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987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在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的同时,在公安环节上,狠抓了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1.在内部单位以落实“两制” (治安承包责任制、安全保卫责任制)为中心,以 “四库”(油库、火药库、金库、重要物资库)防范为重点,主要抓了五个环节。一是狠抓了“两制”的落实,扩大了“两制”的覆盖面。1987年在全市公安保卫部门列管的 183个企事业单位中,有174个单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两种形式的责任制,占列管总数的93%,比上年增加1.4%。二是以“四库”和要害部门为重点,狠抓了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采取人防和物防的办法,使“四库”防范工作有了加强。全市1 261 个“四库”基本达到了防范要求。工商银行、百货公司等单位在技术防范上肯于花本钱,使防范措施实现了技术化。同时,在一些要害部位增加了经济民警355人。1987年全市358个要害部位有 91.9%的要害部位没有发生案件。三是狠抓了更职人员的管理教育。一年中共清退7名老弱更夫和“三壶”(尿壶、水壶、酒壶)更夫,重新充实426名。通过整顿,使更夫队伍素质有了提高。在一些单位采取单位与更夫、保卫部门与更夫签定治安防范合同的办法,更职人员脱岗、空岗、失职等现象有了明显减少。全市共有门卫、更夫3 883 名。四是以查隐患堵漏洞为重点,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检查。1987年全市共进行各类检查180余次,发现各种隐患漏洞800余处.下发整改通知书480份。对近期不能整改的89处隐患落实了补救措施。五是开展了反内盗斗争。公安机关针对一些内部单位内盗突出的特点,于 9月15日至11月15日在全市内部单位开展了反内盗斗争,增强了内部单位领导和广大职工的防范意识。
2.在城市居民区和农村,继续推行治安承包责任制,采取联防和互防的形式,加强居民住宅区的安全防范工作。1987年除继续推行南翼、河东派出所的承包经验之外,同时在南山区铁西、向阳区红军两个地区,开展了治安保险试点工作,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新南派出所,根据管区内商服网点和小型企业较多的特点,开展了有民警、企业单位、商服网点和街道治安员参加的联防试点,加强了防范工作。
3.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政治攻势。一年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进行定点揭露 110次,公开处理犯罪分子 210人。并在电台、电视台、报纸发表治安形势讲话,扩大了严打斗争的社会影响,震慑了犯罪,鼓舞了群众。1987年人民群众主动向公安机关揭发检举各类犯罪线索 570件,抓获和扭送犯罪分子47名,有57名犯罪分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4.加强横向联系,作好“两放”人员的安置和接茬教育工作。公安部门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帮助“两放”人员寻找就业门路。1987年全市2 316名“两放”人员中,已就业的有1 586名,为社会减少了不安定因素。同时对“两放”人员进行接茬教育,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使他们不再重新犯罪。
5.为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减少青少年犯罪,采取民警、家长、学校和街道四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1987年全市共有失足青少年2 682 人,已落实帮教措施的有1 588 人。在帮教过程中,把责任制落实到人头。通过一年来的帮教工作,目前已改好的有926人,有444名帮教对象停止了犯罪活动,有71名帮教对象先后入团、入党、参军、提干,有的成了生产骨干。
(娄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