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述

科技

综述



                  ·科学技术·
  【1987年全市科技工作概述】 1987年全市科技工作,认真贯彻“依靠”,“面向”的战略方针,按照我市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发展六大支柱产业的要求,积极开展了科研、推广工作。一年来,共完成科研、开发、星火计划项目17项。这些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年创产值可达1 513.5万元,利税347万元;引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新技术30项,累计增加产值 800多万元,利税338万元;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横向技术协作企业已达200户,建立 2户科研生产联合体;技术市场日益活跃,技术开发经营机构已发展到10家,民办科研所 2个,从业人员80余人;技术职称改革工作发展健康,完成了事业单位 6 585名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务评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包括不具备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1 923名;有10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有1项合作科技成果获世界第三十六届布鲁塞尔尤里卡发明博览会金牌奖。(见429页表)
               1987年获市科技进步奖成果



  【科技成果】 1987年鹤岗市有10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 5项,四等奖2项。获奖成果中,有科研项目5项、科技管理项目2项、推广项目2项。这批科研成果具有技术水平较高、经济效益好、适用性强等特点。
  饲料,食品防霉添加剂——丙酸钠、丙酸钙。此项成果是市农药厂研制成功的。经专家鉴定认为,此项成果优于美国、日本同类产品。应用此项产品,使饲料、食品的保存期增加 5倍以上。此项成果(产品)标准还被国家农牧渔业部采用为部级标准。此项成果已有10多个省推广使用。经济效益商,1987年创产值16万元,利税11万元。
  非线性磁场单晶硅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此项成果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半导体专业以周士仁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与鹤岗市半导体材料厂共同研制成功的。从1984年开始研制,到1986年完成并通过技术鉴定。此项成果采用全封闭结构和可升降式线圈等新工艺。鉴定认为,这项新技术及装置在国际上属于首创。此项成果在1987年世界布鲁塞尔尤里卡发明博览会上获金牌奖,开创了鹤岗市科技成果获世界发明博览会奖的先例。
  【科技服务】 市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开展多层次的技术服务。1987年已有技术开发机构3个,技术咨询服务机构4个,民办科研所3个。
  民办科研所先后成立。有鹤岗市光华节能保温消烟除尘技术研究所、鹤岗市电子化工技术应用技术研究所和鹤岗市兴业机电研究所。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星期天工程师”(即业余兼职)。其中电子化工技术应用研究所从天津化纤所引进空气吹捻变形纱新技术和设备,生产出500D至3 000D各种规格纱。这种技术是国际80年代先进技术,在我省、我市是第一家应用此技术的,且经济效益好。
  科技人员流动,开展技术服务。在国务院(1987)国发6号、8号文件精神鼓舞下,原二建公司总工程师张国栋和工程师张云海先后到乡镇企业局和红旗乡领办企业,市科技开发中心助理工程师庞德君到红旗乡新兴村哈鹤蔬菜食品综合加工厂任厂长,市科技开发中心助理工程师张庆灿停薪留职到外地开展技术服务。
  第二次科技协作会议。1987年 9月26日至28日,市政府召开第二次横向技术协作会议。邀请了黑大、科大、哈建工、哈电工、省商学院、佳工学院、省科学院及技术物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石油化工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自然资源研究所等单位的45位专家学者参加。协作会期间,基本达成协议的协作项目有24项。有 3个所对15项技术难题投标。转让科技成果15项。组建一个科研生产联合体——昂莱仪表公司 (省技术物理研究所与鹤岗市南山区光学仪器厂)。开展技术咨询32项,发布300条科技成果信息。会议结束时,鹤岗市人民政府同哈建工、省科学院、佳工学院签定了为期3年的技术协作关系协议书(哈科大、黑大、省商学院已建立了协作关系)。
