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粮食和经济作物

粮食和经济作物



                  ·粮食和经济作物·
  【1988年市郊粮豆丰收】 1988年本市郊区农村进一步深化改革,认真落实农村各项政策,经过全郊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战胜了各种困难,市郊区粮豆生产获得较好收成,是本市第二个丰收年。粮豆总产量达20 850吨,平均单产178公斤。
  1988年扩大了水稻和大豆播种面积。水稻播种面积达30 429亩,平均亩产 269公斤,总产达 8 193吨。1988年,市郊区农民普遍采用合江19号品种,促进了水稻增产。水稻抛秧新技术的推广,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新华镇、团结乡、东方红乡合计播种抛秧水稻 2 000亩,增产量34.1万公斤。
  1988年全郊大豆实播面积48 851亩,平均亩产124公斤,总产6 052吨。全郊大豆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好。农户普遍采用合丰25号新品种,达到稳产、高产。各农户还普遍采用根病菌拌种的新技术,有些农民还用增产菌拌种,都起到增产效果。
  1988年全郊玉米产量有较大的突破。全郊实播玉米面积 23 713亩,平均亩产198公斤,总产 4 700吨。1988年全郊玉米增产的重要因素是推广新合玉11号新品种。新合玉11号品种双棒率多,秧高杆壮,产量高,秸杆还可做饲料。东方红乡引进的东农 284号新品种属高产型。该品种生育期长,但只要采用摧芽坐水种或育苗移栽措施,增产效果显著,亩产可达1 000斤。
  1988年全郊小麦播种面积10 087亩,总产1 355吨;谷子播种 2 090亩,总产292吨;杂粮播种1 919亩,总产256吨。
  1988年全郊粮豆丰收,来之不易。因1987年雨封地,给1988年春播带来极大困难。1988年全郊粮豆生产总投入高于前几年。其中投入资金420万元,投放农家肥料达172 500立方米,投放化肥1 100吨(自然吨)。
                                     (石连芳)
  【市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长近一倍】 1988年市郊区农村进一步深化改革,认真落实农村各项政策,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农作物布局更趋合理,改变了市郊经济作物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1988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3 980亩,比1987年增加 6 252亩,增长了近一倍。经济作物之所以能有较快的发展,主要是它的经济效益显著,亩效益是其它作物的一倍以上。促使农民多种经济作物,种好经济作物,栽培品种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为市区粮食、蔬菜、经济作物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栽培品种主要是西瓜、香瓜、甜菜、果树、药材、烤烟、油料作物等。
  一、甜菜生产 1988年市郊甜菜有较大发展,种植面积达9 985亩,比1988年度增加5 755亩,增长 136%,其中郊区乡(镇)种植甜菜 9 678亩,占市郊甜菜面积的96.9%。甜菜平均单产1 613公斤,总产达 16 106吨。甜菜种植面积之所以有较快发展,一是甜菜的经济效益高,垧纯收益在 2 000元以上;二是成本低,省工,易管理,病虫害较轻,风险性小;三是不愁销售,宝泉岭糖厂上门收购。这些有利条件促使了甜菜大发展,预计1989年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
  二、果树栽培 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果树的经济效益大,但栽植果树成本高,见效慢,2~3年无收益。市政府每年拿出万元以上周转金扶持农户发展果树生产,1988年共栽植各种果树180亩,3万余株。其中栽植“绥李三号”李子50亩,5 000余株。1986至1988年3年内共栽植此种李子330亩,3.5万株。“绥李三号”李子已成为本市果树主栽品种,其特点是抗寒性强,品质优良,个大,最大果重 108克,平均果重50克,金红色,有浓郁的芳香味,抗病虫害及生长势良好。
  栽植小苹果、葡萄、草莓等果树130亩,2.5万余株,较上年增加51亩,增长64.6%。
  三、西瓜、香瓜种植。1986年以来,市郊西瓜、香瓜生产稳步发展。1988年两瓜种植面积3 500亩,比1987年增加743亩,增长 26.9%。其中西瓜种植1 900亩,平均亩产达1 500公斤,总产285万公斤;香瓜种植面积1 600亩,平均单产1 000公斤,总产量达到160万公斤。
  西瓜良种普及率在 90%以上,采用“新红宝”、“金钟冠龙”、“新澄”等杂交一代良种。这些杂交良种具有很强的杂交优势,特点是个大、品质好、抗病虫害、产量高,受到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8~9月份是西瓜上市的旺季,品质优良的大西瓜堆满了大街小巷,摆满了水果摊床,丰富了本市的水果市场。
  四、其它经济作物生产:1988年市郊种植药材、向日葵、烤烟等经济作物 315亩,木耳椴等也比上年有所增加。
                                     (孙洪祥)
  【鹤岗市草莓栽培成功】 草莓是多年生的草本果树,果实营养价值极为丰富,具有独特的风味,被人誉为水果皇后。为增加市区果树品种,给果品市场提供上等水果,1988年春从省农科院浆果研究所引进优良草莓品种戈雷拉,在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实验地进行试栽实验。戈雷拉草莓是省农科院从比利时引进的。特点是生长势强、抗寒丰产,果实金红色,品质优良,香气浓。
  经过试栽实验,戈雷拉草莓各种性状都表现良好,早春栽植小苗,5 月下旬开花,结果率达90%以上,6月中旬果实成熟,栽植当年就可获得一定的产量,最大果重50克,平均果重30克左右,一株中先开花的果个最大,一般有3个左右的大果,单株产果50~75克,一亩定植1万株,亩产可达500~750 公斤,每公斤按最低价6元计算,每亩效益在3 000~4 500元之间,效益十分可观,可在市区庭院规模栽培。
                                     (孙洪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