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
【1988年乡镇企业概况】 1988年乡镇企业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按照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坚持“四个层次”一起上,不断深化乡镇企业的内部配套改革,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竞争机制,使本市乡镇企业在发展速度、发展层次、产品结构以及企业升级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1988年总产值计划13 510万元,实际完成14 262万元,比上年增长 30.5%。其中,郊区完成6 874万元,超计划3.5%,比上年增长31.1%;绥滨县完成 3 250万元,超过计划1.5%,比上年增长23.5%;萝北县完成4 138 万元,超计划12.7%,比上年增长35.4%。
总收入计划12 810万元,实际完成额达 3 740万元,比上年增长 32.5%。其中,郊区完成6 880万元,超计划 4.2%,比上年增长额30.8%;绥滨县完成2 510万元,超过计划0.4%,比上年增长24.6%;萝北县完成额4 350万元,超过计划17.2%,比上年增长40.7%。
利润计划746万元,实际完成7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其中,郊区完成319 万元,超计划9.2%,比上年增长16.8%;绥滨县完成 197万元;萝北县完成280万元,都比上年略有增长。
1988年乡镇企业总户数达到4 497户。其中市郊1 389户,绥滨县1 118户,萝北县1 990户。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7 015人。其中市郊8 104人,绥滨县3 117人,萝北县5 794人。
1988年郊区乡镇企业新增加了给水器、丙酸盐、纺织品、手套、胶合板、丙醇、骨粒、岩棉、清棉除铁磁辊、再生塑料、波纹瓦、金属刷镀、粘土瓦、磨球等14种新产品。乡镇企业的产品由上年的80种增加到94种。
1988年乡镇企业的百万元产值企业达到18户。有绥滨县的绥滨啤酒厂、绥滨肉禽加工厂、绥滨羽绒制品厂;萝北县风翔镇工程公司、太平沟乡佳太联营金矿;市郊蔬园乡农机厂、蔬园乡木材综合加工厂、蔬园乡大众商场、蔬园乡土建公司、蔬园乡镁矿、蔬园乡金属改制厂、蔬园乡农贸大楼,红旗乡建筑公司、红旗乡上鹤食品厂、红旗乡一煤矿、红旗乡机械厂、红旗乡胶合板厂、红旗乡水表厂。
1988年,乡镇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升级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市创省系统优质产品 3项。绥滨县啤酒厂被授予国家二级标准件企业,蔬园乡第二农机厂获国家四级标准化企业、国家三级计量单位、国家三级质量管理单位、省乡镇系统先进企业;红旗水表厂获国家三级计量单位;东方红水泥厂获国家三级计量单位;团结乡煤矿获省级文明矿井称号。
1988年,市郊乡镇企业注重岗位培训和职工教育工作,在市乡镇企业局和各乡政府的组织下,共举办了各专业和工种培训班25 期,培训职工达740余人次,使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为此,省乡镇企业局授予市乡镇企业局、红旗乡企业公司为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1988年郊区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6 874万元。其中农业完成64万元,建筑企业完成636万元,交通运输企业完成840万元,商业饮食业企业完成1 269万元,服务企业完成 133万元。工业企业完成3 931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57.2%。由此可见,郊区的乡镇企业是以工业企业为主体。从事乡镇工业企业生产的从业人员有4 220人,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77%。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7 人,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3%。在乡镇企业招聘的53人中,48人在工业企业,其中有技术职称的17人。
