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职工教育

职工教育



                  ·职工教育·
  【初步形成完整的成人教育体系】 1987年全市已有各级各类成人教育学校 242所,其中大专3所、中专8所、职工学校 148所,市、乡、村三级农民技术学校54所,社会团体和私人办的各种学校29所,有 6万余人参加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学习。全市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成人教育体系。
                                     (李文娟)
  【开展联合办学,培养大批有用人才】 1987年市各级各类成人学校,都发挥多功能办学作用,实行联合办学。商业局职工中专采取“上引下伸”的方法办学,突破了单一办学模式,发挥多功能办学作用。他们采取“上引”的办法,与省财院联办职工大专,为我市商业战线培养了119名财贸管理干部,培养了企管、财会专业中专毕业生241名。他们“下伸”到萝北县,开办了企业管理班。结合商业工作实际还办了多期岗前和岗位培训班,有 400人参加学习。1987年靖伯文副省长到鹤岗视察教育, 对商业中专办学方向给予了肯定。粮食职工中专 1987年走“以中专教育为主体、以岗位职务培训为重点、兼顾职工高中(试行职工职业高中)、长短结合、脱产与业余结合”的多功能办学道路,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
  市农民技术学校深入到各乡、村开办了各种专业学习班,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1987年全市成人教育3所大专院校在校生113名,8所中专学校在校生达2 323名。全市各级各类成人教育学校毕结业人数达41 700余人,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人才。
                                     (李文娟)
  【职工高中教育面逐步扩大,中级技术教育、岗位培训正在兴起】 1987年各单位采取了有力措施,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学历教育。特别是在市举办的电视高中,函授高中以后,有更多的渴望继续深造的职工、知识青年参加高中学习。全市有 788人获得了高中毕业证书。1987年进行“三种证书”教商,根据省教委精神,市政府职工中专搞了一年制的“专业证书”试点,招收70名财会专业学员。岗位培训是成人教育工作的重点。1987年全市开展了多层次多规格的职工中级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市起重机厂和矿务局等单位积极贯彻落实省市指示精神,大搞中级技术培训、职工岗位练兵活动,提高了职工素质,直接有效地提高了企业效益。据统计,全市参加中级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的人数达24 900余人,已有19 628人结业,通过大力开展职工高中教育、中级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健全市职工队伍的素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李文娟)
  【搞好农民教育】 1987年,初市教委与市郊各乡镇人民政府签定了农民教育目标管理责任状。为全面检查目标落实情况,兑现合同,市教委会同市农委、市农民技术学校组成联合检查组,对5个乡镇农民教育进行了2次检查和验收工作。检查重点是乡镇农民技术学校建设和在乡知识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及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办学情况,通过听、看、查和集体评议的办法,按着评分标准,逐项评分。通过检查,市政各乡(镇)的农民教育在各乡(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村的共同努力下,基本上完成了目标管理责任状所确定的各项指标,取得了很大成绩。据统计,1987年,市各乡(镇)共办农业技术学习班118期,有5 477人参加学习,占青壮年农民总数的39.5%,知识青年实用技术培训班53期,有2 395名知识青年参加学习,占知识青年总数的41.3%,初级文化班10个,共有129名农民坚持扫盲后的初等文化学习,占应学习总数的95%。全市5个乡(镇)都成立了农民技术学校。各乡(镇)农技校都积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办成“五专”“五有”的实体校。这“五专”是有专用教室、专职干部、专职教师、专用办公室、专用经费;“五有”是有基地、有规章制度、有图书室、有教材、有作业。5个乡(镇)1987年全部配上了副科级干部专管农民教育工作,并负责乡(镇)农民技术学校的工作。5个乡 (镇)已有2个设有专用教室,3个乡设了专用图书室,有4个乡(镇)配上了专职教师,4个乡(镇)办学经费都在2 000元以上,红旗乡农民技术学校的办学经费已达到4 000元以上。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市农技校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为指导乡(镇)技术开发和搞好农民教育,市农民技术学校深入到基层,在团结乡办了两个服装缝纫班,很受群众欢迎。
                                     (李文娟)
  【社团办学和私人办学工作不断发展】 1987年全市共有29所社团或私人办学,开办各种学习班49个,招收3 857名学员,毕、结业3 357人。据了解全市有 500余名待业青年和无业居民凭所学的一技之长开办了家用电器修理、服装裁剪、农机具修理等门市部。通过发展社团和私人办学,补充了国家办学和企业办学的不足,为发展经济、开拓第三产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李文娟)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 1987年全市各办学单位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矿务局工学院、市电大、市职工中专、商业中专,粮食学校、兴山矿职工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舍得智力投资,扩大办学规模,在办学基地方面有了较大改善。市职工中专、粮食局职工学校和兴山矿职工学校的教学楼1987年交付使用。市政府在地方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90万元,为市职工中专盖起了一座面积3 200平方米的五层教学大楼。兴山矿职工学校,1987年搬进了一个拥有4个标准教室、1个合班大教室、4个办公室的教学楼。
  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各单位都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以职工中专为重点,兼顾职工学校和乡、村两级农民技术学校,大力开展了教学和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各单位、各学校十分注重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送出去进修,提高文化及业务素质,同时注意组织教师根据成人特点进行认真备课、授课,受到学员的好评。通过跟踪调查,毕业的学生在实践中都能发挥专业特长,为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1987年我市成人教育已经配备专职教师346名,兼职教师918名,专职教师配备比例达到四分之二,基本接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的要求。我市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李文娟)
  【矿技工校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1987年是矿务局技工校迈进的一年,教职工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培训中心(当时为筹备处)归属技校党委后,职工数量由原来的203人增到250人,队伍迅速扩大,学校教师队伍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2人,中专文化的33人。1987年共为矿务局输送600名技术骨干,完成了教学、教改、学校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
  【矿技工校取得新成效】 学校设由教学校长领导下的教务科 (科长1人),下有67名教师(包括教务干事),担负着全校的教学任务。在人员较少,部分专业教师外请,教学工作在困难较多的情况下进行,还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成立了由老工程师组成的教改办,负责全校各班专业课教学大纲的选编、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教学工作取得新成效。
  加强学生管理,对学生进行住校管理。为激发学生积极性,改助学金为奖学金,制定了奖学金制度。
  1987年学校根据矿务局生产发展的需要,设立了地测、瓦工、电钳、综机维修等10余个专业。
  【矿技工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1987年学校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政治业校,实行政工于部下班级做政治辅导员制度,以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适合青少年特点地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特别是1987年初自由化思潮在学生中产生一定影响,政治业校为消除影响所作的思想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们开展各种活动,从不同渠道、不同途径,运用不同形式加强学生教育,收到好效果。在1987年 9月17日全市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上,政治业校的做法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