  【职称改革】 鹤岗市事业单位职称改革工作从1987年 6月份开始,在全市10个系统、63个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包括中、小学,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 585 人。组建了21个中、初级评审委员会。除播音员评审委员会外,有20个中级评审委员会还担任本专业初级评审委员会的任务。在职称改革中,共聘任高级技术人员 197人,占总数的 3%;中级技术人员1 582人,占总数的23.3%;初级技术人员3 821人,占总数的56.4%。
  1987年事业单位首批晋升高级技术职务名单
  高级工程师:
  戴万生 厉启善 石树滋 吴文治 齐振华 陈 举 刘洪杰 韩佩仲 赵吉生 丁达成
  高级农艺师:
  许英林 韩世森
  高级兽医师:
  王政新
  副主任医师:
  于增韵 王兆臣 陶秀英 牛德恕 于景惠 连静峰 宋 欣 高季元 王纯德 杨文洲
  孙秀文 田景发 姚惠贤 韩德宣 王振兴 关天恩 王若文 陈明言 孙跃德 齐仁杰
  王新兴 王国福
  副主任药师:
  孙华松 胡家喻
  副主任护师:
  刘景兰
  副教授:
  阎宝宏 赵世诚 赵允桓 刘德文 丁学登 董茂盛 王振发 王锡朋 马世斌 李晓云
  刘洪义 申文堂 刘广勋 哈国俭 王吉生
  副研究员:
  金国柱 孙治权 龚修文 杨明库 张佐明 刘惠臣
  主任编辑:
  傅玺政 夏志友 李执东 陈 奇
  主任记者:
  张清贵 刘迪华
  高级讲师:
  周武林 王恩生 王 升 任国臣 李庭华 严际敏 王 剑 李东狱 刘海臣 李德辅
  黄秀兰 高云升 张国范 林琴友 赵玉书 王国栋 周新华 王素勤 张顶奎 孙效中
  苏洁茹 陈德山 张素勤 顾福天 吕仙芝 张佐清 田 力 路晋庆 关武安 刘兴奎
  张宝林 刘子龙 张安树 董雅琴 吴茂生 张冶夫 贺敬博 薛世奇 张永丽 李万才
  李中兴 李 军 李肃篪 原树铎 朱广才 郝世昌 董丽英 梅仁秀 柳崇献 赵翠荣
  白淑卿 张国柱 黄文秀 潘淑贞 曹 明 郝明珍 杜淑华
                                     (王洪业)
  【科技竞赛、评优活动】 为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献身四化的积极性,配合各级科协开展了竞赛和评优活动。1.根据国家计经委和中国科协的“讲理想、比贡献”的通知精神,市科协和市计经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厂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中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的通知》,到1987年末已有“机修厂 3吨电弧炉母线水冷改造”等23个项目申报评选,市科协择优上报参加省级评选。2.进行“三优”评比活动。在市科协系统开展了“三优”评选活动,并选出优秀者上报,参加省科协系统评选。杨吉昌、王国栋、陈洪展、朱廷才、隋贵生、沈启贵、吕庚慎、高洪生、张杰、魏冠韬10人被评为省科协系统优秀科协干部;丁若鹏、张珠钰、高学仲、张鸿业被省授予“热心支持科协工作的领导干部”荣誉称号;矿机电总厂科协、医学会被评为省科协系统模范科技工作者之家;市人民医院科协、南山选煤厂科协、新一矿科协、富力矿科协、新华镇科协、测绘学会咨询部等 6个团体被评为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3.市科协举办了鹤岗市首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通过各学会初评,上报市科协 227篇。市科协组织复评和终评,共评出市级优秀论文157篇,其中一等1篇,二等57篇,三等99篇。上报省科协15篇,入选14篇。其中,《兴安矿两改扩建体会》一文获一等奖;《鹤岗煤田矿井水平开拓问题》等 2篇论文被评为省二等奖;《五千立米储气柜螺旋导轨加工成形工艺可行性分析》等11篇论文,被评为三等奖。
                                     (王国栋)
  【学术活动】 1987年,学术活动面广,论文数量多,力求与科技、生产实际需要结合,追求活动质量,学术空气活跃。全年共开展学术交流、学术报告与讲座、学术考察、学术研讨等活动40多次,参加人数2 100多人次。共征集论文439篇。仅医学会办公室就组织了妇产科、中医、结核病防治、药剂学、护理等专业学术交流活动,征集论文 232篇,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19篇,在市级学术会议上交流96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12篇;举办学术讲座和报告22次,1 197 人次参加听讲,其中有两次聘请中国针灸学院吴幼卿副教授作了学术报告。地理学会组织会员听取了哈师大朱景湖副教授来市作的国际首届地理地貌学术会议报告及赴英国考察报告;地质、电子等学会也在学术会议上作了出国考察报告。数学、机电、林学、科技情报等学会也都举办了学术交流活动。
                                     (王国栋)
