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轻工业
二轻工业
·二轻工业·
【二轻工业公司概况】 二轻工业公司系原市二轻局,它作为集体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同手工业联社同级并存的一个业务组织机构,它既是集体经济联合实体,又是管理、领导基层企业的机构。二轻工业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在上级的领导下,组织和督促基层企业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有关各项方针、政策、法律及法令,保证集体经济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发展。同时反映集体经济的正当权益,制订有关集体经济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对企业的组织、指导工作,协调联社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促进集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二轻工业公司有职工4 645人,其中全民职工421人,集体职工 4 224人,职工文化程度平均在初中以上。固定资产原值2 763 万元,流动资金 4 332万元。1988年该公司从二轻工业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狠抓产品质量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在原材料涨价、停水停电等不利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年工业总产值完成额 3 069.8万元,为计划的67.6%;销售收入完成4 368万元,为计划的141%;利润完成183万元,为计划的 100%,上缴利税265万元。资金运转天数299天,全员劳动效率 8 660元。1988年二轻系统各企业普遍注重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实行优化组合,加强经营管理。并注重从二轻集体经济的特点——群众性出发,不套用国营企业的管理办法,在职工的劳动报酬上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克服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做法。实行浮动工资制。在企业管理上实行聘任制、合同制,把经济效益同职工利益挂钩,真正体现群众办厂。1988年该公司从提高企业素质入手,狠抓了技术改革、人才培养和开发、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等基础工作。制订了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规划。全年计划革新改造12项,实际完成7项,创产值 8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该公司针对二轻工业人手短缺的状况,1988年兴办各种业务培训班、岗前培训班16期,提高了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该公司还通过招聘正规院校毕业生,办职工大学、联办职高等方式解决急需人才。1988年公司招聘大中专毕业生150人,职高毕业生576人,技术工人 1 604人。1988年该公司在认真做好市场调查、预测的基础上,一手抓原料市场,一手抓销售市场。在供销人员中实行包干和定额加奖的办法,调动了供销人员的积极性,在原料采购上,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在产品销售上变“守门待客”为“外出汇货”,不仅保证了原料供应,而且开拓了销售市场,促进了资金周转。1988年公司计划销售额3 100 万元,实际完成4 368万元,比计划提高41%。
(陈 梅)
【二轻工业家具行业生机勃勃】 1988年,二轻工业公司家具行业认真贯彻集体经济政策,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增强企业的竞争机制,全年实现产值178万元,利润1.7万元,上缴税金8.5万元,销售额达159.5万元,创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1988年,公司家俱行业从各企业的实际出发,实行多层次经济承包责任制,使企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经济承包制的实施,使职工明确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间的密切关系,有力地革除了吃“大锅饭”的弊端,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该公司家具行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信息工作,结合本身条件努力进行新产品开发。在生产过程中,大搞企业的技术革新改造,支持群众性的小改小革,使技术改造同产品结构的变化和新产品开发密切结合起来。如:先锋家具厂实行家具部件标准化,对大型家具向装拆结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并应用远红外线干燥木材的新技术,不断提高家具的质量,改善家具的外型,促进家具的更新换代。1988年该行业生产各种家具20 000余件,产值1.05万元,一级品率高达97.5%。
【科学技术振兴了二轻工业塑料行业】 二轻工业公司塑料行业依靠科技进步,已发展成为全市地方工业集体企业中技术装备最好、产品质量最优、经济效益最高的行业。截至1988年,二轻工业塑料行业已先后引进7 条生产线,并自制和购置各种设备30余台,基本实现机械化和部分半自动化生产,塑料产品的制造水平迅速提高。其中PU合成革生产线、啤酒箱生产线、静电植绒生产线、管扣止滞胶带生产线,均达到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
二轻工业公司塑料行业原只生产小型日用塑料制品及简单工业用管件,工艺简单、耗料多、质量差、价格低廉。通过技术合作,引进外资及设备,可生产农地膜、啤酒箱、植绒布、合成革、撕裂膜、管扣止滞胶带等产品,填补了市塑料产品的空白,其中合成革、植绒布、管扣止滞胶带产品,填补了省内塑料产品的空白。现塑料行业已有近20种定型产品,获省优称号的占5%以上。
