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物价指数上升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影响

物价指数上升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影响



  【物价指数上升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影响】 不同收入的居民家庭在消费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物价指数的涨跌对其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据我市 150户居民家庭1987年的抽样调查资料表明:低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受物价指数影响较大,高收入居民影响则小。
  1.最低收入户扣除物价因素后消费水平下降。
  在被调查的150户居民家庭中,最低收入户占10%。1987年最低收入户人均生活费收入478.25元,扣除物价因素后为431.63元,比1986年下降 9.23%;人均生活费支出494.46元,扣除物价因素后为448.39元,比1986年下降8.1%。消费主体吃穿情况是。食品支出为277.13元,扣除物价因素为250.12元,比1986年下降10.88%;衣着支出为 103.96元,扣除物价因素为92.98元,比1986年下降16.31%。由于生活费支出下降,导致了消费结构的变化。1986年食品支出的比重为57.53%,衣着支出的比重为22.77%。1987年扣除物价因素后食品支出的比重为55.78%,衣着支出的比重为20.74%。受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生活质量也有所下降,仅以副食品为例,1987年人均消费猪肉为9.5公斤,鲜蛋6.4公斤,鱼4.3公斤,鲜果为 5.6公斤,食糖为1.1公斤,糕点为1.3公斤,分别比1986年下降25.2%、11.1%、27.1%、15.2%、21.4%、27.8%,而鲜菜却比1986年上升了2.6%。
  2.中等以下收入户(不含最低收入户)食品支出增加。
  按照抽样调查分组:低收入户占 10%,中下等收入户占20%,中等收入户占20%,这部分居民家庭正好占被调查户的一半。这些居民食品支出比重明显增加,扣除物价因素后,低收入户1987年比1986年上升4.67%,中下等收入户上升 2.62%,中等收入户上升4.75%,加上物价因素后上升幅度还要大些。可见,受物价上涨的影响,中等以下收入的居民为了保证生活水平不下降,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购买力投向食品,消费比重增加。1987年生活费支出扣除物价因素后,低收入户比1986年收入下降13.78%,中下等户收入下降 9.21%,中等户收入下降13.89%。而食品支出却分别比1986年下降6.30%、5.14%、6.59%。
  3.中上等收入户消费变化不大。
  中上等收入户占被调查户数的 20%。由于收入较高,物价上涨因素对其消费结构及消费水平影响不大。这部分居民1987年的生活费支出为889.15元,扣除物价因素后为806.12元,仅比1986年下降1.88%。在消费结构中,扣除物价因素后食品支出1987年为56.78%,1986年为56.83%;衣着支出1987年为21.81%,1986年24.21%;日用品支出1987年为4.48%,1986年4.93%。
  4.高收入户居民生活水平没有受到物价因素影响。
  高收入户家庭占被调查户的 20%(包括最高收入户),这部分居民有着稳定的经济来源,收入高,亦可称之为高薪层,他们的生活水平一般不受物价涨跌影响,而是按其自己的消费习惯生活,消费结构变化缓慢。一般来说,食品支出比重逐渐下降,享受消费呈现渐升趋势。1987年高收入户家庭食品支出扣除物价因素后为531.16元,接近于1986年的537.96元。高收入户的食品支出比最低收入户的全部生活费支出还多18.46%,是最低收入户食品支出的 212.36%。高收入户食品支出比重为生活费支出的54.07%,比最低收入户低3.1%。所以,物价指数上涨,尤其是食品类指数上升,直接影响最低收入户生活水平,而对高收入户则影响不大。
                                    (陈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