乡镇工业生产是以农机修理、粮油加工、打石采砂起步的,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深入贯彻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自我发展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使乡镇企业在近一、二年中,在原有工业巩固发展的基础上,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饮料工业、罐头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新兴工业冲破了“三就四为”束缚,迅速成长,已成为乡镇企业的生力军。
【乡镇机械冶金业】 机械冶金业是乡镇工业的主体行业之一。有农牧渔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其计量工具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5个主要行业。共有12户企业,从业人员689人。1988年完成工业产值1 170 万元,占乡镇工业总产值30%。
郊区的机械行业是最早兴起的行业之一。在1958年农村实现合作化时期,郊区蔬园乡就成立了农机修配厂,以后随着农村农业机械的不断发展,郊区几个乡都相续建立了农机厂,经过不断的改造和提高,现都已形成了有一定机械加工能力的企业。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中,通过横向经济技术联合,招聘人才,引进技术,不断地拓宽生产门路,开发新产品,使企业增加了新的活力。1988年末,郊区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已达19种,有60型暖气片,“鹤丰”12型小四轮拖拉机、 101型工程前(后)翻斗车、15马力和22马力农用运输车、131A型系列液压自卸翻斗车、131A型双排座客货柴油农用运输车、面包车、无塔给水器、1L335型机械悬卦式三铧犁、7YCS500型三轮运输车、勃海14型拖拉机,Φ12、14、16、18厘米螺纹钢,旋翼湿式15—50厘米水表系列产品、XJ—18和 100型高磁油路消烟节油器、清棉除铁磁辊、系列弯管、水泥磨球等。其中四轮小拖车、农用车、面包车、翻斗车、给水器、三铧犁、水表、节油器、清棉除铁磁棍等12种产品填补了我市乡镇企业生产的空白。
1988年,各企业普遍地加强了质量管理和监测,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生存,改造工艺,提高产品质量。1984至1988的 5年间相继有鹤丰牌12型四轮拖拉机、三铧犁、弯管、岩棉、水表、工程翻斗车等6项产品评为省优质产品和省乡镇企业系统优质产品。
机械和冶炼业的主体企业有市第二农机厂(蔬园乡)、红旗乡机械厂、东方红乡农机厂,团结农机厂、新华镇农机厂、红旗乡水表厂、东方红乡轧钢厂、裕民村轧钢厂、永裕村弯管厂、镁矿。其中产值超过百万的企业有第二农机厂、红旗机械厂、红旗水表厂、镁矿、裕民轧钢厂5户。
1988年,乡镇机械冶金业突出抓了三件事:
一、深化改革、狠抓产品更新换代 1988 年前市第二农机厂已有定型产品9种。其中鹤丰牌小四轮拖拉机是该厂的主要产品。1988年中,该厂又设计研制了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1L335机械悬卦式三铧犁。此项产品是市乡镇企业唯一列入省计划产品,年产量 5 000台。引进了省农机公司7YCS500型三轮运输车新产品生产技术,与大连拖拉机厂联产联销勃海1 4型拖拉机,从西安引进全自动给水器。从而形成以老产品为骨干、新产品为后劲的多产品生产机制。1988年该厂完成总产值 46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2万元,获利润20万元。新华镇农机厂引进气刹车片生产技术,使产值由1987年的20余万元增长到33.2万元。
二、狠抓产品质量发展短线产品 1988年东方乡轧钢厂的材料来源发生变化,其主要来源靠在废品站收购的废品到西林钢厂换边角料。兑换比是 2.3:1。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直径12、14、16、18厘米螺纹钢,经市机械工业理化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其含炭、硫、硅、锰、磷的化学元素,及抗强度,延伸率等8项指标均符合标准。1988年生产605吨。1988年底,蔬园乡裕民轧钢厂有250轧钢机2台,年产能力达到 1 500吨。该厂内行使质量否决权,有管理法规、技术标准,建立了质量责任制,实施了“三全”科学管理方法,使产品成为用户信得过产品。