  【农村科普活动】 农村科普工作,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年来,科协系统以科普下乡宣传、全员培训、高产大王竞赛、科技扶贫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了科普活动,在全郊抗灾夺丰收中作出了应有贡献。
  年初,市科协组织科技人员并联合民政局、图书馆等单位组成科普下乡宣传队,深入郊区5个乡镇、15个偏远村屯、50个农户,放映科教电影和录像20余部,24场次,观众约2 0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 15种,1 200余份。同时,进行了玉米育苗移栽、水稻旱育稀植等专题讲座42讲,并解答了生产中各种技术问题。
  各乡镇科协利用农民技术学校阵地,开展了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共办种植业、养殖业、农机技术培训班103个,受训人数7 300余人次。
  市科协和农牧渔业局联合制定了12项高产大王竞赛项目和标准,适时检查、指导和验收。由于气候因素影响,仅有 3项达标,定为我市1987年度高产大王,并上报,参加全省评选。东方红乡陶德铎——养鸡大王,共养蛋鸡3 300只,年产值15万元,纯利润5万元;红旗乡邓树敏——大棚黄瓜大王,700平方米大棚,总产11 900 公斤,总产值5 500元,纯收入4 152元;新华镇姜长龙——水稻大王,插秧水稻12亩,总产 6 180公斤,单产515公斤,比直播增产62.6%。
  市科协联合有关部门继续在东方红乡立新村开展科技扶贫活动,共扶持 7户贫困户,到年末结算,7户农民人均收入达400余元。加上 5个多镇科协扶贫户,全年共脱贫63户,比年初目标50户超额完成13户,在受灾之年取得了科技挟贫的好成绩。
  【在青少年中开展知识竞赛与科普活动】 1987年在青少年和中小学学生中共开展14次活动,参加人数2 300 多人次。其中理科各学会举办初中、高中生物理、数学、地理、外语等知识的各级竞赛11次,参加人数1 850 人次;科技辅导员协会举办了中小学生两小发明竞赛,有15所学校257名学生参加,229件作品参赛;还举办了微机软件征集竞赛活动;集邮协会举办了我市首届青少年集邮展览。在全国数学、物理联赛中,物理科,市一中赵清林和三中宋鹏宾获省赛区一等奖,一中李宏琪获三等奖;数学学科,一中李宏琪获省赛区第五名,一等奖。
  在专业人员中,开展了科技教育活动。为提高专业人员业务素质和科技工作水平,市科协及所属学会共举办财会、珠算、打字员、外语、护理、妇产等10个专业学习班21期次,受训人数1 037 人次。其中,市科协开办的口语口语和速成科技日语学习班,不仅提高了科技人员外语水平,同时也为出国进修培养了人才。年内,又选送1名科技人员赴日本进修。
                                     (王国栋)
  【围绕经济建设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广大科技工作者关心四化大事,努力开拓科技工作,积极提供科技信息,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开展协作攻关和技术服务活动,为经济建设争作贡献。
  1.积极推广先进技术
  仅农口各学会就组织会员推广水稻插秧机、水稻旱育稀植、滨白鸡等新技术项目16项。其中,农学会推广石油助长剂、大豆根瘤菌等7项,概算可创经济效益700多万元,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给予技术指导和送化肥、农药等跟踪服务,为促进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2.努力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
  全年共完成咨询项目 113项,成交额52万元,可节约资金20万元。仅啤酒厂扩建工程一项就可节约15万元。市科协还组织了乡、区、矿务局服务公司等39个单位,参加了三江平原科技信息发布会,达成8个项目,成交额2.5万元。全年为生产经营部门发布科技信息300余条。
  机械学会部分会员为起重机械厂新产品开发进行了决策论证;电子学会会员为引进国外配套设备,给予了可行性论证等等。广大科技工作者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里,发挥才智,作出了贡献。
  3.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接待来访人员,凡符合政策规定的,我们和有关部门协商,努力帮助解决,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不符合规定的,做耐心的思想工作,使来访者理解党的有关政策,心情舒畅。另外,为缓解科技工作者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市科协在北戴河继续举办了短期疗养活动。共办 6期,有102名科技工作者参加。
                                     (王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