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乡镇工业

乡镇工业



                  ·乡镇工业·
  【乡镇企业发展概况】 1987年乡镇企业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以抓横向经济联合为重点,以乡办骨干企业为龙头,坚持乡办、村办、联办、户办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方向,总产值实际完成5 243万元,比上年增长87.9%;总收入实际完成5 260万元,比上年增长37.5%;利润实际完成273万元,比上年增长 31.3%。乡镇企业户数发展到1 297户,比上年增加19户。从业人员达到7 590人,比上年增加485人。
  1987年,鹤岗市乡镇企业中的千万元乡由1个增到2个;百万元企业由5户增到12户,新创3个产值超百万元的村。
  1987年,红旗乡的峻德、峻丰、蔬园乡的更新、新发、永裕等 5个无工村都办了集体企业。全市郊区50个村中已有27个村有村办企业,其产值由上年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8%上升到23%。
  1987年,乡镇企业共引进新技术10项,开发新产品15项。其中有渤海14型拖拉机、消烟节油器、防爆启爆器、医用胶囊、乙炔气等 5种产品,填补了我市乡企工业产品的空白。乡镇企业的产品由上年65种增到80种。
  1987年乡镇企业“增收节支”活动效果显著,实现增收62万元,节支59万元,人均“增收节支”105元。
  【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 1987年市和乡、乡和企业都层层签订了经济承包合同。在全市乡、村两级 112户企业中,普遍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形式主要有以厂(矿)长为代表的集体承包制、租赁制及少数小型企业以财产为抵押的个人承包制。承包的内容是以上年生产实际为基数,承包产值、收入、利润、安全等 4项指标,完成得奖,超产分成,欠产受罚。蔬园乡改大包干为 “一定双挂”。“一定”:定总产值、总收入、利润、上交积累、 安全生产;“双挂”:指标同承包人工资挂钩、奖金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团结乡、新华镇的砖厂过去生产资金严重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生产不景气,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引进资金和技术,提高了红砖的质量和产量。1987年共完成了红砖3 000万块,比上年增产20%。
  【横向经济联合】 1987年,市乡镇企业有32个在建项目是通过横向经济技术联合办起来的,其中百万元产值的4个,50万元产值的6个。
  1987年 6月,市第二农机厂与大连拖拉机厂联合生产渤海14型小四轮拖拉机,成为大连拖拉机制造公司的鹤岗分厂,由大连拖拉机厂供给主要部件,由二农机厂组装,统一用大连拖拉机厂的标牌。因产品性能优越,深受用户欢迎。1987年生产100台,增加产值 40万元。1987年,蔬园乡林场和山东省龙口市芦头镇乔家村的造纸专业户乔延岁个人联合,双方各投入10万元,办起蔬园乡造纸厂。1987年红旗乡以开采煤炭的技术优势,与呼玛县金山乡联办“金鹤煤矿”。由鹤岗红旗乡负责技术,由呼玛县金山乡负责煤矿的生产管理,所获利润各按 50%分成。这是红旗乡继在大同市联合办家具厂之后又一个在外地兴办的联营企业。
  【大厂办小厂】 1987年全市新增的19户企业,都是靠老企业的技术设备优势办起来的。蔬园乡农具厂是第二农机厂办起来的,东方红水泥厂是依靠东方红油米厂办起来的;红旗乡农机厂办起胶合板厂;红旗乡水表厂办起消烟节油器厂;东方红综合厂办起了木炭厂;蔬园砖厂办起蔬园化工厂;蔬园乡镁矿筹办了骨粒厂,岩棉厂;第二农机厂帮助永裕村办起弯管厂。
  【安全生产】 1987年乡镇企业系统进行了三次安全防火大检查,侧重抓了乡镇煤矿和打石场。市、乡与各煤矿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中规定:矿长是煤矿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各矿长与班队长签定的安全生产协议书中也明确规定:班队长是主要安全责任者。并把安全生产的责、权、利落到实处,做到人人抓安全,人人管理安全。各专业工种和指挥人员做到无证不上岗,无证不指挥。1987年,煤矿共检查出不安全隐患47项,其中违章指挥、违章生产13次,均做了严肃处理。各煤矿的工程质量平均85.7分,达到甲级矿井水平。
