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饮食服务

饮食服务



                   ·饮食服务·
  【饮食服务公司概况】 1988年市政饮食服务公司在深化改革中,通过划小核算单位和新建网点,企业户数已发展到58个。其中:国有企业48户,国营网点65个:集体企业10户,经营网点32个。主要从事饮食业、照相业、旅店业、理发业、浴池业等商业和修理业经营。全公司拥有职工1 652人。其中:全民职工991人;集体职工661人。总营业面积 35 682.5平方米。拥有馒头机25台、电冰箱36台、和面机31台、电烤炉10台、彩色扩印机1台、立式照相机 14台、闪光照相机26 台。国有固定资产总额516.9万元。饮食业有一级红案技师 2人,二级14人,三级79 人、四级2人、二级白案技师6人,三级17 人;二级服务师12人。旅店业有二级服务师21人;三级2人。照相业一级照相技师2人;三级11人。理发业三级技师7人。
  1988年市饮食服务公司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企业改造,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两改两提”方针,在已改造装璜了宴宾楼华丽餐厅、站前阁楼的基础上,又改造装璜了独一处饭店,引进哈尔滨老独一处饺子宴。并改进了中餐溜炒经营,加强小吃供应服务,形成高、中、低档配套经营的新格局。1988年全公司实现卖钱额 1 498.9万元,比上年增长18.1%,是历史上卖钱额最高的一年,实现了经营性不亏损。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1988年,市饮食服务公司在所属国有48户企业中,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7户,占14.5%;推行资产租赁经营的41户,占 85.5%。在推行承包制和租赁制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形成了以“五制”为内容的一整套内部改革配套措施:一是竞争机制。无论承包或租赁企业均公开招标,择优产生承包人或承租人。出现了干部下点承租,母女双夺标,几个人争租赁的生动局面,使改革工作向高层次发展。二是约束机制。合同期由一年改变为三年,实行风险抵押金,激发了承包人或承租人从长计议,抑制了企业短期化行为。三是激励机制。从改革分配办法入手,实行定额工资、计件工资、假定工资、提成工资等等,做到了奖优罚劣,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四是民主机制。狠抓了包租企业中的民主建设,公司党委分两片组建了职代小组27个,发挥了职代小组监督、检查、协调、支持的作用,增强了职工与承租人之间的凝聚力。五是引入兼并机制。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站前商店兼并一旅社和原材料采购供应站后,充分发挥了商店的领导能力、资金来源、采购力量、货源渠道、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使被兼并的两户亏损企业很快地恢复了生机。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贯彻了两权分离、企业自负盈亏、职工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调动了包租人和职工的积极性,给方兴未艾的企业注入了更大的生机,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1988年有5户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与上年比较,减亏面占55.6%。公司上缴税利56.2万元,比1987年增加16.3万元。企业自筹资金用于企业改造投资52万元,比1987年上升41.69%。1988年职工收入比1987年上升10.62%。实现了国家、企业、职工收益同步增长。
  【下放小企业人、财、物管理权限】 1988年 4月市饮食服务公司按市委、市政府决定,为完善城区政权功能,向6个区政府下放小企业人、财、物管理权,9月完成放权工作。下放区管国有企业40户,占80%,门点43个,占66%;集体企业10户,占100%,门点32个,占100%。下放区管集体职工.487人。下放区管退休劳保318人,占66%。国有固定资产下放区管 180万元,占35%,集体所有固定资产 33.7万元,全部下放区管。向区放权后,市饮食服务公司的主要职能,一是面向全市实行饮食服务行业管理;二是对直属企业的经营管理。保留企业 8户22个门点,职工510人,固定资产336.9万元。保留饮食业5户,367人;旅店业1户,47人;商业2户,96人。保留企业1988年实现卖钱额875.3万元,占总卖钱额的58.4%。
                                     (张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