三、攀高结贵、开发新产品 1988年红旗乡水表厂又从沈阳引进清棉除铁磁辊新产品。该厂在内部配套改革中,实行优化组合,消除工种界限、工资等级,按产量计酬,极大提高了工效。1988年产水表1万块、消烟节油器5 300台、清棉除铁磁辊177根,产值突破100万元。
(吕宝相、吴忠发)
【乡镇煤矿】 1988年乡企系统共有蔬园煤矿、东方红二煤矿、新华煤矿、红旗一煤矿、红旗二煤矿、团结煤矿等6个煤矿,从业人员889人,年产原煤15.2万吨,比1987年增长 12.5%;完成产值(现价)589万元,占乡镇工业总产值14.1%。
乡企煤矿都是回采国矿遗弃的边角残柱,地质条件复杂。但各矿在煤炭生产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注重工程质量,努力提高回采率。1988年团结乡煤矿获省级系统文明矿井称号。
1988年各矿煤炭产量
单位:吨,元
1988年,乡镇煤矿针对可采煤量逐年减少的制约因素,一是加速煤矿的改革,提高回采率;二是挖掘潜在资源,千方百计的延长矿井的寿命。1988年还新增V型溜子8台( 其中东方红乡二煤矿3台、新华镇煤矿3台、红旗乡二煤矿2台),25和30千瓦绞车各一台,水泵 5台、28千瓦局扇一台、回柱绞车一台,摩擦金属支架500根。
新华煤矿在废区中探明,本层和上层可采量 5万吨;红旗乡一煤矿经过改造后在一下层和北部探明新储量;红旗乡二煤矿回采7上层的同时,改造、复采7下层,多获储量5 万吨;东方红二矿回采3层、改造4层、打入5层,新增储量10万吨。团结煤矿对8号层进行技术改造。蔬园乡煤矿北井投资16万元,修复巷道打密闭,为明年生产做好了准备。
1988年底,乡企煤矿巷道总长4 130米,地面工程建筑面积4 510平方米。经市有关部门按省下达的矿井标准检查,有5个矿获得安全合格证,占煤矿总数的83.3%。
【乡镇食品加工业】 1988年乡企系统共有粮油食品加工业17户。其中粮食加工业4 户,植物油加工业6户,罐头食品业3户,土豆制品业1户,调味品制造业 1户,饮料制造业2户。从业人员299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36万元。
食品加工业的骨干企业有上鹤食品厂、哈鹤蔬菜综合加工厂、裕民青年饮料厂、东方红油米加工厂等。1988年上鹤食品厂的生产技术及生产设备进一步配套完善,生产面包、月饼、寿桃、布丁蛋糕、饼干等10几种产品,不仅本市畅销,而且销到佳木斯、伊春等 7个城市。该厂生产的饼干被评为省乡镇企业系统优质产品,全年完成产值132万元,获利润11万元。
1988年蔬园乡裕民村青年饮料厂生产《飞云牌》黑加仑饮料、菠尔乐、桔子汽水、黑加仑汽水 4个品种45 000箱,产值28万元。该厂有灌瓶机、灌浆机、冲瓶机、刷瓶机、混合机、过滤器各一台,80米深水井一座,厂房、办公室面积32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 22万元。全厂职工32人,其中本村农民26人,城市青年6人。职工中高中文化4人,初中文化15人,高小 9人。职工平均年龄36岁。1988 年9月经市卫生防疫部门、计量部门检查,符合国家规定的理化各种指标和卫生标准。
1988年红旗乡新兴村的村办企业——哈鹤蔬菜综合加工厂,生产红烧鸡肉、红烧牛肉、五香辣鱼、青刀豆、西红柿等各种罐头50 万瓶。
【乡镇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物采选制品业】 1988年乡企系统的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物采选制品业34户。其中采石场23户,制砖厂10户、水泥厂1户。从业人员1 178人。其中乡办企业10户,村办企业24户。1988年乡镇企业生产石材10.8万立方米,约占全市产量的三分之二。生产红砖3 535万块,占全市红砖产量的四分之一。生产水泥2 000吨。完成工业产值 562万元,占乡镇工业总产值的14.3%。
1988年郊区乡企砖厂概况
