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业综述 ·综 述·
【地方工业发展概况】 1987年,鹤岗市地方工业企业 375户,职工75 927人,固定资产原值 26 438万元,工业总产值从1986年占全市 41.4%上升到43.7%。1987年地方工业完成产值36 847万元,完成计划的 103.8%,比1986年增长12.5%。其中,全民工业完成产值23 146.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5.9%,比1986年增长11.6%;集体工业完成产值137 00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5%,比1986年增长 14%。列入计划的原煤、黄金、生铁、胶合板、棉纱、白酒,啤酒,水泥等主要产品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多年来地方工业企业电力供应紧张,为解决这个问题,市政府在省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实现由伊春转供电,增加电力指标3 000 千瓦,缓解了工业生产用电不足的矛盾。1987年,全市地方工业集体企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全民企业。工业总产值集体企业比上年增长 14%,全民企业比上年增长 11.6%,集体企业超过全民企业的2.4%。其中,乡镇企业增长23.2%,校办集体工业增长22.5%,区街集体工业增长 16.9%,黄金公司增长 60.5%。集体企业中的南山胶合板厂、第二农机厂、上鹤食品厂、塑料四厂、塑料五厂成为全市地方工业企业中的骨干。1987年地方工业现有企业技术改造计划37个项目,完成22个项目;计划投资4 490万元,实际完成3 787万元,完成总投资的84.3%;新增产值821万元,新增利税187万元。
1987年,地方工业系统进行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加适销对路产品,压缩积压产品的生产,积极开发新产品。全年开发新产品35种,增加新品种、新花色 246种,提高了经济效益。制药厂全年开发维脑路通等5种新药品,使企业从1986年亏损15.5万元转为盈利20万元。
1987年地方工业企业在原材料大幅度涨价等因素影响下,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 127万元,比1986年增长 17%。其中,地方国营33户预算内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2 495万元,比1986年增长33.7%。实现利润总额2 294万元,比1986年增长6.3%。其中,国营33户预算内企业实现利润156.3万元,比1986年下降 52.6%。1987年地方工业预算内亏损企业 68户,占预算企业总数23%。其中,国营企业亏损户28个,占国营企业总数的38%。1987年,地方工业企业将职工收入与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挂钩,收到较好效果。轻化局实行工资总额与产值、利润、销售收入、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指标联合浮功的办法,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有提高。新华造纸厂把各项消耗定额承包到车间、班组,落实到每个人,出现了群众积极改造工艺过程、原料充分利用的新局面,单位成本降到145元,全年降耗达114万元,一举扭亏为盈。1987年,市经委加强了对地方工业的领导:(一)强化了生产调度。1987年市计经委及时掌握平衡全市地方工业生产进度。三季度受电力、原料的影响,全市欠 500万元;四季度及时抓了适销对路产品增产,以增补欠,保证了全年生产计划的完成。(二)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全年共组织开发新产品35种。其中,制药厂开发5种,实现利润205万元。(三)抓了“双增双节”工作。组织工业企业制定目标和措施,总结先进典型,召开全市“双增双节”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了12户企业经验。1987年地方工业双增双节收入1 600万元。(四)加强了产品质量管理。1987年把产品质量管理指标纳入全市国民经济计划之中,有 132户企业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其中,新华造纸厂等45户企业基本上达到省级全质管理标准;无线电一厂等4户企业达到省三级全质管理水平;全市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88%,比上年提高1.1%。还开展了创省优和评定地方名牌产品活动,申报省优产品7种,比上年增长16.3%,评定出鹤岗白酒、桔香露等10种市优产品。书写纸、珍珠板等 7项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童鞋、豆粕等87个品种制定了地方技术标准,使产品无标率由上年的6.4%降到5.6%。全市42户企业计量管理定级,其中 2级 8户,3级34户。(五)开展了企业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1987年举办两期厂长(经理)培训班,累计培训厂长129人,占应培训的70%。选派两名厂长到美国培训3个半月。全市地方工业系统有100名中层干部受到网络技术、产品开发的培训,有3 040名职工参加了全国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讲座半年学习,考试合格率100%。(六)企业技术干部进行了职称评定试点。起重、白酒、水泥、农药4户企业试点结束,评出112名专业工程师、18名经济师。附:表
1987年鹤岗市地方工业总产值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1987年鹤岗市地方工业主要产品量完成情况表
本栏编辑、校对 王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