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业消费品零售价格变动情况

工业消费品零售价格变动情况



  【工业消费品零售价格变动情况】 工业消费品调价范围之广,幅度之大,是1987年工业消费市场的显著特点。在计算工业品价格指数的151个代表规格品中,有102种商品不同程度涨了价,占代表品的67.5%,下降的有2种,占代表规格品的 1.3%。代表规格品外的商品有1 937种,不同程定地调价了。
  呢绒涨价导致服装价格上涨。由于国际上羊毛价格上涨,澳毛提价,影响我国内销毛纺织品价格上涨,所以各地对呢绒、毛线等毛纺织品价格实行浮动 20——30%。货源紧张,流通渠道不畅,层层加价,因而毛线价格上涨的幅度较大。以几种毛线为例,可见呢绒类商品的涨价原因。
                                     元/公斤



  呢绒类商品的涨价,加工费价格上调,服装的价格也上涨。如大衣呢1986年平均价格为37.60元/米,1987年的平均价格 为44.60元/米,价升幅度 19.1%,致使呢子大衣从1986年平均价格159.25元/件,上涨到1987年的190.50元/件,价升幅度为19.6%;纯毛花达呢1986年平均价32.867元/米,1987年的平均价格则是43.408元/米,上升幅度为 32.1%,致使纯毛西服从1986年平均价格110.50元/套上涨到1987年的131.75元/套,价升幅度为19.2%。
  毛皮涨价,引起鞋帽类商品涨价。男皮棉鞋1986年的平均价格是44.50元/双,1987年的平均价格则是53.80元/双,价升幅度达 20.9%,剪绒皮帽1986年的平均价格是32.00元/顶,1987年的平均价格是36.833元/顶,价升幅度是15.1%。
  据不完全统计,除代表规格品外,衣着类还有 155个品种上调了价格, 价升幅度在1.6—25.6%之间。如黑高跟女水靴调价前为7.83元/双,调价后是8.73元/双,上升11.5%;3×6条花床单由5.87元/条,上调到 7.37元/条,上升25.6%;卧虎牌毛毯,1986年价格是138元/条,现行价是152元/条,上升10.1%。
  日用品类,在用来计算零售物价指数的42个代表规格品中,价格与上年持平的有 8个品种,占19%,价格下调的有1个品种,占2.4%;价格上调的品种有 33个,占78.6%。文化娱乐用品类,在用来计算零售物价指数的19种代表品中,价格与上年持平的品种有6种,占31.6%,价格上涨的有13种,占68.4%。从每个小类中只选出1个品种,标出变价趋势如下:



  代表规格品以外,从大商品彩电,到小商品的针头线脑,涨价的工业消费品很多。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有1 306个商品调了价,调价幅度在1.6%至68.8%。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高档商品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供不应求,因而价格浮动更大。11月南京产熊猫牌18时彩电由1 420元/台调到1 800元/台。进口彩电价升幅度更高。小商品放开后,价格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上调,如橡皮、小刀、指甲钳、子母扣以及面盆、玩具、文化用品等等诸多品种都调了价。
  药及医疗用品类商品调价品种多,幅度大,列近年之最。在用来计算零售物价指数的27个品种中,16个规格品种价格上调,占59.3%;持平的10个品种,占37%;下调 1个品种,占3.7%。而在规格品外的商品中,中药调整了303个品种,西药调整了293个品种。
  中药类价格指数上升 12.4%。目前中药没有固定价格和指导性价格,实行高来高走,因而价格波动比较大,产地不一,价格也有所不同。
  西药价格指数上升7.5%。这类商品虽有指导性价格,但调价商品面大。
  1987年国家没有价格改革措施出台,受政策影响而调整价格的商品也不多,工业消费品价格指数为什么上涨了这么多?主要原因还是原材料涨价,生产企业消化不了,转嫁给消费者。据调查数据测算,1987年四类工业消费品的货币购买力指数分别为:衣着类89.45%,日用品类92%,文化娱乐用品类95.88%,药及医疗用品类91.16%。也就是说1987年职工100元货币工资,只能买到相当于上年89.45元的衣着类商品,或92元的日用品,或95.88元的文化娱乐用品,或91.16元的药及医疗用品。
                                     (陈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