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控制环境污染】 1987年市环保局对矿水泥厂、市水泥厂、砖厂、白灰窑以及企事业的工业锅炉、取暖锅炉加强了监督检查。市人大领导对两个水泥厂的污染治理很重视,亲自带领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去外地考察,寻求粉尘污染治理办法,与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污染治理技术措施。矿务局水泥厂通过技术和可行性论证,同西安矿山机械厂签订了治理协议,投资 108万元进行窑尾静电收尘和增温塔、通风设施的技术改造。改造后,可减轻大烟囱排放的粉尘对厂区附近的污染。市水泥厂的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通过到外地参观考察,广泛了解水泥行业污染治理的情况,向全国招标,提高治理条件。在众多招标单位治理方案的相互对比下,初步确定了鞍山电子技术研究所的治理方案。治理后,粉尘排放可达到省内合格水平。
1987年,市环保局对全市燃煤锅炉进行了复查,查得全市共有锅炉953台,计1 875蒸吨。其中矿务局系统372台,计1 458蒸吨,年耗烟量 383 749.4吨。几年来全市已更新改造合格的锅炉229台,还有724台需要更新或改造。1987年更新了15台耗煤高、热效低、烟尘污染严重的锅炉。
1987年,市环保局对全市的白灰窖进行了调查。据统计,有13户企业设有白灰窑,计49座,年燃煤量9 750吨,年产白灰27 000 吨。检查中发现兴山矿企业公司和两个个体户新建的白灰窑没执行“三同时”规定,对这三座灰窑进行了查封。
1987年底,全市联片供热面积已达到1.43万平方米。向阳区红军街一至六马路烟尘控制区已有1 000多户居民受益。
1987年,市环保部门与计经委、建委和设计院等有关部门联系,相互配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全市47个新、改、扩建设项目中,应执行“三同时”的40项,办理“三同时”手续的38项。在已竣工验收的21项中,20项达到了设计规定要求,合格率达 90%。对一些计划外的自筹资金、自行设计的小砖厂和小白灰厂、土焦窖等,凡没执行“三同时”规定的均采取法制和行政手段,关、停、并、转。
【乡企的环保工作】 1987年,市环保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对全市 5个乡的20多个村屯进行了调查摸底。共有乡镇企业77户,其中38户企业有烟尘、废气、废水或噪声的污染。针对乡镇企业资金短缺和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市环保局给予一些治理污染技术上的帮助和服务。如为蔬园乡膨胀岩厂提供两次燃烧和喷水吸尘技术咨询,帮助林场小造纸厂设计氧化塘和一级沉淀池等。对环境保护有贡献或有积极影响的单位或村屯给予鼓励和表彰。如红旗乡永新村在自然生态方面搞的较好,他们能广泛利用宅旁路旁和沟沿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土地,有计划种植防护林。近年来自办苗圃100亩;培育树苗5万株,1987年被省授予文明村光荣称号。
【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环境治理】 1987年,市环保局在收缴企业超标排污费上,由原来一户一户登门征收,改为签订排污收费协议,由银行直接划拨;对中直企业由过去每年一次性收齐,改为按季征收,克服了一次性收费数额过大、企业难以支付的弊端,1987年完成了省环保局下达的200万元收费任务。在收费面上,城市企业达到 90%以上,乡镇企业也达到了30%。在排污费使用上,采用以拨改贷办法。1987年贷给企业治理污染资金43万元,并采取了跟踪问效的方法,加强了环保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了排污的作用。
【环境保护规划】 1987年,市环保局根据国家“七五”环境保护计划和我市的具体情况,编写出《鹤岗市“七五”环境保护计划(修订稿)》、《鹤岗市自然环境整治规划》,绘制了自然环境污染状况图和长远规划图。配合三江平原整治办公室,编写出《鹤岗市环境保护整治》部分。
【大力宣传国家环保方针政策】 1987年,市环保局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科普知识。在《鹤岗科技报》上开辟了环境管理系列报导专栏,在《鹤岗日报》发表文章和稿件30余篇;在电台,电视台播放稿件和科普知识40篇;编写《鹤岗环保》简报10期。“六五”世界环境日,市环保办联合市科委、矿务局综合处和环境学会,举办了环境保护宣传画展;计20块版面,展出各种作品36幅,环境保护宣传图片3套、120多张;市政府秘书长在“六五”世界环境日作了电视讲话;环保局副局长在广播电台作了答记者问。1987年,在市教委的配合支持下,开展了中小学生环保征文活动,收到各种格式文章 150多篇,评出一等奖 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通过多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企业职工和广大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了环保法制观念,使人们逐步认识到治理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康国瑞)
【矿区环保工作概况】 鹤岗矿务局环境保护工作,切实把治理“三废”、改善环境,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三废治理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1987年在全国组织的污染源调查中,被省、国家评为行业先进地位;在东煤公司召开的第一次环保会议上被评为环境管理优秀单位。矿务局的富力煤矿、十三厂、机修厂被东煤公司评为环境优美厂。富力矿还同时被评为全围环境优美单位。
