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987年城市改革正式开始,为了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使党的基层组织工作适应改革的需要,首先对26户全民所有制企业贯彻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掌握了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后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情况,并总结了起重机厂党委、食品公司党总支、第四粮库党总支和金属回收公司党支部等 4个单位党组织发挥保证监督作用的典型经验,并于 6月份召开了贯彻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经验交流会:其次,对市的租赁企业党组织设置和党支部书记配备情况及食品工业公司机构改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中掌握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党组织设置、人员安排等方面的一些情况。
【民主评议干部】 在1986年年底民主评议领导干部试点的基础上,1987年全面开展了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在评议中,共对36名基本不胜任和完全不胜任现职工作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警告和降、免职处理。在对干部宏观管理上,首先是严格掌握,控制职数,随时核对新设置机构的职数;其次是加强检查监督。1987年,对全市40多个有干部管理权的单位进行了较全面的核查,摸清了各单位干部工作的底数,及时补充完善了干部管理规定。按照干部“四化”标准,选拨任用了一批优秀干部。共提拔了 75名正科级干部到领导岗位。3月份评议了76个处级领导班子,11月份评议了81个处级领导班子,先后两次评议领导干部 870人次。通过民主评议领导干部,一是使广大干部群众受到一次深刻的民主教育,增强了干部的民主意识;二是激发了领导干部勇于进取的热情;三是使领导干部看到了自已的不足,注意加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四是使市委比较全面、正确地了解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情况;五是拓宽了组织部门知人渠道,开辟了科学管理干部的新途径,同时增强了干部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民主性;六是在全市形成了人才竞争,干部能上能下的新局面。
【干部培训】 1987年市委组织部根据市干部培训“七五”规划的要求,研究制定了1987年干部培训规划,并开展了干部培训责任卡的签定工作。在签卡的过程中,部分干部签报高层次学历的较多,忽视了文化基础;除教育卫生系统外,多数部门存在着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和大、中专比例失调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按着市委有关规定进行了调整,使培训任务和各部门干部的实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了硬性卡指标的现象,做到了对干部的高层次培训既要把好文化基础关,又要把好专业对口关。干部培训责任卡调整后,各党委的培训规划基本上做到了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级党校的招生工作。1987年初,注重招生信息的传递,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做好向各级党校、干校和大专院校选送学员的工作。同时,将省下发的各类干部教育招生计划印发给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1987年省委组织部给鹤岗市下达的招生计划,全部超额完成了任务。市委党校大专班计划招生100名,实际完成160名。另外,又在矿务局党校新开设了一个中专班,招收 110名学员。1987年,鹤岗市党校、干校共毕业学员447人,新招收学员402人。
因地制宜,进行各类干部的岗位职务培训。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1987年初,以党的建设,干部的培养、选拔、任免等方面业务知识为重点,对全市 162名组织(政工)、人事干部进行了3个月的业务培训。
【知识分子工作】 1987年,组织部就知识分子工作进行了四次调查:一是对文教、卫生、煤矿、工交等系统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二是对改善专业技术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的调查;三是对如何加强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四是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初步调查。通过调查,对全市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调查中还总结了兴安矿、南山矿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经验,并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做了介绍。
许多单位通过“七·一”创先争优等活动,总结了一批优秀党员和知识分子的事迹,并在电台、电视台播放。市委领导同志主动联系知识分子,坚持节假日访问知识分子,帮助知识分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根据省委组织部提出各地、市委做好拔尖人才的推荐、选拔工作的要求,各单位已推荐了拔尖人才40余名。
【发展党员及党员管理】 1987年初,各级党委制定了发展党员计划;总结了南山矿、税务局、红旗乡三个典型经验。建立解决营业员、采掘一线协议工、合同工入党问题的联系点。与农收渔业局党委一起,解决了市水产公司知识分子入党难问题,吸收了两名优秀知识分子入党。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各项制度。全市共建立发展党员工作制度46项;建立了组织员例会制度,1987年召开了三次专职组织员会议;进行了三次新党员质量检查。为坚持慎重发展的原则,保证新党员质量,年初传达贯彻了省委组织部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先后转发了省委组织部组工通讯十一期《关于成人院校学员党员情况的调查》报告,下发了鹤组发[1987]38号文件,对全市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成人院校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检查,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1987年上半年,全市增加了1 866 名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全市12 720名积极分子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1.9%,比去年提高了11.2%,年龄35岁以下的占43.2%,比去年提高了4.2%,全年发展新党员1 724名。这些党员质量比较高,党员队伍发生了变化,35岁以下的党员1 130名,占发展总数的 65.5%,其中25岁以下的204名,占发展总数的11.8%;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1 107名,占发展总数的 64.2%,生产一线党员多,占发展总数的65%,其中营业员、服务员比去年增加两倍半;先进人物多,各级各类先进人物占81%,省级以上命名的有10名。
1987年,对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党员思想状况进行了抽查,针对一些党员思想认识模糊等问题,开展了坚持两个基本点的教育,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组织录制了南山矿四采区副区长栾玉田的事迹,组织党员收看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经验交流会专辑》和省委录制的《时代先锋》电视系列教育片,号召全市共产党员学习这些优秀党员的事迹。组织党员学习十三大文件。和宣传部配合,联合下发了学习通知,制定了学习规划。对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为了搞好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先后总结了南山矿党委、兴安矿党委、兴安区党委,供销社废品收购站芮淑芹、大陆矿 213采煤队队长万另军、轻化局白酒厂党总支书记李殿臣等典型经验。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组织抓好党员教育的自觉性。
1987年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省委组织部有关文件精神,加强了党员管理工作。 4月份,对全市 5个乡、镇在改革的新形势下,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典型经验,提出了下步工作意见。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外出党员、外进党员、转复军人党员,转接组织关系,交纳党费和参加组织生活作出了具体规定,下发了文件。
(张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