总量669.5万吨公里,农田运输量221.5万吨公里。
  1987年年末大牲畜存栏1 777头,比1986年增长9.6%。其中黄牛 738头,马、驴、骡908头,奶牛131头,出售鲜奶158万公斤。年末生猪存栏1 458 头,由于饲料紧缺,价格偏高,肉料比价不合理,养猪数量比1986年减少34.6%。全年出栏肥猪2 413头,提供商品肉36万斤。养鸡事业有了较快发展,由1986年的3个万只鸡屯,发展到4个(即前进、更新、新立、新结)。全乡拥有蛋鸡8.86万只,比1986年增长26.7%。提供商品蛋52万公斤,比1986年增长44.4%,出栏肉鸡5.36 万只。养鱼水面由1986年的128亩,增加到199亩,增长35.7%,生产量2万公斤。养羊362只,养蜂90箱,19 87年畜牧渔业总收入117.6万元。
  1987年全乡造林1 980亩,其中用材林1 910亩,防护林70亩。绿化植树85 820株,育苗100亩,林业收入达1万元。
  全年举办种植业、养殖业、庭院经济等各种类型的科普培训班 18期次,培训1 920人次,现大多都成了村里的能人,致富的能手。重点户、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也不断涌现。新的技术推广措施,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掌握应用,并取得可喜成果。施用大豆根瘤菌拌种,由1986年的450亩增加到680亩,亩增产33.3斤,平均亩增产14.3%。紫色农膜扣韭菜,平均亩增产20%。地膜覆盖面积由1986年的451亩,增加到760亩,覆盖品种也不断增多,大多品种亩增值 30%以上。大棚黄瓜生产既抓了提前,又发展了延后,品种由黄瓜、韭菜、芹菜、菠菜等,1987年西红柿、西葫芦也植入了大棚,提高了经济效益,又缩短了蔬菜淡季,平均亩增值25%。
  【乡村企业】 全乡在乡镇企业家刘希太的领导下,乡办村办企业日益发展,户办联办企业应运而生,新俏产品项目连年增多。乡办企业由1986年的12户发展到15户;村办企业由22户发展到25户;户办联办企业由580户发展到600户。全乡已有3 192 人从事工企专业化生产。第二农机修造厂年产值 325万元。1987年生产的新产品三铧犁销售31台。全乡企业新增加的主要产品还有:绿麦隆、乙炔气、镁石粉、骨粉等。现已形成机械修造、采矿、建筑材料、土木建筑、化工、运输、食品饮料、商业服务、农副产品加工等一批企业。
  全乡工企业总收入2 255万元。其中村办600万元,户办485万元。产值2 255万元,利润107万元。由于原料涨价,利润比1986年减少14.4%。交纳税金82万元,比1986年提高39%。
  【文教、卫生、计划生育】 该乡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1987年举办了“精神文明建设智力竞赛”。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科普、文体等项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了文明村的建设。
  教育事业师资水平不断提高,校风校貌有了进一步好转。1987年在校学生1 967 名,儿童入学率99.8%,巩固率99.7%,普及率99.7%,毕业合格率99.3%。
  乡卫生院有医护人员21名,病床 6张,各村有卫生人员26名。为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1987年举办了2期卫生员培训班。
  全乡计划生育率为92%;综合节育率85%;独生子女办证率75%,比1986年提高6.37%;晚育率74%,比1986年提高了13.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09‰。
  【人民生活】 1987年全乡工农业总收入 2 763.7万元,人均收入 583元,年末储蓄存款1 071万元。全乡每百户拥有收录机33台,电视机80台,洗衣机60台,摩托车 5辆。全乡有70%的农户住进了砖瓦房。
                                     (郭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