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 ·工程建筑·
【建筑技术装备】 1987年鹤岗市建筑业机械设备(包括矿务局)共有4 260 台,比1986年增加128台,增长3%。年末机械设备总值(原值)4 551万元,比1986年增长 318万元,增长率7%;净值3 217万元,比1986年增长 17%。设备总功率56 070千瓦,比1986年增长95%。其中,市属机械设备1 344台,比1986年增长131台,增长10%;机械设备原值922万元,比1986年下降70万元;设备净值726万元,比1986年降低2.9万元;总功率9 128千瓦,比1986年提高1倍多。市第一建筑公司和第二建筑公司分别有机械设备417台和336台,分别占市属设备总数的30%和25%,设备原值占市属设备的50%和60%,是鹤岗市技术设备最好的企业。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987年鹤岗市属建筑单位累计施工面积 308 912平方米,比1986年减少36 138平方米,减少36%。其中,1987年新开工 171 145平方米,比1986年减少4 095平方米,减少23%。累计完成产值5 473 万元,比1986年减少102万元,减少1.8%。其中,施工产值完成5 395万元;比1986年减少72万元,减少1.3%。1987年市建筑系统优良工程17个,比1986年减少1个;优良工程建筑面积为49 610平方米,比1986年减少6 338平方米。1987年市属建筑工程总成本5 388万元,比计划增高401万元;总亏损369万元,上缴税金106万元。市第一建筑公司总成本超239万元,占全市超成本总额的82%;亏损179万元,占全市亏损总额的48%。市二建公司超成本103万元,亏损79万元。
【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1987年全市大部分施工企业从完善经营制入手,进行了相应的配套改革,进一步划小核算单位,将原来的一级、二级的核算管理体制,改为三级管理、三级核算;对外采用平方米造价包干和施工图预算加系数一次封口包干,企业内部按八项经济技术指标实行公司对工区、工区对栋号、栋号对班组的三级承包办法。国营施工企业还实行了百元产值工资份量包干,严格控制了劳务工价,有效地限制了人工费的猛涨。1987年加强了材料供给管理,几家大公司相继成立了材料采购供应站,较好地堵塞了建筑材料“质次价高、丢拿送损”的漏洞,使企业的经营机制明显增强。
【重点工程建设】 1987年,市建委采取一些切实措施,保证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年初,针对气候条件异常的特点,对重点工程建设采取倒排计划,集中人力和技术设备力量,昼夜不停,抢时间,加快工程进度,业务科室走出机关,在现场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及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正常施工;在施工旺季组织力量加强平衡调查,使重点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今年在建的20多项重点和收尾工程施工进度均快于计划。住宅建筑公司承建的房产2号楼工程,建筑面积为3 700平方米混合结构,临街工程,施工条件比较困难。主体工程达到月进四层,质量检查点合格率为 91%,创出这样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在全市建筑史上是不多见的。
【整顿建筑市场】 随着建筑市场的全面开放和竞争机制的形成,给我市基本建设事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影响我市建筑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无证施工、越级施工、非法转包、出实公章、出卖账户等,1987年市建委按照省建委和市政府的部署,在市建设银行、市工商局、市审计局等部门的配合下,采取正面调查和侧面了解相结合、全面掌握和重点解剖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市国营、集体、区街、乡镇、自营、个体施工企业和外地进入我市的施工队伍,进行长达 5个月的摸底调查工作,共调查施工队伍86户;同时,还调查了 6个农业银行办事处,11个工商银行办事处和蔬园乡信用社。在调查摸底工作结束后,市建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决定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分别给予严肃处理。这次整顿的结果是,合并了9户施工队伍,要求2户企业限期整改,对 1户施工队伍提出警告,清理非法进入我市的外地施工队伍 4户。经过整顿基本改变了我市建筑市场的混乱状态,使企业外部环境得到了改善。
【行业管理明显加强】 1987年,市建委认真贯彻执行了市政府颁发的《鹤岗市建筑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和《鹤岗市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严格把住企业资格审查关。年初对全市79户建安施工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资格审查,给 1户经营有方、符合升级条件的集体施工企业办理了升级手续,对进入我市施工的城建队伍进行了登记和办理跨区手续,减少了大批劳务涌入我市建筑市场。1987年10月,省建委、市建委、东蒙公司、矿务局等四家在鹤岗共同商订,解决了矿务局系统集体建安企业资格审查归口不统一的问题,统由市建委进行资审,在实行政府统一行业管理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加强了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充实调整了市工程质量监督站领导力量,配齐配全了各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晋升 1名高级工程师;购置了一批比较先进的检测仪器,初步形成了以质量监督站为中心,以施工企业为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强化企业管理方面,年初制定并下发了《施工企业升级规划》,提出了“七五”期间应该达到的目标,还下发了《争创信誉工长活动暂行办法》,对提高企业素质、加强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
