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林业
·林 业·
【1988年本市林业的发展】 1988年市林业局经营总面积 111 396公顷,其中天然次生林43 936公顷,占总面积的40%,天然母树林2 460公顷,占总面积的2%;人工林 43 795公顷(成林17 757公顷,未成林达到26 038公顷),占总面积的39%,荒山荒地和沼泽地21 205公顷,占总面积的19%。林木总蓄积量 5 488 566立方米。其中天然次生林蓄积量4 431 726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80%;天然母树林蓄积量586 610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 11%;人工林(成林)蓄积量470 230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 9%。林业局下属有红旗林场、十里河林场、十八号林场、桶子沟林场、细鳞河林场、鹤林林场、三道林场等。全局职工总数3 347人。其中全民固定工为2 397人,占总数的71.6%;全民合同制工人100人,占总数的3%;大集体工人850 人,占总数的25.4%。全局干部总数411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285人。全局有机械总数 176台。其中汽车81台,拖拉机36台(链轨25台,胶轮3台,手扶拖拉机8台),发电机5台,油锯54台。全局固定资产2 649万元,其中生产用固定资产922.1万元。
1988年,林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全局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全局造林34 678亩,为计划的102%;育苗 643亩,为计划的107%;天然次生林抚育伐17 029亩,为计划的106%;出材41 226立方米,为计划的103%;人工林抚育伐81 000亩,为计划的90%;出材6 538 立方米,为计划的93.4%;人工林经营伐300 亩,为计划的100%;出材750立方米,为计划的100%;人工林透光伐22 357亩,为计划的69.8%;幼林抚育30万亩,为计划的96%;秋整地3 800亩,为计划的100%。林产工业生产胶合板 2 511.8立方米、木器家俱为3 965件、雪条棒正品1 584箱、副品15吨,白灰2 900吨,木耳段60万段。养鸡6 100只,养鱼水面10.1万平方米,养牛15头,养猪47头。人参整地累计31平方米,播籽36 200平方米,移植12 800平方米。全局完成工业总产值1 315万元,实现利润55万元。
【1988年林业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改革管理体制,推行承包经营。根据国家林业部和省林业厅关于林业系统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要求,在省厅的指导下,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和“七包七保”( 包营林生产任务,保造林、育苗和幼林抚育的质量;包森林资源消耗,保抚育伐质量;包森林保护,保无森林火灾,无重大森林病虫害和无乱砍滥伐现象;包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保产值、利润递增;包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保每年投资在万元以上;包安全生产,保无伤亡事故;包林业机械维修保养,保完好率在85%以上)的内容,对 7个国营林场实行了承包经营。本着放权搞活的精神,局对所承包的林场下放了 7个权力,即:生产经营权;物资采购权;资金使用权;内部机构设置权;人事劳动管理权;奖金工资分配权;临时工招用权。实行承包后,国营林场正在由过去的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二、在省厅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完成了速生产用材林基地的调查设计工作。从4月24 日至5 月18日,历时24天,对三道、红旗、细鳞河、十八号四个林场的地理、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经反复论证,认为本市具备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条件,决定在这 4个林场建立1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总概算为936.6万元,预计15年后,可采木材2 310万立方米,按1986年的木材价格算,总价值5亿多元,去掉成本费每立方米百元,可获利润3亿多元,是投资的34倍。届时,林业局的后备资源和经济效益将相当可观。
三、加强了森林防火工作。林业局由于连续 8年无森林火灾,致使部份职工群众产生了麻痹松劲的思想。对此,林业局加强了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和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森防的重要性和森防知识。同时,印发《森林防火条例》和《森林防火公约》 3 200份,举办专(兼)职防火员学习班一期,强化了广大职工群众的防火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吸取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沉痛教训,真正把森防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从局长到各林场场长都亲自抓森防工作,并层层建立了森防责任制,切实做到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在极易发生火灾的“清明节”那天,林业局采取了严格的戒备措施,由局领导带队,全局出动844人,各种车辆43台,对林区边境地带进行巡护检查,重点部位,死看死守,确保了“危险日”的安全渡过。在财力紧张情况下,该局仍投资287 000 元用于加强森防基础设施的建设。现在,各林场都配备了防火专用摩托车,风力灭火机,对讲机,专用防火电话,有的还配备了高倍望远镜。1988年末,全局共有防火指挥车2台,运输车1台,摩托车27台,风力灭火机53台,瞭望塔5座,基本实现了上级要求的“四网两化”(陈望网、通讯网、巡护网、预报预测网;扑火机具化、防火队伍专业化)。由于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1988年,林业局实现了第9个无森林火灾年。 (李明柱)
【松鹤林场10年无火灾】 矿务局林业处松鹤林场加强护林防火建设,坚持开展区域群防联防,不断提高森林火灾的防范和扑火能力,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使该林场实现了连续10年无森林火灾。
该场1965年始建,现有人工林地36 120亩,活木林蓄积45 790立方米。虽然林地面积不大,但蓄积量大,成林多。特别是该场离市区接近,属浅山区,道路四通八达,林间小路纵横交错,加之林地战线长、点分散,给护林防火带来了不少困难。根据这些情况,该林场建立了联防体系,每年与林地周围20多个单位签订联防合同,立下责任状。在此基础上,该场加强了长远防火设施的建设,共打烧防火道31条,基本把 4万亩林地割成块状,达到隔离火灾传播的状况。该场还在场区设有两个瞭望哨、5个防火站,设有无线报话器和有线电话,4台摩托和 1台汽车,并更换了10台轻便型灭火器。该场把年轻力壮、身体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人员安排在护林防火岗位上,设有专职防火员26人。防火员和场部领导均实行了分片包于责任制,形成防火专业化、机械化,保证了林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