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辅助生产

辅助生产



                  ·辅助生产·
  【辅助生产概况】 1987年,鹤岗矿务局的辅助生产也实现了“大上”的目标:①原煤的深加工有突破性进展。洗中块和洗精煤完成158.28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洗精煤向朝鲜、伊朗出口86万吨,创外汇4 670 万美元,被省政府命名为创外汇先进单位。②地质探钻登上新台阶。1987年,地质勘探的特甲、乙级钻孔率达到 80%,甲乙级层点率达到89.%,并在竣德探区打出建队史上第一个特级标准钻孔,地质勘探工程质量首次达到煤炭部颁发的优质标准。③“火工”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商。1987年,十三厂生产的 8


三种产品的厂项指标均达到纲要水平,获东煤公司厂标联赛第一名。④煤炭生产需要的杆材除满足本局供应外,还销往山西、河北等地。
  【地质队工作全面大上】 1987年,矿务局地质队全面实行单机承包和技术改革,一年扭转建队十年徘徊、被动的局面;全年终孔21个,其中特级1个,甲级 5个,乙级11个,丙级4个。其中特、甲,乙级钻孔率由30%提高到81.25%;甲、乙级层点率达到 89.8%,千米4号钻机在施工难度最大的鸟山区打出建队史上第一个孔深1 048 米的甲级标准钻孔;建队以来第一次挂上省级文明单位牌匾,达到煤炭部颁发的优质标准;工程质量一年前受上级“黄牌警告”变为挂上部优奖牌。地质队一年大变的措施:
  1.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1987年1月,该队全面实行了一包(单机承包)三保(保质量、保进尺、保消耗) 的经济责任制。钻机工人按“包、保”指标实行超奖欠罚;队机关科室人员奖金随包,保指标完成的好坏上下浮动,打破了过去“钻机响就得奖”的局面,出现了全队人人关心“包、保”,个个讲究质量,对“包、保”齐抓共管的好势头。地质队机关科室,在干部奖金实行随“包、保”指标完成好环上下浮动制度以后,抽出12名技术尖子到现场搞科研。工程科和物探科全年测孔 213次,创测孔历史最高纪录。机电科把设备和人员调到现场,为钻机生产提供方便。
  2.技术改革、引进和推广。1987年,地质队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技术攻关组,围绕“包、保”指标的落实开展技术改革、引进和推广工作。该队千米 4号钻机勘探的鹤岗东部鸟山煤田,地质条件复杂,有巨厚的南岭砾岩覆盖在煤系地层,一般都有600至800米深,而且软硬区层多,施孔难度大,易孔斜。邻近的几个孔都因孔斜超限而停产。1987 年千米4号钻机与科技人员密切合作:找出孔斜的技术原因,制定出防止孔斜的 3项科学措施:开孔使用导正器,增加粗径钻具长度,控制钻进压力;严把钻具质量关;改进防斜钻具。该队采取上述技术措施后,于8月份打出一次性超千米的甲级钻孔,其孔斜、煤芯采取率均达部颁标准。千米2号钻机采取及时上图研究资料、及时下达见煤预报、向钻机交待清楚每个煤层顶板岩性、结构等措施后,打出了建队以来第一个超千米的特级钻孔。
  3.提高职工技术素质。1987年,该队机电系统通过举办新工人培训班、请老技工传授技艺等方法,提高了职工的技术素质,使机加产品合格率由70%上升到90%。
                                     (孙亚军)
  【矿井地质】 1987年,局地质测量;系统除满足各矿生产原煤全年所需地质资料外,还完成了兴安煤矿、南山煤矿、富力煤矿等矿井地质分类工作。按煤炭部要求制定了《矿井地质》、《矿井水文地质》、《生产矿井储量管理》等三个规程的实施细则。全年完成地质观测点1 787个、构造点685个、描素巷道77 971米、石门描素15 591米;测煤厚柱状 133个,新绘图纸233张、提供开拓、回采说明书38份;为峻德二水平中组提出了延深资料,修改了兴安三水平的地质资料;为大陆矿找到增加32万吨储量的资料。南山矿在北五区新找到 22—1号层,增加储量321万吨;新一矿打开30石门18号层下部的21—30号层的禁区;兴山六采确定F10号断层位置,增加储量70万吨。
  【矿井测量】 1987年,局地质测量处完成1:2 000地形图28幅、采掘工程图 72幅、专用矿图31幅,建观测站两处。建井下控制导线点214个,全长32.6公里,建采区导线点5 377个,长272.2公里。完成水准导线21.3公里、三角高程158.2公里。完成大型巷道贯通62个并对浅部巷道进行了保安处理。为国铁搬迁提供了资料和方案,为煤炭部在我局召开的生产会议绘制了一幅长5米、宽2米的采掘工程工作面分布图。筹备和接待了东煤公司在我局召开的东煤首届矿图展评会,并有3名绘图员被评为东煤优秀绘图员。
                                 (栾香德、张忠海)
  【十三厂获局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1987年,十三厂没发生死亡和 3人以上重伤,没发生火灾事故,轻伤事故率比1986年下降50%,违章下降60%,被矿务局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1987年,十三厂进行全厂性安全大检查11次,查出隐患339条,解决335条。
  1987年,十三厂总结出安全工作经验10条:1.进行形象化教育,2.开展安全整改日活动,3.开展警钟长鸣活动,4.制定点线流程检查制,5.规定每人每月一条安全合理化建议,6.实行班组达标, 7.进行安全智力竞赛,8.违章通知书到家,9.召开违章家属会,10.开展安全建议有奖活动。
  【十三厂获东煤公司环境优美奖牌】 1997年,十三厂对 8


、8


污水全部采用活性碳吸附法治理,达到排放标准。锅炉废渣由矿务局安排车辆送往矸石砖厂作原料。1987年,该厂建成3个集中供热点, 由过去兰开夏锅炉改为水管炉,并装消烟除尘装置,消除尘达到国家规定1~2级标准,获东煤公司颁发的环境优美奖牌。
  【十三厂加强质量管理】 1987年,十三厂制定了产品质量的 4项14条考核内容及检查制度。并在本厂开展了争当“标准化车间组”和模范班竞赛。通过竞赛,全厂出现22个模范标准化班组,17个先进班组,15个合格班组。
  1987年,十三厂有 3项成果获东煤公司成果奖,5项成果获煤炭部成果奖。8


煤矿用瞬发电雷管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李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