【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 1987年年初,在省政府“双增双节”广播电视动员大会之后,市建委按照市政府要求,对基本建设行业做了总体部署;制定并下发了“双增双节规划”,拟定了各施工企业年度增收、节支指标;针对一些易出现严重浪费的重点单位和主要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把住设计审查关,杜绝过去常见的“粗粱胖桩”,减少设计浪费;二要把住项目审批关,杜绝计划外项目的施工,坚持“三保三压”;三要严把材料采购、供应关,减少材料的“跑冒滴漏”量。第二建筑公司在双增双节运动中制定了期成计划,到 9月末已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前一个季度跨入1988年,实现了扭亏增盈。市属几家主要施工企业都层层签定了“双增双节”合同,鼓励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市一建公司二工区从废品公司购买短小钢材,用于制造工程预埋件和抹灰工具,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达5 000 元;市二建公司三工区修复报废手推车20台,修复弯曲铁跳板30块,节约资金6 000多元。
【全市建筑业继续发展】 1987年,全市拥有施工企业87个,职工14 504人;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 713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施工产值16 600万元,增长15.2%;全年施工面积539 296平方米,增长 15%;竣工面积274 860平方米。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扭亏为盈。1987年全市竣工率达51%;比上年下降5.6%;建筑业净产值完成4 974万元,增长 8.7%;利润完成9万元,税金完成21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6 554元/人,比上年增长16.5%,工程成本降低额为258元,降低率1.8%,工程优良率为29.5%。
【城市综合开发】 城市房地产综合开发事业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1987年,市城市综合开发公司对商品住宅、服务设施、城市道路、专用设施、庭院绿化等项生活设施同时考虑,同步进行,配套建设,为缓解我市住房紧张,美化环境,增强城市功能做出了贡献。本年内开发商品住宅10 426平方米,竣工 1栋48户商品住宅。开发公司实现利润30万元。1987年冬开发公司加强商品住宅的供热管理工作,在停电、停水等困难情况下,保证居民住户正常取暖,树立了良好的信誉。
【开展信誉预算员活动】 1987年,市建委在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和支持后,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评选1987年年度信誉预算员活动。信誉预算员的评比条件是:1.工作认真负责,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抵制不正之风。2.预算编制准确、及时,经与实际施工检验误差率低。3.在预算编审工作中,能发现基础资料中的问题,并能予以合理解决,促使经济资料不断完善,缩小与实际的差距。4.在本单位预算编审工作中起骨干作用,领导信任,社会信誉好。经评比委员会严格审查,授予36名概算、预算工作人员为信誉预算员,并由市建委发给了荣誉证书,各企业均给予了物资奖励。
【建材预算价格调整】 1987年市建委对《1986年建筑材料预算价格》中的原木、锯材、胶合板及相应的工程用材等,按黑建经便字(1987)第17号《关于木材调价计算办法》进行调整。另据鹤价字(1986)第11号《关于调整水泥销售价格的通知》,鹤价联字(1985)第16号《关于调整地方煤矿煤加价的通知》,对原价变化较大的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次调整共 152种,平均调价为 60%。调整后价格从198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为建安施工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王喜文)
【矿务局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1987年鹤岗市矿务局承担国家投资15个项目的工程,计划投资1.303亿元,实际完成1.343亿元,完成国家投资计划的103.1%,比1986年提高10.26%。井巷工程实际完成6 602米,比计划提高2.2%;建筑竣工面积实际完成 7.87万平方米,比国家计划提高41%。1987年是矿务局基本建设项目最多、完成计划投资最好的一年。
煤建处从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入手,深化企业改革,完成工程量4 803.3米,工作量3 933.96万元,分别比国家计划提高6.7%和 12.4%。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 002元/人年,比国家计划指标提高11.7%。
建筑安装工程处完成5 760万元,为计划的151.6%,比1986年提高29.4%,创历史最好水平。建筑面积实际竣工6.6万平方米,比年计划提高29%。1987年,矿务局煤建处和建安处,共有职工12 269人,其中干部737人,工程技术人员195人。机械设备共计有2 836台,原值3 529万元,净值2 397.1万元。机械设备总功率32 066千瓦,其中施工机械设备总功率17 893 千瓦。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8 144元,总产值9 335万元。
(胡述燮)
【鹤岗矿务局获东煤公司“双包五定”甲级单位】 1987年鹤岗矿务局实行“双包五定”指标。双包指标;成巷进尺产值利润和竣工面积产值利润实际完成 4 803米和84 742平方米,比计划超283米和15 739 平方米。产值利润率和利润额实际完成3.48%和327.1万元,比计划超0.08%和 61.9万元。五定指标;①优良品率。矿建、土建、安装三类工程计划分别是50%、70%,90%,实际完成71.1%,76.5%、91.16%。优质工程:矿建、土建、安装三类工程计划分别是1项、30%、20%,实际完成是 8项、32.2%、30%。②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7 110元,实际完成8 241元。③月进度、人年竣工面积主要指标计划分别是立井30米、斜井55米、岩巷60米、建筑25平方米,实际完成立井 33.8米、斜井56.9米、岩巷65.5米、建筑面积28.66平方米。④安全死亡人数和重伤率均低于计划指标。⑤产值资金率。计划38%,实际完成31.59%.
