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
农场
·农 场·
【市郊国营农牧场概况】 1988年市区直属国营农牧场共 4个。五道岗畜牧场位于市区西部 7公里处,青山种畜场位于市区东北部20公里处,红卫良种繁育场位于市区南部25公里处,试验农场位于市区南部20公里处。4户农牧场现有384户,1 835口人。其中职工560人。在农牧场职工中管理干部24 人,教师46人,党员49人。4个农牧场现有耕地面积15 362亩。其中五道岗畜牧场为8 162亩,青山种畜场3 000亩,红卫良种场为3 000亩,试验农场1 200亩。1988年4农牧场播种面积15 362亩。其中粮豆播种面积达到14 672亩,蔬菜播种面积400亩,其它作物播种面积290亩。
4户农牧场现有链轨拖拉机 7台,胶轮(28)和铁牛(55)6台,东风收割机5台,国产(130)汽车 4台,机械化生产的各种农机具基本配套。为适应承包后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需要,承包户购置了小四轮胶车35台,胶轮畜力小车10台。
1988年4户农场认真贯彻了中央(88)5号文件精神和中央“三个条例”,全面实行场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继续稳定、完善以家庭生产为主要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深化农场企业改革。为增强农业后劲,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狠抓经营管理,因场制宜搭配农牧渔业的生产比例,加强了对基层服务的职能,极大的调动了农牧场职工生产积极性,从而加强了农牧渔业生产,使各业生产效益都有明显的提高。实现了年初局党委提出的经营利润 2.0万元指标。同时随着农牧场的经济形势的好转,职工的生活收入也在不断增加。1988年在种植业生产上,出现了刁明宝,马忠志、徐加年等万元户;养殖业生产上出现了刘祥广、李吉友、石希恩、吴长余等万元户和部分几千元户。广大职工通过经济承包责任制的落实都充分认识到农牧场的改革之路,就是致富之路
农牧4场全年总收入实现246万元,较1987年增加37万元,增长15.04%。全年经营性利润实现2.0万元,人均收入1 200元,较1987年增加200元,增长16.6%。
【市郊国营农牧场种植业丰收】 1988年市郊国营农牧4场285户种植业承包户种地15 362亩。粮食总产实现324.4万斤,比1987年增加18.4万斤,增长5.6%。其中大豆254.5万斤,小麦23.5万斤,玉米37.3万斤,水稻9万斤,蔬菜(包括土豆)600万斤。4农场粮豆平均亩产211斤,小麦亩产200斤,大豆亩产202斤,玉米亩产500斤,水稻亩产550斤。
红卫良种场、试验农场给种子公司提供良种 450 300斤,较1987年增加 170 300斤,增长37.8%。其中大豆良种25万斤,小麦良种10万斤,水稻良种 10万斤,蔬菜良种300斤(茄子、青椒、西红柿)。这些良种基本满足了本市种植业承包户生产的需求。
【市郊国营农牧场养殖业登上新台阶】 1988年市郊国营农牧4场承包养鸡专业户224户,饲养蛋鸡5.3万只,年产鲜蛋100万斤。其中五边岗畜牧场养鸡4.8万只,青山种畜场养鸡0.3万只,良种繁育场养鸡 0.2万只。五道岗畜牧场是本市一级种鸡场,是市良种鸡——滨白鸡重点繁育基地。1988年该场扩大了规模,引进了新技术。由平养变为平养与笼养相结合,不但增加饲养数量,而且饲养水平也随之提高了。全年为市区提供优良种蛋30万枚,育成标准种鸡雏18万只。种鸡场和 150户养鸡专业户全年为市区提供商品蛋80万斤,创该场养殖业历史最好水平。该场养鸡专业户李喜友、石希恩、刘祥广等饲养蛋鸡都超1 000只,产蛋率达到7成,年平均收入万元左右。4场共有养奶牛专业户66户,饲养奶牛140头,产鲜奶60万斤,供市区人民生活需要。
【五道岗畜牧场养鸡超4万只】 1988年底,五道岗畜牧场鸡存栏4.8万只。其中该场附设的种鸡场(全民所有)饲养祖代和父母代滨白种鸡一万只;该场150户养鸡专业户饲养蛋鸡3.8万只。
五道岗种鸡场是本市滨白鸡一级种鸡场,是市滨白鸡重点繁育基地,每年由省种鸡场引入滨白祖代种鸡扩繁,生产滨白Ⅳ系Ⅱ系种蛋,提供给全市二级父母代滨白种鸡场,搞 4.2配套系杂交。二级父母代滨自种鸡蛋,经孵化鸡雏,即为滨白商品杂交鸡。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产蛋多,蛋大,蛋质好,成活率高。五道岗一级种鸡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 400平方米,全部砖瓦结构。设有种鸡舍、育雏舍、中鸡舍、商品笼养鸡舍、种蛋保管室、商品蛋库、兽医防病检疫室,消毒间、饲养人员休息室,鸡场办公室。场部设有种雏孵化站。鸡场工作人员共18人。鸡场经营实行承包责任制。从鸡雏饲养到产蛋高峰结束全部淘汰的周期 500天,饲养人员一包到底。工资按合同按月兑现。生产旺季饲养员月工资高达330元,低的150元。淡季月工资也在100元以上。种鸡场1988年上交给畜牧场纯利2.5万元。鸡场负责人年得奖金 5 000元。全年提供种蛋30万枚,鸡雏18万只,商品蛋10万余斤。
五道岗畜牧场,除通过种鸡场养种鸡以外,还有150户养商品鸡专业户。其中饲养量达1 000只的2户,养500只以上的6户,一般的养200—300只。养鸡专业户占全场总户数的60.9%。
五边岗畜牧场养鸡生产能在饲料调价、鸡蛋价格波动下跌等不利因素冲击的情况下有新的发展,效益稳定,主要是场子采取了优惠措施,实行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科学饲养水平高。同时也有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密切配合的因素。该场1982年开始养鸡时,为了扶持因实行承包而被精减下来的50名女职工,场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盖鸡舍缺少资金,从场子借,不要利息;缺少材料场子负责给买;没有运输力,由场子无偿出车。并对承包养鸡的女职工,优先供应鸡雏。由于场子扶持,使没活干的女职工安心回家养鸡。当年每个女职工养鸡 1 000只左右,平均收入1 000—1 500元,比上班工资收入多1—2倍。从此养鸡上路了,规模越来越大,收入一年比一年高。1988年养鸡收入超万元的有8—9户,一般收入4 000—6 000元。养鸡在五边岗扎了根。
搞好各项服务,解除职工后顾之忧。面对全场职工养鸡的热潮,怎样搞好服务是个关键问题。场领导班子决定,在场部成立一个养鸡综合服务站,保证全场养鸡的饲料、添加剂等供应。使养鸡户买饲料不出场,并保证及时供应。市饲料部门对五边岗的鸡饲料供应给予方便,在饲料紧张的情况下给予优先。
推广普及先进技术,搞好防疫灭病。该场养鸡人员普遍熟练地掌握了饲养管理和防疫灭病的技能。凡是五边岗职工家属到市里办事,或上亲属家串门,从来不吃鸡肉,怕吃了有病的鸡肉,带回传染病,这已成为五边岗人一个自觉纪律。因此在五边岗多年来从没生各种传染病。
(安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