鹤岗矿务局几年来在环境治理上,通过更新、改造、新建,取得较好的成效。1981年锅炉烟尘净化率仅达23%,1987年锅炉烟尘净化率已达 62.2%;工业废水处理率1981年仅达44.2%;现已达73.4%;固体废物处理率1981年仅达30.2%,现已达 87.3%,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矿区环境污染治理】 矿务局综合利用处根据矿区具体情况:结合技术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
一、烟尘治理。鹤岗矿区大气污染,主要是来自燃料燃烧过程所产生的废气。所以重点抓了老、旧、杂锅炉的更新改造、集中供热、安设除尘器等措施治理烟尘。全局现有锅炉 436台,132.8蒸吨,其中有消烟除尘设施的267台,114.24蒸吨,占全局锅炉总蒸吨的86.17%。实现集中供热32处。矿务局所在的西山地区至1987年末已基本实现集中供热,改造了老旧杂锅炉。同时还建成煤气厂一座,现已有4 000 户用上煤气,使西山地区烟尘污染基本得到治理,改善了矿区的大气质量。
二、废水治理。矿区水的污染主要来自选煤、化工、医院、矿井的废水。南山选煤厂对治理选煤废水十分重视,已投资 500多万元,采用了浓缩沉淀、板框压滤、折机压滤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十三厂火药废水 8
己建立污水处理站,并投入使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全局共有11个医院的污水需要处理;现已有两个医院建成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矿井水都经沉淀池沉淀外排,各项指标都不超过国家标准。
三、固体废弃物治理。矿区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煤矸石,其次是锅炉炉渣。除富力矿有少量矸石堆积外,其余各矿都是随生产随处理和利用。主要用于填坑、铺路和建筑,锅炉渣全部被利用。
四、粉尘治理。矿区粉尘主要来自水泥厂,1982年已投资 135万元治理粉尘,由于效果不好,污染仍很严重,周围群众反映很大,是市限期治理项目。1987年矿务局又投资 108万元,建新的三电场高压部电除尘器,计划1988年10月投产使用。
五、认真执行“三同时”。矿务局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都认真贯彻和执行“三同时”。1987年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四项:新一矿三水平、南山矿二水平、岭北选煤厂改扩建、峻德电镀厂。除岭北选煤厂尾矿水因资金不足原因待建外,其它各项工程环保设施完备,经市环保局验收都符合国家标准。
为了更好地防治矿区环境污染,矿务局制定了矿区环境治理长远规划,将逐步地有计划地对矿区环境进行治理,使矿区环境更加优美清洁。
(郭 岩)
【富力矿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厂矿”之一】 富力矿是简易投产的矿井,环保工作基础差。过去井上下烟尘扑面,噪音刺耳,整个矿区脏、乱、黑、臭,近几年来,这个矿一手抓现代化矿井建设,一手抓环境治理,矿区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井上绿树成荫,井下空气清新,进入富力矿,使人感到心情舒畅。从1984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东煤公司和煤炭部环保先进单位,1987年7月,又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厂矿”之一。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端正思想,把环保工作作为煤矿发展的一项硬任务。
这个矿针对以前只顾生产发展,忽视环境污染的问题,上下统一思想,确定了在加强现代化矿井建设的同时,加强环保工作。矿成立了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责任制;把环保工作列入到企业管理条例之中,与经济利益挂钩。如1985年建矿职工医院时,考虑到医院建在居民区,矿投资15万元落实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这一设施于1987年投入使用,使污水、污物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处理。
二、根治“五害”,净化环境,造福矿工。
1.根冶污水。矿自筹资金建设了容量为13 500立方米的净化池和排放站以及工业广场污泵站等,并安设了 800多米长的排水管路,使矿井废水和生产废水抽到净水池和污泵站经过一级净化后再排入小鹤立河。这样,每天还可得到30吨净化水复用于井下防尘。
2.根治烟尘。对低效高耗污染大的锅炉,分期分批进行更新改造。所有锅炉都安装了消烟除尘设备,从而减轻了大气的煤烟污染程度,林格曼黑度由过去的5级降到2级以下。
3.根治粉尘。大力推广采掘新工艺,采用湿式采掘法,完善了综合防尘系统。全矿井下设21台自控洒水装置,安设防尘管路35 000米,并在流煤口、煤仓、滚笼、转截点及其它粉尘密度大的地方安设了60多个喷雾装置和水幕,矿井实现了净化通风,井下空气中粉尘浮游物低于部颁标准。
4.根治噪音。在建机房的同时,建了空心墙和消音壁,并为主扇和压风机安装了消音器。
5.根治渣石。对锅炉渣全部用于制砖,矸岩用作填坑、铺路、建筑和外销。对煤矸进行了选煤利用,选出矸煤,低价卖给职工。
三、绿化美化矿区。
植树、种草、种花。富力矿先后购买了十多个品种的树木,集中绿化了工业广场、街道、学校、幼儿园、俱乐部等地。修建花坛455个,铺草坪300多平方米,种植绿树墙 5 300多延米。1987年这个矿在工业广场建一座广场公园,园内有凉亭、拱桥、水池,还有花草树木,成为广大职工业余时间活动的乐园。
修建标准路。他们连年组织修路会战。共建标准路25条,总长度 5 650米;修建排水沟15 600米;在主要过道上加设了混凝土过道管,总长度达1 600米。
(张胜利)
(本栏编辑、校对 林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