1988年红砖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不利,风大、雨多。新华砖厂、团结砖厂因受风雨袭击,损失水坯计 300多万块,各砖厂都存在水坯干燥慢、裂纹较多的问题。为增加产量、保证质量,战胜自然灾害,制砖系统相继采取了 3项新工艺:①引进推广内燃砖焙烧技术。在料土中掺入5%—15%的煤粉,炉灰。平均加快干燥时间2天,万块砖节约耗煤0.25吨。②借鉴省先进企业安达县万宝山砖厂的晾坯和堵窑方法,减少了水坯裂纹。③结合企业承包,推行了“三工序”质量管理法,控制红砖质量,一年中,经市建材局、市标准计理局多次检测,乡镇 6户企业红砖的内在质量均在150号以上,外观质量均在二等以上。
由于采取新工艺,不仅战胜了自然灾害,而且提高了红砖的产量和质量。蔬园乡砖厂产量突破 1 000万块,红旗砖厂经改造后正式恢复生产,东方红乡与江滨农场联合办起了鹤江砖厂,团结乡砖厂生产的红砖质量由次品升为优质品。
1988年乡企系统生产石材10.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9%。
1988年乡企系统18个采石场分布在蔬园乡北部和红旗乡西部。北部有蔬园乡一、二采石场、综合厂采石场、林场采石场、水利采石场、跃进采石场(有六个小场)、前进联营石场、更新石场(有两个场)。西部有红旗乡乡办采石场。在18个石场中产量突破一万立方米的有蔬园乡一石场、综合厂石场、红旗采石场。乡企石场开采的基本方式是分阶段水平开采,机械打眼、放炮。村办企业多用手工打眼、扩孔爆破。乡企石场的工人80%是本乡、村的农民;20%是流入郊区的闲散劳动者。1988年采石业认真地贯彻了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健全了生产岗位责任制和火工品的管理条例,做到了全年安全生产。全年生产石材10.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9%。
1988年东方红乡办水泥厂共有固定资产原值80万元,主要设备有立窑一座、颚式磨机、锤式破碎机各一台、提升机二台、包装机一台。总装机容量310千瓦。主要生产矿碴硅酸盐425号、普通硅酸盐425号、火山灰425号等三种水泥。全年产水泥2 000吨。
【乡镇化学工业】 1988年乡企系统共有化学工业企业 3户。其中有红旗乡乡办的鹤岗市精细化工厂、新华镇南华村办的胶囊厂、蔬园乡裕民村办的鹤岗市溶解乙炔气厂。3 户企业有从业人员120人,198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5万元。
红旗精细化工厂于1988年3月开始筹建,8月试产,建厂投资40万元,有职工35人,建有化验室。该项目是省“星火计划”建设项目,省乡镇企业局投资20万元,年设计能力生产丙酸盐产品30吨。丙酸盐是同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的新产品,属国内首创。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国外食品级标准,是食品、饲料的添加剂,可防止毒素的产生,延长食品、饲料贮藏寿命,保存食品、饲料中营养成份。1988年 9月26日该厂生产的丙酸盐产品参加由国家科委主办的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交易会,获单项荣誉奖。该厂全年生产丙酸盐11吨,完成产值20万元。
鹤岗市溶解乙炔气厂于1988年 1月正式生产,是省化工厅定点生产厂。溶解乙炔气比浮桶式发生器具有节约、安全、方便、经济等优点,是气焊工艺的改革。为推广此项新工艺,1988年 4月市经委、市劳动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及消防大队联合发出通知,禁止使用浮桶式发生器,一律改用溶解乙炔气,并相应的在市矿企业收回 200余只浮桶式的发生器。溶解乙炔气厂为推广新工艺,抽调全厂二分之一人员下各厂、矿送货,推销产品,宣传使用方法。首先在矿务局、峻德煤矿推广使用,随后在市政企业及莲江口、佳木斯、萝北、绥滨、宝泉岭、鹤立等地部分企业推广使用。1988年共生产13 600瓶,其中30%销往市外,70%由市政企业和矿务局使用。市政企业使用率达95%,矿务局企业使用率35%。由于新工艺有个认识过程,该厂处于一班间断性生产,仅发挥生产能力的五分之二,该厂设安全、消防、质检、环保四大组织机构,每日班前都讲安全课,每周脱产一天安全知识学习,半个月一考评。1988年全年无机械、人身伤亡事故,获市政府“十项消防指标合格单位”的称号。
新华胶囊厂于1987年 3月建厂,当年10月试产。该厂是从浙江省新昌县胶囊厂引进的技术,由佳木斯市个体户主赵旦阳出技术,南华村提供厂房、资金联合兴办起来的,共投入资金 9万元,其中贷款6万元,自筹3 万元,主要生产零号——4号胶囊产品,年设计能力生产胶囊 8吨,产值30万元。1988年该厂生产胶囊5吨,完成产值25万元,获利润2.5万元,产品主要销售给市制药厂。
