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煤矿
地方煤矿
·地方煤矿·
【地方煤炭管理局概况】 1988年市地方煤炭局改为地方煤炭管理局。局直属企业有老山头煤矿、新岭煤矿、市燃料公司、市煤矿物资供应公司 4户企业。局管理的地方煤矿企业43户,其中国营6户、区街集体14户、企业集体 3户、乡镇7户、外市县13户。局机关设计划、财务、劳动工资、生产、技术、安全监察等10个业务科室,局长顾万余,总工程师贾鹤亭。
1988年市地方煤矿从业人员6 076人,其中国营煤矿职工1 565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5.7%。局机关职工4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人。
【主要生产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988年鹤岗市地方煤矿完成工业总产值 2 126.4万元。生产原煤98.9万吨,其中国营煤矿10.6 万吨,占总产量的11%;区街煤矿34.6万吨,占总产量的35%;企业煤矿6.9万吨,占总产量的6.98%;乡镇企业煤矿 1 4.39万吨,占总产量的14.55%;外市县煤矿32.1 万吨,占总产量的32.74%。1988年市地方煤矿全员效率 0.5吨/工,吨煤成本平均30.56 元,销售价平均32.57元/吨,吨煤利润为2.03元,年获利润132万元,上缴税金183万元。
1988年鹤岗市地方煤矿伤亡事故频繁,百万吨死亡率在10以上。
【地方煤矿的资源】 1988年市地方煤矿的资源在兴安、富力、大陆、南山、新一、兴山、北大岭等统配煤矿采过或难采的边角地段,开采技术条件困难,回采率60%左右。
对统配煤矿开采范围以外的边角煤,采后遗留下的残煤和长期利用不到的资源,在不危及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和统配煤矿协商,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开采,严格执行我国“矿产资源法”中有关条文的规定。1988年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对鹤岗地煤资源外围进行了补探工作。基本上查清了可采煤层的层数、厚度、分布范围。初步查明小区内的构造形态和开采技术条件。为小井开采提供了地质依据。储量计算各种参数和块段划分比较合理,储量计算数据可靠准确,可作小井开采和规划依据。本区煤种为长焰~气煤,一般灰分为21.57~33.72%,挥发分22.99~37.10%,胶质层0~29.5Mm,粘结性5~6之间,发热量7868~8831大卡/公斤,含硫量0.3%,含磷量0~0.002%,矿井属于低沼气矿井。
【发展地方煤矿的现行政策和措施】 1988年鹤岗市地方煤矿管理局对地方煤矿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产、供、销、运”一条龙的行业管理。对乡镇企业煤矿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整顿。对乱占地盘、乱采资源的矿井坚决给予关闭。对不符合办矿条件的令其停产整顿,合格后恢复生产。
1988年市地方煤炭管理局对地方煤矿实行行业管理的同时,相应的制定了发展地方煤矿的现行政策及措施:
一、办矿资金坚持“以自筹为主,以煤养矿,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按国家规定提取维简费,作为扩大再生产专用资金。
二、市政府每年自筹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煤炭资源的勘探,保证地方煤矿有足够的发展后劲。
三、采用经济手段强化安全生产。对乡镇煤矿的重大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均和统配煤矿一样,实行经济罚款,并追究第一责任者的责任。对实现安全生产,全年做到无死亡、无重伤、无设备报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四、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规程》和《鹤岗市乡镇煤矿安全规程》。
五、会同银行对确有困难的乡镇煤矿积极扶持,必要时进行贷款,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
六、积极聘请有煤矿生产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地方煤矿工作,并给予优厚待遇。
七、每个矿井均要配有专职或兼职的总工程师负责矿井的技术工作,否则不允许生产。
八、严格按开采程序开采,决不允许采肥丢瘦、采厚弃薄,否则按破坏资源处理。
【省煤炭工业总公司专题讨论鹤岗地煤发展】 1988年6月22日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即省煤炭工业管理局 )召开“关于鹤岗市地煤资源管理、生产发展后劲和行业管理”的专题会议。会议由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副经理于风柯主持,出席会议人员有鹤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卫德洪、鹤岗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顾万余及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各处负责人。
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听取了鹤岗市煤炭生产管理局关于煤炭生产与长远发展规划的汇报。省煤炭工业总公司认为,鹤岗市地方煤炭工业管理局坚持“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矿方针,闯出我省城镇办矿的新路子;狠抓了安全与文明生产,为逐步实现正规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会议对鹤岗市煤炭局提出的有关问题经过反复讨论做出以下决定:
