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经济合同管理

经济合同管理



                 ·经济合同管理·
  【宣传经济合同法】 工商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经济合同法》。一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并在《鹤岗日报》设专栏,以什么是合同、违法、违约,违法经济合同承担什么责任等为题,发表文章39篇。二是举办企业法人代表,专职业务人员学习班,宣传讲解合同法。先后在市供销社,矿务局多种经营总公司以及商业、饮食服务公司等单位,举办有经理、主任、厂长等参加的6期847人次的学习班。三是开展法规百题解答活动。先后在矿务局、商业、供销等系统开展百题解答活动,其中 261人经过考核,平均都在90分以上。不仅宣传了合同法规知识,同时增强了企业法人对守法、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四是为企业法人提供学习资料。1987年共复印《经济合同法》、《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等 1 500册,发至企业法人手中。五是利用咨询和接待工作,宣传法规。在接待中比较详细地向群众讲解合同法等法规达247人次。经济合同管理工作实现了省局要求的“三落实、五做到”。
  【加强合同管理】 一、抓好组建合同网工作。根据市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到企业,分行业、分系统地按照省局组建合同网要求,逐单位组建合同网,同时对过去成立的台管会进行整顿。通过建网和整顿。全市58个合同管理委员会和 472个合同管理小组,工作基本正常。共有合管人员1 421人,其中处级干部58人,科级干部398人,一般干部 965人。这些合同管理组织,全部采用“四簿、一台账”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合同满天飞现象,对制止无效合同和违法合同的产生,起到丁一定的控制作用。增强了企业“信誉第一,依法经营”观念。
  二、开展合同签约登记、备案工作。为了认真抓好签约签证工作,签证人严格执行《经济台同签证暂行规定》,认真审查前来签证的每一份经济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把好签证关。同时在合同管理中,健全“五簿”。即:经济合同签证审查登记簿,经济合同登记簿、经济合同回访登记簿、合同电函登记簿、合同备案登记簿。管理程序得到了进一步理顺,保证了经济合同的全面兑现,提高了合同的履约率。1987年全市共签约各种经济合同 133 000余份,总金额达147 958万元。其中签证的合同有86份,签证金额799万元。全年签约总数比1986年增加75 691份,金额增加40 445万元,合同的履约率达到97%。
  三、经济合同的监督和检查。根据局党组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合同的监督检查工作。在局内各有关业务科室相互配合下,对全市企业分行业,分系统地进行了监督检查,其中重点查处了两起违法合同,根据有关法规给予处罚,收缴了非法所得。
  四、粮、菜合同的管理。根据省和市政府关于今年粮食定购合同一定要签约到户的要求,工商局从年初开始,便与粮食部门和各乡政府配合,深入到市郊 20个村屯的4 469户签订合同,共订小麦 180万斤,水稻120万斤,签署合同1 679份。配合蔬菜公司深入各村屯与承包户,专业户签订蔬菜合同1 562份,订菜3 725万斤,保证了计划的完成。
  【经济合同仲裁工作】 1987年共受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 37起,结案 37起,合同总金额62.3万元,其中争议金额39.3万元。受理案件中做到件件从严从细查证核实,符合程序,手续完备,引用法规准确,结论恰当,同时在处理纠纷中为企业追回长期拖欠的贷款39.3万元。
  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执行政策,实现三个突破。年初分别制定了仲裁委员会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守则和考核制度;建立了申诉、立案、函件、委托,咨询等 6簿。在受理纠纷案件中坚持以调解为主,仲裁为辅的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重点把好“三关”。一是案件受理关,严守案件受理范围;二是立案关,对符合案件受理程序的,立即立案查证,不推不托;三是调查员立案后即着手对申诉书、答辩书进行详细的审阅、查证、搞清争议,中心症结,同时搜集一切原始凭据,弄清原尾。通过三种办法进行调解。一是函件调解,1987年通过函件调解的纠纷案件 4起;二是就地调解,对有的案件可以边调查边调解,方便双方,随时进行协商,就地调解纠纷20起;三是开庭调解,对问题复杂、双方争执不休的案件实行开庭调解,发挥法律的威严促进其达成协议解决,共通过开庭办法调解13起。1987年合同管理工作实现结案率有了新突破,办案质量、办案时间有了新突破。对保证改革,促进改革顺利进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吕其战)
                        (本栏编辑王滨虹、校对林占荣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