【细鳞河水源工程竣工】 细鳞河水源工程是经煤炭部批准的鹤岗矿务局“七五”期间的重点工程,这项工程包括:水库坝堤工程、供水管路工程、供电线路工程、通讯线路工程、公路、泵房、变电所等10项工程,总投资额3 700 万元。其中坝堤工程,泵房、变电所土建工程由建安处承担,其余各项工程任务均由水电公司承担,工程量达2 093.33万元。
细鳞河水源位于鹤岗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水库汇水面积564平方公里。总库容3 2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 135万立方米。坝体为浆砌石重力滚水坝,坝长345米,坝高20.3米,坝底宽28.5米,顶宽5.5米,溢流部位宽105米。供水管线铺设 1米直径铸铁管17公里,开凿输水洞320米,建设排污井19个、排气井23个,水门井30个,安装弯头和三通 40个,建设管道涵管21处,撤、填土方50万立方米。泵房安装780千瓦、500千瓦水泵 2台及大型附属设备13台。架设35千伏高压供电线路17公里,建桥涵23座。
这项工程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市委、市政府领导在矿务局、水电公司领导陪同下,多次到细鳞河流域踏查、观测,协助确定了坝堤位置。前任市长索长有召集了市政府、矿务局以及政府有关各局参加的细鳞河现场办公会议,局党委、矿务局责成一位副局长亲自抓这项工程。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矿务局动员全局的力量,组织了细鳞河公路大会战。局长吕伯春亲自到工地做动员报告。全局矿、厂、处、队、院等20个。单位协同作战,仅用 1个月时间,细鳞河公路的雏形展现在红旗林场至细鳞河坝堤之间。这项工程还得到了全市有关单位矿务局各处、室的大力支援,特别是煤炭部部长于洪恩同志十分关怀和重视这项工程,1987年春节期间亲临工地视察,给工程建设者极大的鼓舞。水电公司为保证工程进度快、质量好,先后指派徐世卿、李万富、吴庆坤等 3名副厂长、10名科长和大批技术骨干成立了工程指挥部,专门抓细鳞河工程,同时,配备了铲车、吊车、翻斗车、挖沟机,推土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广大干部职工吃在工地,住在现场,克服了重重困难,日以继夜地战斗在荒山野岭之中施工,把承包机制引进了工程的全过程,落实了经济政策,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这项工程由水电公司设计。其中坝堤工程的设计,高级工程师贺龙一同志参阅了大量水文资料,既吸取了外地水库建设的经验,又结合了本地区实际,成功地设计了浆砌石重力滚水坝。细鳞河水源工程从1984年4月开工,经历了3年零 6个月的紧张施工,于1987年10月10日竣工。市委、市政府、局党委、矿务局为细鳞河水源工程竣工剪了彩,给予工程建设者以高度评价。细鳞河水源投入运行,提高了矿区供水能力,结束了鹤岗冬季水源不足、严重缺水的历史,开创了稳定供水的新局面。
(沈风山、房连平)
【鹤岗热电厂筹建概况】 1987年鹤岗热电厂筹建处共有职工 682人。其中干部97人,工人565人。热电厂建设工程在1986年的建设基础上,土建工程全面辅开。
主厂房,于1986年末完成框架后,建设单位加快了建设速度,于1987年 9月锅炉车间移交安装单位正式安装
炉。烟囱,从2月份开始滑膜起高,7月份烟囱主体施工完毕,高120米。双曲线冷却塔,从2月份开始滑膜砌筑,8月份完成了主体施工,并交付了内部安装。受煤坑、除渣间两大工程年初同时施工,1987年末主体基本形成。主挖楼、化学水处理间,压风机房、燃油泵房等工程也同时开工,年末基本完成了土建工程。
在生产工程逐渐形成的同时,生活区工程、食堂、浴池、生产办公楼、综合办公楼的基础施工年末开始,预计1988年秋交付使用。
【矿务局多种经营总公司建筑工业】 1987年,鹤岗矿务局多种经营总公司有建筑工业企业34个。其中,建筑工程公司为总公司直属企业,33个土建队为各分公司企业。
总公司建筑系统共有职工 13 345人,其中:直属建筑工程公司2 778人,33个土建队职工10 567人。固定资产710.7万元,其中直属公司269.7万元,33个土建队414万元。