【乡镇木材加工及其制品业】 1988年乡企系统木材加工及制品业共有23户,有从业人员714人,完成工业产值 539万元。蔬园乡车队木材加工厂共有职工116人,固定资产40万元,园盘锯3台、带锯2台。全厂实行按等级工资加工时补助的分配形式,职工的一切福利待遇和劳动保护标准均按国营企业标准执行,该厂主要生产玻璃包装箱、油漆包装箱、并利用边角废料加工灰条和扒板等。产品销往河南省。1988年总收入达140万元,创利税10万元。
红旗乡胶合板厂于1987年 4月开始筹建,1988年6月开始试产。建厂投资350万元,固定资产220万元。有旋切机、干燥机、液压机、刹光机等全套生产设备,职工270人。该厂设计能力年产胶合板3 000立方米,主要生产桦木、水曲柳、椴木等品种。1988年生产成品胶合板600立方米,创产值 200万元,产品销往河南省平项山及河北天水等地。红旗乡新农象棋厂是本市唯一的象棋生产厂家。该厂是1985年由新农村农民李国忠个人创办的,全套加工设备也是他个人研制的。1987年李国忠同新农村联合经营,李国忠任厂长。该厂生产的象棋曾多次受到市政府领导的赞扬。1988年生产象棋43 500付,销往佳木斯、锦州等地。
【乡镇造纸厂】 1988年蔬园乡造纸厂共有职工50人,固定资产20万元。主要生产包装纸,年生产能力400吨。1988年生产包装纸350吨,完成总产值35万元,获利润2万元。
【红旗棉织厂投产】 红旗棉织厂是红旗乡长胜村办企业,1988年初开始筹建,当年5 月1日试产,1988年生产白布55 000米,完成产值20万元。
红旗棉织厂地址在红旗乡长胜村,利用原有生产队办公室及库房作厂房,建厂投资80万元,从辽宁省辽阳市纺织厂购进1511M型纺织机32台、1515M型纺织机20台,现已全部按装完毕,正式开机28台,职工150人,上岗前由市纺织厂派人来厂培训。该厂1989 年生产的品种将增加元白平布、漂白平布、褥单布、小帆布、包皮布、劳动布等6种。
(吕宝相、吴忠发)
【红旗乡水表厂实现利润10万元】 市红旗乡水表厂是1984年建立的乡办企业,年产旋翼湿式15—50毫米水表 5万只,行销东北三省。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工厂产品单一,市场饱和,企业生产不景气。
1987年初,该厂从沈阳矿山机器厂磁化器厂引进最新产品高磁油路 XJ—100(18)消烟节油器的生产工艺的配件,和沈磁联牌生产消烟节油器,成立沈阳磁化器厂鹤岗分厂。当年生产8 000余只,创产值80万元,利润8万元。水表厂从横向联合中尝到了甜头,1988 年又同沈阳磁化器厂进行合作,联合生产清棉除铁磁棍,主要用于梳棉机上,清除棉花中杂质,提高棉纺产品质量,延长梳棉机寿命。沈阳磁化器厂向该厂提供清棉除铁磁棍的主要机件,在本市装配,该产品目前只有沈磁一家生产,产品销路较好,在1988年全国济南节能产品展销会上受到好评。该产品投产后新增产值55万元,利润 5万元。在此基础上,这两个厂继续合作。由于开展横向经济联合,这个厂产值2年翻2番,突破100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
【溶解乙炔气生产成功】 市蔬园乡裕民村针对目前本市电石和乙炔气紧张的状况,从沈阳中国溶解乙炔气设计中心引进技术,并同齐齐哈尔电石厂进行协作,建立裕民村乙炔气厂,填补了我市的一项空白。齐齐哈尔电石厂帮助进行设备安装、技术工人培训。1988年元月投产后,生产一直正常,产品供不应求,这个厂年产乙炔气近 8万立方米,产值达到75万元,利润5万元。计划在1989年生产乙炔气20万立方米,产值达到200万元,盈利40万元。
【红旗乡办企业收入占全乡总收入70%】 1988年市红旗乡办企业(包括村办)发展到397户。其中乡办21户,村办25户,个体办 351户。乡村集体企业有以机械厂、水表厂为主的机械加工业,以建筑公司、砖厂、石厂为主的建筑业,以人造板厂、综合厂为主的木材加工业,以食品厂、罐头厂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物资站为主的商业企业,以两个煤矿为主的采矿业,以棉织、刺绣为主的纺织工业,以钠酸盐、溶剂厂为主的化工工业等 8个行业,成为全乡经济的重要支柱。1988年乡企总产值达2 000万元,实现利润85万元。乡企收入占全乡总收入的70.3%
1988年该乡上了“人造板”、“钠酸盐”“罐头厂”、“肉鸡孵化”等 7个项目。每项收入均达百万元以上。
(汤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