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教育·
  【学习、宣传《义务教育法》,树立依法治教的思想】 1987年印制了 1 000册《义务教育法》学习辅导材料,下发到主管教育的区长、乡长,区文教科长、乡中心校长、中小学领导和各学年组、教研组,使区、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明确了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所担负的责任;二是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举办了有区长、乡长、文教科长、文教助理和中心校长参加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习班,进行了专题讲座,培训了骨干;三是充分利用广播、板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宣传教育活动,扩大了教育面,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义务教育法规;四是坚持定期深入区、乡了解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规的情况,作好检查指导工作。通过上述工作,使各区、乡的广大教职工掌握了教育法规的精神实质,增强了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王占涛)
  【加强法律常识教育】 在普法教育活动中,各校认真布置,制定规划,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加强教育。很多学校聘请司法部门的同志到校进行法律知识讲座。结合整顿校风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师范附小注重普法教育研究,并在全市普法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受到市司法部门的好评。高中还将普法学习纳入政治课教学中去。到1987年底为止,各校受教育面达到 98%以上。教委直属单位的教职工普遍学习了“十法一条例”,经考试有 95%的教职工领取了普法合格证书。通过普法学习,学校秩序得到较大好转,多数学校形成了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王占涛)
  【教育改革继续得到深化】 1987年教育改革有了新进展:一是完成了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了农村中小学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二是在部分学校试行了校民负责制。工农区所属小学在试行校长负责制中采取了三种形式:①书记、校长分设,②书记、校长兼职;③从普通党员中选任党支部书记。以上三种形式均实行党政分开,党支部起保证监督作用,理顺了校长和党支部以及校长与副校长、中层干部之间的关系,调动了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行政管理、勤工俭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绩,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兴山区朝阳校试行了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对落聘教师第一学期仍100%开支,第二学期对落聘的8名教师按基本工资的90%开支,第三学期对落聘的1名教师按基本工资的80%开支。打破了“铁饭碗”,调动了教职工积极性。该校各项工作都有很大起色,1987年小学毕业生及格率达100%。
  在教学领域方面,以孙治权、曹明撰写的《教学结构量质论》为理论基础的《三维思辨共生效应》课堂教学实验已在 9个学科、14所中学中进行,有43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实验,省教育学会组织10名教育专家前来考察,给予充分肯定。
  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也收到了明显效果。
                                     (王占涛)
  【巩固普及初等教育成果】 1987年针对小学教学质量回落的倾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了对区、乡巩固普及初等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区文教科长、乡中心校长每月一次例会制度,各区、乡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二是教委狠抓了目标管理,加强对目标运行的监测和信息反馈,期初抓好计划的制订,平时加强检查指导,期中、期末抓好质量验收;三是加强了对校长、教导主任的业务培训,全年共培训10次,提高了业务指导水平。针对数学成绩偏低的实际,对全市毕业年级数学教师进行了两次教材辅导,使数学成绩得到明显提高;四是开展了最佳课评选活动,有37名教师被评为最佳课优秀教师;五是各区、乡普遍加强了对巩固初等教育工作的领导,纳入重要日程,采取得力措施,加强薄弱环节。由于措施得力,使小学质量回落的倾向得到有效控制,入学率达到99.2%,巩固率达到 99.6%,毕业率达到99.2%,普及率达到 98.9%,“四率”均达到部颁标准。市直78所小学做到了校校无乱班,文明班、文明学生达到30%,劣迹生控制在20‰以下,体育达标率上升到60%。
                                     (王占涛)
  【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提高中学教学质量】 1987年教委对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做了详细安排,各校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采取“自觉查摆、上下结合、全面清理”的方法,认真查摆、纠正本校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重点解决了招收重读生和排挤中差生问题,共清出重读生307人、学籍不健全的127人,进一步加强学籍管理,学额巩固率达到 84.8%。另外,教委还作出明确规定,凡有挖外校尖子、排挤中差生行为的,学校不能评为先进学校,教师不能评为先进个人。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制订“爱生公约”,使排挤中差生的现象基本得到杜绝,教育思想得到端正。在此基础上,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突破口,中学 9个学科都确定了教学改革实验专题,各科举办教学方法改革培训达30多次,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经过努力,初中毕业生及格率由1986年的48.1%提高到50.7%,平均分由61.7分提高到61.9分,优秀率由上年的14.9%提高到15.5%,低成绩率由上年的7.1%下降到6%,整个初中成绩有所提高,毕业生质量好于往年。高考本科录取数由上年的225人增加到232人,专科录取数由上年的218人增加到284人,专科以上录取数比上年增长了16.5%。
                                     (王占涛)
  【第一中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发了智力。第一中学共有各种兴趣小组30个,各小组经常开展辅导和竞赛活动。在全市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和作文竞赛中,均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中,物理、化学、数学竞赛个人第一名都是一中学生。在参加省比赛中,物理获一等奖1人,数学获三等奖1人。在政治科小论文比赛中,在市里获奖的有4人,报省1份。在市微机比赛中,学校有10人参加,有7人获奖,有2人被选参加省的比赛。航模小组有20多名学生参加,他们制作的模型,在运动会上做了精彩的表演。
  由于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活跃,成绩突出,被市评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先进集体。
                                     (白中沛)
  【第一中学切实搞好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为了正确评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学校于1987年10月份对八五届到八七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为搞好这项工作,学校成立了调查小组。通过班主任和学校档案资料,查清了升学情况;通过任课教师提供学生走向社会的情况和学生家长工作单位与家庭住址情况,然后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工作。调查小组几乎跑遍了市的各个角落,走访了13个局、60多个厂矿单位,对近三年来毕业生的情况,基本调查清楚。
                                    (白中沛)
  【第一中学学校档案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1987年下半年,在国家《档案法》公布后,学校积极宣传,认真贯彻,为进一步搞好档案工作,成立了学校档案领导小组,制订了《学校档案室建设三年规划》。
  学校文秘、保密和档案工作,基本上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现有档案 915卷,其中文书档案289卷,教学档案135卷,财会档案400卷,照片档案6卷,业务档案91卷。1987年3 月20日市教委在一中召开了档案工作会议,会上一中介绍了档案工作经验,与会人员参观了学校档案室。
  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市档案局对1987年文秘、保密和档案工作联合检查评比时,一中获得全优,受到表彰,并获得了荣誉证书。
                                    (白中沛)
  【第三中学工会被省总工会命名为先进职工之家】 第三中学工会根据教师双职工多、小孩放学后无人照看等实际困难,学校办起了教师子女班,由一名教师统一管理,解决了教师后顾之忧。学校工会还组织了周末舞会,建立了教工活动室,开展了多种比赛活动 (乒乓球、象棋、书法等 )。活动中教师感到轻松、愉快,工作时教师感到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劲,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1987年被省总工会命名为先进教工之家。
                                    (贾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