1987年,多种经营总公司建筑系统,从直属公司到各公司的土建队,均实行工程承包。直属公司与总公司签定了经济承包合同,公司与施工队签定了承包合同,各公司都与土建队签定了承包合同,并逐个兑现。全年移交公园街住宅楼、兴安矿独身楼、兴山矿幼儿园、兴山矿住宅楼、南山矿住宅楼等103项工程,完成施工产值5 567.8万元。直属建筑公司的全员劳动效率突破6 000元/年,其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孙继春)
【南湾洗煤厂工程立项】 1987年11月14日,东煤公司正式行文批准鹤岗矿务局多种经营总公司《筹建南湾洗煤厂的报告》。年设计能力 30万吨。除充分利用原有 10万平方米场地、2 700平力米厂房,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制部分设备可以冲减194万元投资外,设计总概算434.11万元。资金缺口报请煤炭部审查解决。为确保主焦煤炭资源回收,同意采用淘汰和浮选联合分选工艺流程。建设工期为16个月。
建设南湾洗煤厂可以使新一矿每年增加收益150万元,煤气厂每年增加收益200万元,本厂可获利235万元。
【“液压配件厂建设工程”立项】 1987年11月14日,东煤公司正式行文批准鹤岗矿务局多种经营总公司关于《建设液压配件制造厂的报告》年设计能力为300吨,总概算555.2万元。东煤公司贷款50万元,所余505万元资金缺口,报部审查解决。建设期限为2年。
【鹤岗百货大楼工程竣工】 鹤岗百货大楼1987年9月3日开始营业。这座大楼主体建筑面积 1万平方米,营业面积为8 500平方米,容纳客流量为4 000人。是由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建设的。鹤岗百货大楼的牌号文字由国务委员姬鹏飞题写。
(尤凡若)
【新一及南山农贸市场工程竣工】 1987年建成的东山区新一农贸市场大棚及南山区农贸市场,成为这两个区的中心集市贸易点。东山区新一农贸市场建筑面积2 000 平方米,内设肉食、蔬菜、针织、水果、鱼蛋等类的摊床。南山农贸市场位于南山路南山区政府对过,市场区域内分为肉食、蔬菜、日杂等售货摊床组。总建筑面积1 600 平方米。这两个市场都是由各自所在区的工商部门投资兴建的。 (尤凡若)
【向阳集贸市场工程竣工】 是1987年建成的黑龙江省目前最大的集市贸易市场。这个市场是由市政府与鹤岗矿务局合资兴建。市场开工前动迁了40多户居民,拆除 4栋家属房及部分私产房屋。新建成的向阳集市贸易大棚为全封闭式,总面积4 200 平方米。市场内设金属摊床480 个,并为商业、服务业、修理业等个体经营者设计建造了86间装有电表、煤气表、电器插座和煤气红外线取暖灶的营业室,场内还设有上、下水管道设施。这个市场建设共投资 330万元。
(尤凡若)
【鹤岗市第二跨线桥——奋斗大桥工程竣工】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在工农与向阳两区街接的原天桥位置附近,新建了第二跨线桥——奋斗大桥。这座大桥自1985年5月1日勘测,7月1日施工以来,先后清运出土方量达5万多立方米,动迁居民住房,国铁高压线等。建成8个墩桩,总长179.91米,宽19.58米(其中车行道宽13米,两侧人行道宽3.29米),桥高6.7米。这是一座横跨14条铁路的板梁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交桥,桥身承重 100吨。这座立交桥两侧引道总长720米,宽20米。桥上安装了24组(每组灯5盏)兰花灯照明。1987年 9月16日主体工程完成,同年12月10日交付使用。
这座立交桥是由黑龙江建筑工程局设计室、黑龙江省林业设计院设计,由黑龙江省机械施工公司施工建设的。经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鉴定,主体质量达到优良。这座桥梁总投资近百万元,其中用于各类动迁费300万元,桥体工程建设费用480万元,引道工程建设费用196万元。这项工程荣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工程质量银牌奖。
(徐 有、尤凡若)
(本栏编辑、校对 林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