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概况】 1987年,鹤岗市机械工业(包括冶金和金属制品业)独立核算企业66个,比1986年增加3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 13个,集体所有制企业53个。按行业分类;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9个,金属制品业18个,机械修造业23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个,电子通讯设备和电气器材制造业 5个,仪器仪表及其它计量器具制造业4个。1987年全行业固定资产原值4 813万元,有职工11 731人,流动资金年占用额8 988万元,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6 941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22万元,上交利税1.71万元。
  市机械冶金局8户企业,职工2 133人,占全行业职工的18%;固定资产原值1 541万元,占全行业32%;流动资金年末占用额3 190万元,占全行业35%;工业总产值1 945万元(不变价),占全行业27%;完成利润额126万元,占全行业利润的 39%;上交利税86万元,占全行业交税的50%。其中,市起重运输机械总厂实现利润130万元,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 40%;上交利税56万元,占全行业的32%,是机械工业系统盈利大户。鹤岗市钢铁厂,亏损 28万元,是机械工业系统亏损大户。
  【矿务局机电总厂】 鹤岗矿务局机电总厂(原为机电修配厂,1987年3月东煤公司统一更名) 是承担矿务局系统煤矿机械制造与修配的生产厂。厂址位于南山区麓林山,全厂占地面积20万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3 595平方米。1987年末,在籍职工1 833人,其中干部245人,工程技术人员77人(高级工程师5人),工人1 259人。
  1987年11月,该厂全面实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厂实行了“二长三师”的领导体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 110.24万元,比计划提高了17%;完成产量6 962.13吨,比计划提高了 11%,设备完好率85.8%,千人负伤率 2.24‰,综合合格率 99.6%,全厂劳动生产率为7 927.15元/人年。
  1987年机电总厂固定资产原值3 067.7万元,(包括厂房),定额流动资金909.4万元。
  该厂承担矿用 9吨箕斗、矿车、1T翻斗车、3T花栏车、刮板运输机、煤钻头、煤钻秆、镐钎子、风钻头等 137种定型产品和37种综机产品,还承担采煤机、转载机、运输机、液压支架等综机大修任务。                         (机电总厂办公室)
  【起重运输机械总厂】 1987年拥有职工 1 306人,各种机械设备 314台,固定资产原值673万元,占地面积10.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42万平方米。生产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及矿车等12个系列170余种产品,完成工业产值1 165万元,实现利润130万元。
  1987年 6月起重运输机械总厂经省计划经济委员会、省质量管理协会验收,定为省级全面质量管理一级合格企业,并荣获省级全面质量管理奖。 7月,又被国务院工业普查领导小组评为第二次全国普查国家级先进单位,荣获银杯奖。1987年,市超重运输机械总厂还被黑龙江省机械工业委员会授予“机械工业销售工作先进单位”。
  1987年,起重运输机械总厂的设备利用率为60.1%,完好率为90.6%,被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授予“省设备管理优秀单位”。
  1987年,起重运输机械总厂在厂区绿化、 香化、花园化中成绩显著, 被鹤岗市政府授予“最佳绿化单位”称号。生产的 SPJ吊挂式皮带机于1987年再次被评为省优产品。
  在“七五”技术改造期间,厂投资459万元用于扩大企业再生产。1986年破土动工的8 000平方米 (造价125万元)机加新厂房,于1987年11月竣工正式投入生产。1987年铆焊车间厂房扩建1 800平方米(造价101万元)项目已破土动工,并购进 49台设备(造价174.8万元)。“七五”技术改造后,企业生产能力将提高70%以上。1987年6月23日,起重运输机械总厂厂长兼书记张康民参加省企业家培训团赴美考察,历时3个月。
                                     (刘安存)
  【电动滚筒厂的新发展】 鹤岗市电动滚筒厂是由原机床厂和电机厂联合组建的企业,具有生产电气产品和机械设备的技术和设备,是国家机械委员会定点生产电动滚筒的专业厂家之一。
  1987年该厂共有职工 568人。其中各类技术工人386人。该厂固定资产净值221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各种设备184台。具有热处理、锻造、铸钢、铸铁、铸铜等生产工艺。
  1987年经过充分的经济技术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引进联邦德国 W·A·T公司电动滚筒制造技术,现已生产出5台样机。同时还对电动滚筒驱动装置J


型电机进行了技术改造,转化成节能型Y系列产品。在技术改造的同时,努力开发新产品,新设计制造的 2002钢桶被市科委认定为1987年新产品,已批量投入生产。并同北方机电器材总公司、哈电工学院等 8个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研制第三代制动器、逆止器和新型减速装置等新产品。
  1987年该厂完成工业总产值 312万元,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配套产品18台套,产品销往全国29个省、市,市场占有率占全国总销量的16.7%。为扩大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又建3 000平方米的机械加工厂房,购进了一批新设备,为扩大再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以电动滚筒为龙头,能向社会提供多种机电产品的企业已经形成,正在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奋进。
                                     (刘 剑)
  【鹤岗市阀门厂的新发展】 鹤岗市阀门厂始建于1964年,原名铁业生产合作社,1985年改名鹤岗市阀门厂。1987年,该厂共有职工287人,固定资产原值 105万元,设备120台,流动资金年末余额187万元,年生产能力1 000吨。厂区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6 000平方米。工厂隶属于市二轻局,是小型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7年,该厂完成工业总产值190万元,比1980年增产90%,实现利税14万元,比1980年增长1.8倍。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在继续保持 1985和1986年黑龙江省优质产品的基础上,1987年工厂“QC”质量小组被省轻工厅评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987年,该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协作,更新老一代产品245T—10型低压闸阀,开发了截止阀、球阀两种型号新产品;重新修订了重点产品215T—10闸阀的工艺文件,革新了工装模具,使该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1987年,该厂为消化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开展了“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铸造车间成立了质量管理“QC”小组,开展了“降低铸件废品率”的攻关活动,使铸件质量合格率由85%提高到92%。                     (韩 凯)
  【石油化工机械厂实行租赁制扭亏为盈】 隶属轻化局的石油化工机械厂是一户国营预算内小型工业企业。现有职工 113人,固定资产净值59万元。1986年1—8月亏损22万元,加上潜在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达 41.3万元,连续8个月开不出工资。市轻化局依据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于1987年9月对该厂进行了租赁。
  原厂长贾井华等4人合伙承租招标后具体规定:租赁期限为3年,不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承租人对企业原有职工全员聘用,租赁期内企业原有干部级别、工资、职工工种、工资等级均作为档案保留。承租方一次交足抵押金,并按年向出租方交纳租金。在利润分配上,承租方交够税、租金后,提取职工平均收入 5倍的工资。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损失额已达抵押金 80%以上时,出租方可变更或解除合同。
  贾井华等人承租企业后,在企业内部进行大胆的改革.一是将原科室17名管理人员缩减到7人,并实行聘任制;二是根据不同工种实行了岗位工资、计件工资和单项任务工资含量包干等工资分配形式;三是按照市场需求,生产相应的产品,并着手开发新产品;四是实行定岗定员,在用工上,实行内部合同制和班组优化组合;五是狠抓了活源。租赁后两个月的时间就揽活50余万元。至1987年底,扭亏为盈,完成利润6万余元。
                                     (高延波)
                            (本栏编辑、校对 王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