  【乡镇企业的人员培训】 1987年按专业系统共举办了专业培训班 14次,培训人员412人。其中会计统计班 2次,培训人员52人次;厂长经理培训斑2次,培训40人;煤矿技术员培训班2次,培训78人;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班1次,培训122人;煤矿各主要工种人员培训7次,培训110人。 首届参加中国农业会计函授学习的 50名乡镇企业在职财会人员,经过三年函授学习,于1987年结业,全部成绩合格,获得申专毕业文凭。通过培训,职工素质不断提高。1987年,经省乡镇企业局评定考核,已有31名职工被授予助理会计师、助理工程师等职称。红旗乡永新村综合加工厂选送青年工人孙铁成等三人去佳木斯工学院学习铆焊、机械制造专业,经过 3年学习,均以优异成绩毕业,于1987年被人事局破例转为国家干部,享受大专毕业生待遇。1987年底,乡镇企业共有业六、电大学员61人。
  【企业和产品质量升级】 1987年,鹤岗市第二农机厂被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命名为省级先进企业。鹤岗市乡镇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科被命名为省乡镇系统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红旗乡陈培础被省政府授予乡镇企业家称号。
  1987年被评为省乡镇企业系统的优质产品有:红旗水表厂(沈阳磁化器厂鹤岗分厂)生产的XJ—18.100型高磁油路消烟节油器;上鹤食品厂生产的奶油饼干,标花蛋糕;市第二农机厂生产的IL——335型机械悬挂式三铧犁。
  【新增的千万元乡】 1987年红旗乡完成总产值 1 444万元,比上年增长 67.6%;总收入1 472万元,比上年增长59.65%,一举跨入千万元乡行列,使全市千万元乡由独家变两家。1987年完成工业产值730万元,比上年增长56.65%;完成利润53.6万元,比上年增长 117.9%。企业户数发展到348户,比上年增长7%。其中乡办企业13户,村办企业15户,户办企业320户。乡办企业的固定资产达到212万元,从事乡镇企业的农民达2 069 人,占农村劳力的35%。乡镇企业的总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7%。
  【新增的百万元村】
  红旗长胜村 全村432户,1 909人,劳动力735人,土地面积2 835亩,人均耕地面积 1.4亩,以种菜为主。1987年在原有资金基础上,自筹部分资金,依靠本村的能工巧匠,自力更生办起运输队、木器加工厂、建筑队等45户企业。其中集体企业 4户,联办、个体企业41户。村、户两级企业吸收劳力175人,占全村劳动力的24%。企业总收入达105万元,比1986年增长24%,一举成为百万元村。乡镇企业总收入占全村工农业总收入的70%。
  红旗乡永新村全村270户,人口1 562人,劳力 403人,土地面积 3 292亩,人均耕地面积2.1亩,以种菜为主。
  1987年,以自筹资金为主,建立和发展了木材加工厂、砖厂、农机修造厂等 3户集体企业和69户个体企业。从业人员201人,占全村劳力的49%。衬办企业总收入 111万元,比1986年增长59%,成为百万元村。
  蔬园乡新生村 全村290户,人口1 605人,劳动力392人,土地面积3 143亩,以种菜为主。该村1958年就兴办了第一个村办企业一米面加工厂。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企业一直处于停滞状态。1985年,该村创建了第一个农民经营的综合性的服务大楼“农贸大楼”。内设招待所、餐厅、商店、批发部等。又相继办起了车队、电焊、汽车修理、基建队、木材加工厂、孵化厂、幼儿同等10户企业,从业人员161人。1987年,该村企业总收入达到182万元,跨入百万元村行列。
  【新增的百万元厂(矿)】
  红旗乡一煤矿 1987年建矿,开采兴安矿南A层煤。设计总储量 69万吨。1987年生产原煤21 800吨。还以大厂办小厂的方法拓宽经营范围,1987年兴办了棉毡鞋厂和饭店,收入 6万元,总收入101万元,比1986年增长30%,成为百万元乡镇企业。
  红旗乡水表厂 始建于1979年3月,1983年4月开始生产水表。1986年该厂生产的水表获得省乡镇企业系统优质产品奖。1987年该厂同沈阳磁化器厂联合生产高磁油路消烟节油器“XJ—企”和“100型”两种产品均被评为省乡镇企业系统优质产品。1987年该厂完成总产值101万元,成为百万元乡镇企业。