一、关于鹤岗北部新区煤炭资源勘探问题。全区勘探费用估算约90万元。为加快勘探速度,由鹤岗市政府先拨30万元做为1988年新区(石头庙子区)勘探费用。省煤炭总公司责成省煤田地质公司于1988年 2月开始施工。具体工作由鹤岗市煤炭局与省煤田地质公司商定。1989年再由鹤岗市计划委员会向省计委申请30万元,省煤炭总公司解决30万元作为全区勘探费用。
二、关于实行煤炭行业管理问题。鹤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卫德洪介绍了鹤岗市人民政府关于煤炭行业管理的决定。省煤炭工业总公司认为这一改革理顺了关系,有利于鹤岗市煤炭生产的发展。
1、市燃料公司划归市地煤局主管,改为鹤岗市地方煤炭销售公司。
2、根据鹤岗地方煤炭工业情况,决定储量100万吨以上煤矿划归市直属煤矿,由市地煤局主管(老山头煤矿、群英山煤矿、南山区四煤矿、兴山区二煤矿、新岭煤矿)。以上煤矿可经过技术改造扩大能力,成为鹤岗市的重点煤矿,并由鹤岗市煤炭局立即着手做出全市煤炭发展总体规划报总公司。
3、煤炭部8月10日在我省审查重点产煤市县规划,鹤岗市要力争今年列入全国重点产煤市县行列。请鹤岗市按全国重点产煤市县的有关要求,首先实现行业归口管理。并以正式文件下达,抄送总公司。
三、关于煤炭资源管理问题。遵照邵奇惠副省长在七台河召开的省第二次小煤矿整顿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和鹤岗市政府的决定(开采煤炭资源先由市地煤局审批后,再由市地矿部门发证),煤炭资源一定要由市地煤局统一规划,做到合理开发。
四、为发展鹤岗市地方煤矿,增加煤炭产量,对原发火封闭的南山区四煤矿可以恢复生产,省总公司先拨款10万元做为恢复费用。为保证恢复工作安全,必须做出恢复设计后,再施工。
【市政府对地方煤炭实行行业管理的决定】 1988年鹤岗市人民政府做出对地方煤炭工业实行行业管理的决定,主要内容如下:
一、成立鹤岗市市区煤矿联营开发公司。市属国营老山头煤矿、新岭煤矿,各区和企事业单位办的集体煤矿,外地在鹤岗办的国营和集体煤矿,计35户,统归市区煤矿联营开发公司。
二、成立鹤岗市乡镇煤矿联营开发公司。撤销乡企局矿业公司,并将该公司所属的7 个煤矿隶属于乡镇联营开发公司管理。
三、各煤矿联营开发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任务主要是组织所属煤矿制定发展规划,搞好经济技术开发,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政策,争取更多资金,新建、扩建或改建矿井,促进煤炭初、深加工,改善安全设施,搞好安全生产,组织好职工培训,增加煤炭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四、各煤矿联营开发公司要依据《企业法》和能源部属中国地方煤矿联营开发总公司组织章程的规定,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各自公司的组织章程,报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后,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五、将市地方煤炭局改为鹤岗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并对煤矿联营开发公司及所属97户企业实行行业管理。其基本职能是: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检查监督,提供服务。
六、将原隶属于市物资局的燃料公司划归市煤炭工业管理局。
【地方国营煤矿筛选厂成立】 1988年鹤岗市地方国营老山头煤矿筛选厂成立。老山头煤矿是个年产3万吨原煤的地方国营煤矿,煤质为1/3焦煤。多年来该矿均按原煤出售,由于不分级,不选矸,以致造成煤中含矸量超标,产品规格满足不了用户不同用途的需要,经济效益低。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煤炭的用途,1988年省和市投资20万元,决定建设一座筛选厂。此项工程于1988年6 月开始动工兴建,经过 3个月的紧张施工和设备按装,在1988年9月竣工投产。筛选厂投产后,产品可分为大块煤(大于 50mm)、中块煤(大于25mm)和混末煤 (小于25mm)三种,并对大块煤中的矸石进行了人工挑选。到1988年 12月末共筛选出块煤4 000吨,比按原煤销售增加利润6.5万元。不但提高了煤炭质量,而且也满足了用户对煤炭不同粒度的要求,并增加了经济效益。
【地方煤矿的技术改造】 1988年本市有计划的开展了对地方煤矿的技术改造,使28个煤矿的原煤产量稳定下来,并由小到大,由土到洋,成龙配套,初具规模。生产能力达到85万吨。经过改造的矿井实现了机械通风、排水、提升和矿灯照明,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合理布置采掘,改革巷道布置,扭转了采掘失调的问题。南山区一煤矿是技术改造的重点矿。该矿原生产能力2万吨,改造后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净增生产能力3万吨。
【地方煤矿的机电运输管理】 1988年市地方煤矿基本实现了机械提升,机械通风,机械排水。有正规工作面的矿井,工作面运输顺槽大部分安装刮板运输机;有高沼气的矿井,大部份装备了煤电钻综合保护器和继电器。
全市地方煤矿的机电设备基本做到数量清、状况明、技术资料全、设备运行有记录、操作有章可循、材料消耗有定额、事故分析有原因和处理结果,责任落实到人,设备完好率在 84%左右。
【编制鹤岗市地方煤矿发展的总体规划】 根据能源部地方煤矿联合服务公司和省煤炭工业总公司的通知,鹤岗市煤炭工业管理局于1988年8月份开始编制《地煤开发总体规划》。