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二轻工业公司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还注重引进先进科学管理方法。塑料行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外国专家的介绍和自己的实地考查,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在车间、科室、班组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车间管理、半成品转序、模具试模、吹模以及产品的质量、技术规程、文明生产等,都进行了全面严格的训练,并在生产车间建立了“质量源流管理法”(全面质量管理),“生产图表管理法”等,塑料行业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工厂面貌、生产状况、经营决策水平根本好转。
【二轻工业名优产品】 舒美绒、啤酒箱、农地膜、合成革、电焊钳是鹤岗市二轻工业系统生产的名优产品。
舒美绒 又名静电植绒,市塑料五厂生产,1988年11月被省轻工厅授予优质产品奖。该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和超过80年代初国际标准,已打入国际市场,深受苏联厂商青睐。该产品外观华丽、花纹斑斓、色泽鲜艳,手感厚实,花色品种齐全;具有耐腐蚀、不退色、抗洗涤、耐摩擦等优点,适用于做高级丝绒家具,还可用于制做服装、鞋帽、箱包、窗幔和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座靠面料。
啤酒周转箱 市塑料五厂生产的鹤跃牌啤酒周转箱外观好、质量轻、强度高、结构合理、不吸潮、不腐蚀、无毒、高温不变形、高寒不碎裂、易于搬运、易于码垛,1986年全省同行业评比名列第一,1987~198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深受东北三省20余个市县用户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聚乙烯农地膜 市塑料一厂生产的北疆牌聚乙烯农、地膜,自1983年以来已连续6 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农业大棚和地膜覆盖,对保护土地水分、调节土地温度、促进农作物早熟、提高农作物产量有显著效果,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资料。市塑料一厂被国家轻工业部定为农、地膜生产的专业厂,是省内 6户聚乙烯农、地膜定点生产厂家之一。
聚胺脂人造革 市塑料四厂生产的飞跃牌聚胺脂人造革具有不怕水浸、不霉变、耐酸碱、抗老化等特点。其耐寒性能更加优异,在一25℃的条件下,屈折 2 000次不龟裂,并以色泽鲜艳、花纹清晰、质地柔软等优点与天然皮革相媲美。该产品1985年投产,1986年获省优质产品奖,1987年获省新产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8年在轻工业部组织的全国塑料制品质量检查评比中,获聚胺脂产品第三名。
电焊钳 市低压电器厂生产的前进牌电焊钳导电性能、表面温升等 6项技术指标均达到部颁标准,1982~1986年连续5年保持省优质产品称号。该产品钳体用 95%的紫铜铸造,并经300吨压力机锻压成型,增加了质密、减少了电阻、降低了手柄温度(不超过40℃),适用于各种手工交直流电弧焊,特别适用于大电流情况工作,是电焊工人理想的必备工具。产品畅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并曾出口东南亚及非洲许多国家,受到中外用户的好评。
(陈 梅)
【第六塑料厂利用废旧塑料再生产】 原名二轻局矿山配件厂,是一户以修配矿山配件为主的专业小厂,多年来一直没有定型产品,长期处于亏损边缘。1987年初,这个厂与市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联合,利用废旧塑料再生产,成立鹤岗市第六塑料厂。双方各投资55万元,从香港引进63台废旧塑料再生设备,年产能力为 1 000余吨。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负责提供废旧塑料,矿山配件厂负责生产经营。 当年投入生产,当年盈利 10余万元。1988年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300多吨,产值100多万元,获利15万元。
【市阀门厂改革迈出新步伐】 市阀门厂有职工250人,固定资产(原值)111.2万元,流动资金149.79万元。1988年该厂在厂内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了厂内银行,加强了车间的独立核算,使工厂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988年创产值188.6万元,利润税金24.99万元,被评为市先进企业、文明单位及市安全防火先进单位等称号。
1988年市阀门厂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出发,狠抓产品质量,建立了质量否决制度、二级计量管理制度等措施,促进企业向标准化、正规化方向发展。厂内职工中专以上文化程度22人,高中文化程度32人,有初级技术职称7人。全厂青工占80%,职工平均技术等级为四级,其主要产品有大阀、小阀两种。低压闸阀(大阀)是油、水、汽等管道的主要控制零件,被广泛运用于供油、供水、供汽等工、农业和民用部门。该厂阀门密封性能好、坚固耐用,互换性强、启闭灵活,流体阻力小。1988年大阀、小阀销售额分别为129万元、101万元,产值分别为92.5万元、87.6万元;利润分别为4万元、10.98万元。产品畅销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北京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
该厂还自行设计、制造了冲天炉,该项目投资 1.2万元,正在调试中,预计投产后可年创产值2万余元。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阀杆加工设备共8台,已投入生产,亦将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
(陈 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