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市经济发展战略开展学术研究】 1987年市社联围绕我市经济发展战略召开3次研讨会和笔谈会,撰写出论文25篇,提出咨询意见 75条。其中,市委常委、矿务局党委书记史文盛、市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明义,市委政研室王洪国、张国福等的建议,已被有关决策部门采纳。特别是吴明义向鹤岗矿务局提出了《关于销售原煤八千元以上邮划托收改用电划款项的建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一是当天增加资金可用量 200多万元;二是矿务局增加利润30多万元;三是银行增加利息收入40多万元,四是邮电部门增加收入 6万元;五是其他企业受益;六是财政增加税利。为领导机关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组织社会科学界进行研究。一年来,先后开展了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发展横向联合、振兴鹤岗经济、本市资金短缺的原因和对策为内容的讨论会以及学习十三大文件座谈会。这些学术研究活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唐 娟)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咨询服务】 市社联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各基层学会上,积极为发展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企业管理协会在市计经委的支持下,对制米厂、玻璃制品厂的经营管理进行咨询,获得经济效益 250万元。粮食经济学会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第五粮库制油车间生产成本降不下来的矛盾,在粮食局党委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上下结合的咨询小组,经过3个月的工作,今年的1—6月份,吨油成本降低到 395.79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6.8%。为了巩固已获得的成果,他们又把五粮库的经济研究会作为“不走的咨询组”,继续总结经验,查找漏洞,修订措施,使1—9月份的吨油成本又降低到374.34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1.52元,降低22.95%。
                                    (唐 娟)
  【充分发挥学会的智力优势,大力普及社会科学】 市社联和各学会凭借智力优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积极开展了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把社联和学会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根据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开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班、研究班,组织了讲座、报告会。中央的“三个条例”下发后,为提高厂长(经理)的业务素质,促进厂长(经理)负责制的推行,办了 2期厂长(经理)培训班,有40多名厂长(经理)参加了学习。市企业管理协会举办企业干部管理培训班,办了 2期,参加人数有 140多人,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人才。家庭教育研究会举办家长、学校大力普及科学育儿知识讲座,办了36所家长学校,有2 590名家长参加了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党的十三大闭幕后,市社联根据市委的要求,编印了中央领导讲话和中央文件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又编印了十三大文件的专题学习资料,接着又召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讨论会。市精神文文明研究会召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
                                    (唐 娟)
  【市社联加强同学术团体间的横向联合】 1987年市社联及其所属学会,共召开各种理论研究会和学术研讨会、年会45次。①市和矿务局两个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针对我市改革的实际,召开学术研究会。矿职工思想政治研究会会长庞德海等围绕企业精神、煤炭生产和安全工作撰写了一批论文,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教育学会根据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选定利研课题,调查研究,刻苦攻关,为改革献计献策。②市社联和所属各学会,积极组织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结合我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撰写学术研究论文、调查报告 285篇。其中发表在一类刊物上的有 4篇,发表在二类刊物上的有25篇。③市社联和各学会从学术团体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的特点出发,加强了横向联系,开始由封闭式、内向型向开放式、外向型转变。市社联与省哲学学会在1987年9月2日至9月6日联合召开了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术讨论会。省哲学学会和其他学会、研究会、协会还邀请了省内著名专家、学者来市作学术报告。特别是市社联与省哲学学会召开的初级阶段精神文明讨论会,在鹤岗市的社会科学界引起很大震动,产生了良好影响。在这次会议上,本市共提交40篇论文,其中的12篇被选入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
                                    (唐 娟)
  【党史资料的编研工作】 1987年,在搜集、考证和整理党史资料工作中,我们比较注重了老干部回忆资料的征集。同时,围绕我们的工作任务,搜集资料,保证了任务的完成,效果较好。
  1.老干部的回忆资料5篇
  题目是:我们所知道的“三反”运动、对鹤岗市农业合作化的回忆、回忆“肃反”、地下工作的日日夜夜、无声的战线。
  2.搜集、整理专题资料
  1987年整理的专题资料,都是紧紧围绕建国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这段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党在这个历史阶段所抓的一些大事、所取得的一些重大成就等方面的内容。题目是:鹤岗市党组织发展壮大的情况、关于党的组织机构形式发展情况、鹤岗市干部生长情况、鹤岗市粮食统购统销问题、义教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历史大事记。
  3.人物传的编写工作
  编写了一批市、处级领导干部,省以上劳动模范和知名人物的传记、简介。传记38篇,其中,党史委自写的4篇,即梁成义传略、彭诚传略、王杰传略、何春台传略,2万余字。这些传略是以在鹤岗工作期间的活动和政绩为主,尽力照顾到本人一生的历史状况和写好、写准对革命、对人民的贡献。
  4.组织史资料的编纂工作
  组织史资料的编纂工作,在1986年底完成并报送了上报本以后,立即投入了自编本的编写工作,经过编辑组全体人员的努力和市直各党委、党组的大力支持,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到年末业已完成送审稿。书稿已经过省委编辑组审定。全书近40万字,党和政、军、统、群等两部组织史资料,按省委组织史资料编写领导小组的要求,分两册出版。
  向阳、工农等6大区的组织史资料自编本也已编完,要求印刷报市。
  【党史资料丛书出版】 1987年党史资料丛书的出版工作又有了新进展。一辑是1986年党史资料年鉴内容的丛书,一辑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历史资料。两本丛书80万字。此外,还有历史、现实的照片46幅,其中新照13幅。这些照片都真实地记录了市委和党的领导人的主要活动。
  此外,还编发了一辑《鹤岗史志通讯》刊物,近7万字。
  这些党史资料丛书所收录的内容,都是党的主要活动的珍贵资料,生动地记述了党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重大政治运动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有成功的经验,当然也有不成功的经验。都是极为深刻的、极为宝贵的,是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而取得的,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很有借鉴作用。1987年在全省党史系统的表彰会上,被评为14个市、地党史委中5个先进集体之一,受到了嘉奖。
  【1987《鹤岗年鉴》出版发行】 由鹤岗市地方志办公室主持编撰的1987年《鹤岗年鉴》于11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鹤岗年鉴》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鹤岗发展变化的资料性工具书。设特文、专辑、大事记、人物、概况、政治、军事、法制、经济、煤矿、教科文、社会生活、文件选编、附录等14个部类。全书120万字。由黑龙江新华印刷二厂印制。
  【《鹤岗市志》编修概况】 《鹤岗市志》编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在1987年中完成了《自然地理》、《交通运输》、《邮电》、《商业外贸》4 部专志送审稿,近40万字。累计完成《鹤岗市志》24部专志、87万字送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