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商业外贸
综述
·综 述·
【商业综述】 随着商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现购销两旺的好势头。1987年,商业各部门购进总额52 524万元,比上年增长44.7%,销售总额57 586万元,比上年增长27.2%。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 214万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居民消费品零售额42 600万元,比上年增长6.2%,社会集团消费零售额4 072万元,增长幅度较大,比上年增长39.4%;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1 542万元,比上年增长69.3%。
消费结构发生变化。1987年居民消费在吃、穿、用、烧上的比例为58:20:19:3,吃的比重比上年下降4%,穿、用比重分别上升3%和1%。饮食向营养名优商品发展,穿着商品向中、高档多样化发展,用的商品向名、优、新发展。但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猪肉、名优烟酒等商品货源仍不足,供需矛盾扩大。
全市主要消费品的社会销售量:
1987年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140 329吨 2.0
食用植物油 5 840吨 8.3
猪和猪肉 96 368头 5.8
牛和牛肉 2 565头 17.9
鲜 蛋 2 216吨 55.3
水产品 3 414吨 0.5
卷 烟 19 032箱 27.8
自行车 12 152辆 27.8
电视机 15 023架 -16.2
其中:彩电 7 760架 55.6
电冰箱 2 390台 346.7
1987年,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为9 319万元,比上年增长1.9%。个体商业4 197户,零售额3 778万元,个体饮食业793户,营业额596万元。
深入商业体制改革, 使商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 全民国营企业和供销合作社商品纯销售43 612万元,比上年增长26.1%,上缴利税比上年增长50.9%,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比上年加快37天。
(卢春英)
【商品销售上升幅度居全省同行业之首】 商业局下属有百货、糖酒、蔬菜、五金、食品、纺织、工业等7个行政性公司;1个大型零售企业鹤岗百货大楼。全局现有独立核算企业 113户,其中:全民企业65户,集体企业48户。有84户零售企业,6户批发企业。全局职工总数8 838人,其中全民职工4 872人,集体职工3 966人。1987年商品销售实现18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上升幅度居全省同行业之首,盈利企业实现利润 350万元,比计划增盈40万元;政策性亏损企业实现了比计划减亏100万元的目标。
一、搞活市场稳定经济。1987年在指令性计划商品减少,部分商品货源偏紧的情况下,商业局坚持把安排好全市60万人民生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探索市场供求规律,以变应变,搞活市场,稳定经济,基本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食品公司在全国生猪货源偏紧的情况下,力争从外地多进肉、进好肉的同时,积极扶持当地生猪生产的发展。一些副食品商店引生猪和白条猪肉直接进店,减少产销环节,柜台上均卖鲜肉。全年猪肉销售 527.5万公斤,肉类制品507万公斤,人均吃肉 11.7公斤,高于省内同类城市的水平;蔬菜在大管小放的政策指导下,做到了春菜充足,夏、秋菜有余。全年销售蔬菜1 435万公斤,人均消费 57.4公斤,基本实现了大路菜不断,细菜常见。日用工业品保证了中低档消费需求,人民生活必需品满足了供应。1987年绸缎销量比上年增长7.9%,服装增长3%,棉毛衫裤增长 3.7%,毛线增长2.79%,皮鞋销量20.4万双。在家电商品热的趋势下,电视机全年销售8 889台,其中彩电4 050台,增长0.6%。电风扇增长34.4%,电冰箱增长2.6倍。各批、零企业在商品经营上,普遍采取了旺季展销,年、节假日集中销,平日大推销等多种销售形式,扩大了购销,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商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1987年,商业体制改革工作,采取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的办法,以推行“一岗、双包、两制”为主要内容,不断探索商业体制改革的路子。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把深化商业改革的重点引向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上米,积极推行承包和租赁经营。1987年商业系统11个大中型企业全部实现了承包经营责任制,35户小型企业分别实行了租赁经营或承包经营。批发体制改革也进一步深化。以纺织品公司为代表的批发企业大力发展工商联合、商商联合,实行流动批发,预约服务,方便零售,搞活了经营。商办工业先后引进上海益民食品厂先进技术,与上海工商局工商联横向经济联合,开发了糖果10个新品种,糕点10个新品种和面筋生产技术,填补了鹤岗市一项空白,使企业经营方式由生产型同生产经营型转化。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一是紧紧抓住商业精打细算,加强管理和核算,在内涵扩大再生产上下功夫;再是,通过利益机制的激励作用,实行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调动了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商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
1987年,南山百货商店,鹤岗百货大楼相继竣工营业,使经济区域性的零售企业布局初步协调配套;蔬菜交易市场,纺织品批发大楼交付使用,与原有百货、糖酒、五金批发企业协调配套;以食品公司冷库为中心,与各副食品商店冷库、冷藏柜形成了食品冷藏系统的初步配套。蔬菜公司恒温库正在加紧施工,不久就将竣工投产使用;大中型商店煤城商场、第一副食品商店内部重新装修,人民商场,交易大楼等改进内部装璜,商店面貌焕然一新,展现出现代煤城商业的风貌。
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1987年,商业局加强了职工业务技术的培训。举办了营业员中级技术培训班4期290人,营业部组长培训班2期72人,集中培训百货大楼营业员276名。使营业员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服务作风有了明显改善。商业服务工作开始由一般化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化;开始由人治向法制管理转化,优质服务工作纳入用规章制度、企业法规去制约的轨道;由单纯店堂服务开始向店内、店外相结合的多功能、全方位跟踪服务转化;由单纯劳务服务开始向环境质量、商品质量、劳务质量三位一体的轨道转化。常年坚持开展了尊客便民等优质服务活动,一些商店的店容店貌,商品经营面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王凤辉)
(本栏编辑 卢春英、校对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