【地方煤矿的安全生产】 1988年市地方煤炭管理局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如下工作:一、抓重大隐患的处理工作。 1、完善通风系统工作。认真吸取兴山区一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教训,对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的兴山一煤矿、兴安区煤矿、向阳区煤矿、省民政厅煤矿、 81134煤矿的六对半独眼井进行停产整顿,矿井通风系统形成,并经市煤炭管理局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2、 抓矿井火区的处理工作。老山头煤矿井下多次自然发火,严重威胁着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经局长办公室会议决定,由一名副总工程师亲自抓该矿的消火工作,并向省请批技措资金,完善消火灌浆系统。南山区四煤矿老井因自然发火造成整个矿井封闭停产。经矿务局南山矿救护队探测火情后及时消除火患,恢复生产。群英山煤矿井下一氧超限,有火情予兆,及时采取措施处理。3、 抓水患的处理工作。1988年雨季期间,兴山区二煤矿南井七号层处于地面水下作业,降雨量大时地面存水量达3 万立方米。市煤炭管理局一方面决定该矿停产排水,一方面向省局申请该厂的防排水技措费。1988年9月该矿的水患彻底排除。4、抓巷道维修,加强工程质量管理。1988年全市地方煤矿维修巷道 764米,经验收合格。二、开展安全生产的教育工作。1988年市地煤管理局先后举办了瓦斯检查员、放炮员、绞车司机、技术员、矿长等脱产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357人次。并对林业局煤矿、九三煤矿、81134 部队煤矿的放炮员、瓦检员、绞车司机等专业工种人员进行不脱产的现场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煤矿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共制定了岗位责任制、新工人入矿三级教育制、火工品管理制、安全生产例会制度等7项106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三、坚持安全整改制度。市煤炭管理局检查组每月到各矿定期检查,各煤矿定期进行自查,对查出的问题做到定时间,定负责人,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作为各矿考核的主要指标,与经济效益挂钩。
【兴山区二煤矿评为省级安全先进单位】 1988年兴山区二煤矿没出现重大伤亡事故,千人负伤率在 1.2以下,被省煤炭工业总公司评为安全先进单位。该矿实现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是:
一、安全机构健全,安检人员有责、有权。该矿各采煤队普遍建立了专兼职安全检查小组。各生产班组均设立了兼职安全员。安检人员真正做到有责、有职、有权,对违犯煤矿15条安全规定的人员,有权拒绝入井生产。
二、抓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1988年该矿分年初、年中和年底三个阶段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业务培训,每阶段10天,并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试,合格者方准上岗。
三、及时处理重大隐患,抓安全生产。该矿投资21万元从根本治理了水患;投资15万元购置扇风机及其配套设备,消除了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四、制度健全、奖惩严明。1988年 1月份该矿出了一起未遂事故,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是井下一线工人,但该矿在事故处理时,对负有间接责任的两名副矿长、一名工程师、两名安全井长均按规定减发当月奖金的 50%,并通报全矿。对全矿54名安全先进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260人次的“两违”人员按情节给予批评、罚款、行政处分。
(陈海山)
【地方煤矿的重大事故】 地方煤矿1988年1月23日和1月24日连续发生两起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一、1988年1月24日11时20分鹤岗市兴山区一煤矿三井13号左301上山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死亡10人,伤9人。
该矿为低沼气矿井,主采13号煤层,煤层厚度4——4.5米,回采方式为掘进退采。矿井为压入式通风,副井入风,主井回风,副井设28千瓦局扇(代主扇)一台。井下在一段副井风道设二台11千瓦局扇,其中一台供三段左、右301两个掘进工作面。1月24日10时10分矿井停电,停风40分钟,造成井下瓦斯积聚。来电后地面局扇起动,井下局扇没起动,瓦斯检查员张晓燕停电后脱岗升井,故来电后,井下没人检查瓦斯情况。放炮员在工作面炮眼内不装黄泥( 没装任何充填物),违章放炮出火,引起局部瓦斯爆炸。
二、1988年1月23日22时30分,工农区群英山煤矿五路上山工作面发生煤尘爆炸,死亡1人,伤7人。
该矿井工作面上山掘进20米,平巷距上山处30米设一台11千瓦局扇,供风距离过近,造成工作面煤尘飞扬严重,又无防尘措施,用煤电钻打眼时,因煤电钻开关接触不严,带电修理煤电钻出火,引起局部煤尘爆炸。
上述两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是地方煤矿建矿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重大事故。
(陈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