  上鹤食品厂 1985年建厂,是红旗乡办企业。特聘上海南市区服务公司经理陈学升为厂长,总投资30万元。引进上海的生产技术设备,生产具有上海风味的面包、月饼、寿桃、布丁蛋糕等。1987年引进饼干生产线,生产的糕点质量高、价格低,外销伊春、佳木斯等7个市县。1987年,上鹤食品厂实现产值101万元,成为百万元乡镇企业。
  蔬园乡金属改制厂 1985年10月投产,现有职工80人,该厂厂址在蔬园乡裕民村。该厂投资6万元,厂房面积200平方米。有250型轧钢机一套。主要生产直径8mm至16mm圆钢、16×16和14×14方钢及12mm、14mm、16mm罗纹钢。1987年完成产值140万元,成为百万元乡镇企业。
  红旗乡建筑工程公司 1987年5月在红旗乡土建队的基础上建成。当年创产值170万元,成为百万元乡镇企业。
  【新投产的重点企业】
  东方红水泥厂 东方红乡办企业。1987年 4月建厂,12月试生产。共有职工80人,固定资产110万元,总建筑面积3 000平方米。主要生产原料——沸石,该乡储量丰富。笫一期工程投资80万元,其中自筹 1.5万元。建成120×6 500立窑一座,安装颚式磨机、锤式破碎机各一台、提升机2台、包装机一台。总装机容量310千瓦。主要生产矿碴硅酸盐425号、普通硅酸盐425号、火山灰425号等三种水泥,注册商标“鸟山牌”。设计能力为年产2万吨,产值 320万元。1987年生产水泥5 000吨,产值80万元。该厂是该乡乡镇企业中第一家水泥厂。
  蔬园乡化工厂 蔬园乡办企业。共有职工13人,1987年初兴建,6 月正式投产。该厂是同市轻化工研究所联营项目,主要生产农药绿麦隆粉剂。生产技术由轻化工研究所负责,原料绿麦隆由农药厂提供。1987年生产绿麦隆120吨,产值达76万元,产品90%销往外地。
  哈鹤蔬菜综合加工厂 是红旗乡新兴村与市科委联办的企业,共有职工53人。1987年 7月投产。生产技术由哈尔滨食品工业研究所提供,转让费 2万元(包括设备选样、设备调试)。市科委投资20.3万元,新兴村投资积累12万元。厂房由原村办公室改建,作价20万元。纯利润分配:厂方留40%扩大再生产,科委24%,新兴衬 36%,科委投资提满后不再提,全部资助厂方。安装的主要设备有封罐机2台、夹层锅2个、高压杀菌罐1个、化验室1座。年产罐头能力70万瓶,产值100万元。主要生产鸡、鱼、肉、菜四大系列罐头。
  蔬园乡农具厂 是蔬园乡第二农机厂扩建的配套厂,1987年9月正式投产。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建厂投资18万元,固定资产30万元。全厂职工33人。有车床4台、钻床3台、电焊机 2台。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是自行设计的 IL—335机被悬挂式三铧犁,获市科技进步四等奖。年设计生产能力3 000台,产值 120万元。1987年生产农具800台,销往省内12个市县,产品已列入省计划。
  鹤岗市溶解乙炔气厂 是蔬园乡裕民村的村办企业。1986年4月进行可行性论证,9月市计经委同意立项建设,1987年12月28日竣工投产。该厂由沈阳石油化工设计院设计,专项设备由该院提供,由佳木斯市防弹电器安装队施工,化工安装队承建。共投入资金 350万元,其中自筹190万元,贷款 160万元。该厂职工 40人,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5万立方米溶解乙炔气,产值300万元,是经省化工厅批准的定点厂。
  新华胶囊厂 新华镇南华村的村办工业。1987年 3月建厂,1987年10月试产。该厂从浙江省新昌县胶囊厂引进的技术设备,由佳木斯市个体户赵业阳提供技术,南华村出厂房、资金联合办厂。共投入资金8.5万元,其中职工集资1万元,村积累1.5万元,贷款6万元。年产医用胶囊(1—4号)8吨,产值30万元。
  新发砖厂 蔬园乡新发村的村办企业,共有职工 100人,固定资产原值26万元,有24门轮窑一座。1982年4月筹建,1987年 8月建成投产。年产红砖能力为1 000万块。1987年生产红砖100万块,产值5.5万元,获利润1万元。该厂是新发村第一个村办企业。
  蔬园乡造纸厂 蔬园乡林场办的企业,共50人。1987年12月25日试产。该厂是同山东省龙口市节头镇乔延岁个人联营的企业。双力投资10万元,林场出土地、执照、电源。流动资金由乔延岁投入并负责经营。头三年交林场 5万元,折旧3万元,三年后再议。该厂有1 092纸机一台,厂房 500平方米,同定资产20万元。该厂主要生产土草纸,以回收的废纸作原料,年生产能力400吨,产值40万元,产品销往东北三省。
                             (本栏编辑、校对 王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