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区
市区概况
向阳区
·向 阳 区·
【向阳区概况】 位于市区北中部,是市委、市政府和矿务局机关的驻地,是鹤岗市的政治、文化中心。面积6.8平方公里。红军路、振兴路、光明路是主要交通干线。
区辖北山、红军、光明、胜利、南翼5个街道办事处,55个居民委。
全区人口81 246人,有汉、满、蒙、回、藏、壮、白、布依、朝鲜、锡伯等10个民族。1988年出生920人,死亡28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2‰。
中共向阳区委员会
书 记 许树慎(6月免) 李恩廷(6月任)
副书记 张金锋(9月免) 高 原(10月免) 崔乃斌(9月任) 李红雨(10月任)
向阳区人大常委会
主 任 牛怀有
副主任 方国臣
向阳区人民政府
区 长 张金锋(9月免) 崔乃斌(9月任)
副区长 韩邦凤(12月免) 奚春华(12月任) 姜世英(12月免) 程兆刚(12月任)
张 仁(11月任) 朱艳芬 柳玉财
政协向阳区委员会
主 席 时振隆
副主席 关天恩(兼) 柴庆棠(兼)
中共向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李安生
副书记 王贵良
向阳公安分局
局 长 范家风
政 委 常树梅(6月免) 姚文波(6月任)
副局长 孟广福
向阳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邢运有
向阳区人民法院
院 长 李立男
副院长 庞玉光(1月任)
向阳区人民武装部
部 长 马元兴
【区街工业】 全区有18户工业企业,自 6月份市向区放权后,有22户商服网点归属向阳区,全区有 3 538名职工。1988年在发展区街工业中,认真贯彻“稳定经济,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紧中求活,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落实企业承包责任制,全面实行目标管理,引入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增强了企业发展能力。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27万元,销售收入660万元。实现利润5.56万元。第三产业,坚持服务生产,方便生活,拾遗补缺和扩大就业的方针,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教卫生事业】 市向区放权后,区辖5 所中学, 6所小学。各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起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小学毕业生合格率99.2%,新生入学率99.7%,巩固率99.5%,普及率99.6%,“四率”水平均达部颁标准。中学的“一分四率”也达到上级要求。各学校还在教育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主动筹集资金,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1988年区文化馆举办各种学习班7期,培训学员200多人,并举办书画展览,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1988年卫生工作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区的目标,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方针,对环境卫生、医疗卫生、食品卫生、卫生防疫等进行综合治理,全区卫生面貌有了新的改观。
环境卫生坚持动员群众与专业队伍相结合,采取突击和常抓相结合的方法,适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落实管理、清运、清扫、清掏等目标责任制和“门前三包”责任制。1988年,全区省级文明单位60个,市级文明单位130个。
医疗卫生工作,除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外,还对全区医护人员进行了临床考试。促进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依照《药检法》的规定,加强了对医疗单位和个体行医户的药物监察,共查出伪、劣和超期药品27种,42 公斤,全部销毁。新建的1 280平方米的人民医院交付使用,医疗条件得到改善。食品卫生工作,充分发挥执法部门的职能作用。对全区食品经营和加工单位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监督。全年举办18期《食品卫生法》学习班,培训从业人员 1 150名。全区95%以上的从业人员领取了合格证和健康证,发放卫生许可证1 475份。对卫生不合格食品行业户,停业整顿34户,吊销营业执照9户,处理腐变食品629公斤,杜绝重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和传染病、多发病、流行病,以及地方病的防治与监测工作,达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
【计划生育工作】 1988年,在抓好常住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狠抓了流动人口和个体户的计划生育工作,触及“死角”,堵塞漏洞。晚婚晚育率,计划生育率,独生子女办证率,都比上年有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八以内,完成了市下达的各项指标和本区人口规划。
【工商物价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工商物价政策,加强物价、计量管理和个体工商户集贸市场的整顿工作。工商部门坚持既管理又服务的原则,积极为搞活流通、繁荣市场经济创造条件。到1988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和流动商贩 926户,比上年增长26%。开设了6个农贸市场,上市商品80余种、 1 000万余公斤,成交额近60万元。全年共收管理费、服务费、租赁费和罚没款30万元,比上年增长 70%。物价工作,做到边检查监督,边宣传教育,边主动服务。经常深入到有关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依据物价和计量法规,严厉制裁扰乱市场、哄抬物价的不法行为,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城区建设管理】 城区建设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全年共处理建筑纠纷82起,制止盲建滥建57起,清除占沟压道的基建残土46处,拆除影响老区改造施工的棚厦、临时网点81户1 000 多平方米。发动驻区单位、居民群众,积极参加“自己动手改变环境,美化市容”活动。共植树7 000株,修建花坛、草坪400多处。开展了土地清查、丈量、登记和发证工作,基本上达到了各类用地权属明确、四至界限清楚、面积准确、表卡清晰无误。
【街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988年,调整并充实了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居民委干部进行补充,健全了居民委组织。还采取以会代训和集中学习的办法,轮训了居民委干部。加强了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配备了办事处和居民委的调解干部,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全年共调解各种民事纠纷420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防止了矛盾的激化。
普法教育工作,开展了专业法规教育。中、小学增设了法制教育课。抓紧了《德育大纲》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居民的普法教育面达87%。
认真贯彻中央治“标”与治“本”,打击与防治相结合的方针,在做好帮教和挽救工作的同时,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全年发生刑事案件80起,查处率达100%,社会治安秩序基本稳定。
(王 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