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1988年是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一年,本年进行了以下几项改革:一是完成了城乡中小学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年初,市教委将市郊的 2所中学和43所小学归市农委管理。8 月又将中学(一中、三中除外)和职业中学下放到各区管理。使全市教育彻底实现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二是积极试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萝北、绥滨 2县已坚持 4年,工农区、兴山区试行校长负责制,均收到较好效果:①实现了党政分开,减少了以党代政的现象;②校长的自主权有所扩大;③调动了中层干部和教师的积极性。三是教学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深入: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马芯兰教学法”、“六因素教学法”三项移植试验得到健康发展。中学以孙治权、曹明的《教学结构量质论》为基础的《三维思辨共生效应》实验项目继续进行。以唐文忠为首的省教育专家1988 年来考察,给予很高评价。
【巩固普及初等教育成果】 1988年为巩固普及初等教育成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了巩固普及初等教育的月例会制度,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二是提高了对小学毕业的验收标准,由过去的语文、数学双科 120分为及格改为语文、数学单科60分为及格,同时把自然常识列为验收科目;三是将小学毕业验收工作由小学负责改为中、小学联合验收,由市统一命题,中小学教师共同监考,共同评卷,切实保证了验收质量;四是教研部门加强了业务指导,定期进行校长、教导主任和薄弱年级、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举办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班,不仅提高了领导指挥教学的能力,而且使薄弱学科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五是积极做好市属24所小学的校定型、班定额工作,对于搞好中小学的衔接,稳定学额,实现教学良性循环都起到了积极作用。1988年小学毕业生的“四率”都达到了部颁标准,巩固了普及初等教育成果,提高了普及水平。
【初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88年进一步完善了在原有基础上看提高的评价原则,制订了 300分评估标准,凡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幅度较大的学校就予以表彰和奖励,使一批较为后进学校转化为先进学校,薄弱初中的比例由1984年的61%下降到1988年的11%,毕业生及格率由1987年的50.7%提高到1988年的52.8%,优秀率由]987年的15.5%提高到1988年的16.3%,低成绩率由1987年的6%下降到1988年的4.4%。
【高中质量“滑坡”局面得到控制】 为彻底扭转1987年高中质量“滑坡”的局面,市教委本着“严、细、实”的原则,切实下大气力狠抓高中质量提高工作:一是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教委主管领导以主要精力抓此项工作,主要领导经常检查过问,定期在学校召开现场办公会,经常深入学校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二是成立了学科指导组,提高了各科复习的质量;三是加强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先后派出专人去北京、南京、沈阳、大连、福建等地收集信息和资料,共提供了59套很有参考价值的参考资料,并结合本市具体实际从中精选出 3 126份资料供学生练习使用;四是加强了对毕业生的升学指导,使本市1988年高中毕业生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全市专科以上录取数量已突破 500名大关。第三中学本科录取数由1987年的39名猛增到1988年的80名,达到该校的历史最好水平。第一中学本科录取数由1987年的97名增加到1988年的107名,接近该校的历史最好水平。1988年鹤岗市高考成绩好于同类城市。
【德育教育得到加强】 1988年本市坚持开展了以贯彻省教委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的教育工作。一是各校普遍成立了政教处,强化了德育教育的指挥系统,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已初步形成。二是多数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和校外辅导员委员会,开展以社会调查为重点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积极改革德育教育。育民小学承担了省教委下达的德育整体改革试验,实验课题是《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性格教育研究》,制订了实验细则,并写出了实验报告,在省教委召开的德育工作会议上做了介绍,受到省教委和与会人员的好评。四是全市推广了工农区关于小学生思想品德考核办法,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和教师联评的综合考核办法,对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五是中学制订了优良中差劣操行等级标准,通过德育教育评估,推动了校风校纪建设。六是部分学校改革家访的方法,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册”,教师可随时将学生在校表现写在上面反映给家长,家长也随时将学生在家表现反映给教师,使学校和家庭保持经常联系,共同搞好学生思想教育。第一职业学校校长兰维忠、实验小学校长范静芝被评为全国德育教育优秀工作者。
(王占涛)
【矿务局各中学狠抓基础教学】 矿务局各中学狠抓基础教学,初中毕业生合格率和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均有所提高。1988年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 41.9%,比上年提高6.7%。升学率达到54.2%。1988年应届高中毕业生考入大学本科和专科院校的38人,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 3.6%,比上年提高0.6%。其中考入本科院校20人,比上年提高 40%。1988年全局共有90名学生在省、市举行的 8次各科竞赛中获奖。在市举行的初中数学竞赛中,南山三中、兴安二中进入团体前五名;在市举行的地理竞赛中,矿务局岭北中学,获团体第四名,个人第一名;在高中数学奥林匹克杯竞赛中,矿务局中学获黑龙江省二等奖,并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比赛且获奖;在市高中数学和物理竞赛中,兴安矿一中获乙组团体第一名。
(凯 旋)
【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特长】 为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全市各中小学,广泛成立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参加人数占学生总数的 30%以上,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特长的中小学生。①各校积极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论文”活动,并于11月份举办展览会,展出600余件作品,其中140件展品获奖,工农区、南山区、萝北县被评为先进单位。二十中、十五中、二十一中、十六中、萝北县一中被评为先进学校。有 5件展品在省展评会上获奖。二十中学的“分片器”在全国展评会上获三等奖。②积极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第一中学李宏琪在1988 年全国数学竞赛中以153.6分的成绩获黑龙江省赛区一等奖。③在市科协、市教委、矿务局教育处、市地理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学生地理竞赛中,十八中学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体育和美育活动】 1988年本市各级备类教育积极开展体育和美育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①1988年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大会于5月29日至5月31日举行,来自92所中小学的 2 00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黎明小学、实验小学、红军小学、兴安三校、兴山三校、大陆小学、兴山二校、兴山一校获小学团体总分前八名。十六中、六中、十三中、富力一中、十一中、四中、二十中、南山一中获初中组前八名。有67人次打破25项市记录。②市中小学春季篮球赛于 3月17日至 3月23日举行,33所中小学的48个代表队参加比赛,兴山三校获小学男子组第一名,东方红小学获女子组第一名,第十一中学获初中男子组第一名和初中女子组第一名。岭北中学获高中男子组第一名,新一矿一中获高中女子组第一名。③ 5月31日,市万名少先队员汇集站前广场,隆重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8所小学代表队作了煤城小火炬健美操表演;④萝北县举行少年高山滑雪比赛,5所学校和县业余少体校60名运动员参加了35个项目的比赛,年仅6岁的朝鲜族女运动员李莉娜获1项第三名,1项第五名。⑤市文化局、教委、电台、电视台于 2月6日至7日联合举办鹤岗市第一届中小学生声乐、舞蹈大奖赛。71名中小学生参加决赛,有31名分别获一、二、三等奖,11名教师获一、二等辅导奖。⑥群众艺术馆于11月20日举办了少年儿童器乐比赛,来自各县、区、矿的40多名少年儿童参加了比赛,刘希娟等14名少年儿童分别获奖。⑦绥滨县6月19日举行全县中小学生书法大赛。
(王占涛)
【矿务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矿务局采取办好师范教育,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及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教育等方式,提高教师文化素质。1988年矿务局师范中师毕业生40名,专科生80名,从有关院校有偿分来大学本科毕业生9名,专科生1名,国家计划内分来大学生29名,矿务局教师进修学校中师毕业生68名,内招中师毕业生50名,充实到中小学教学第一线,加强了师资力重。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的453人,占初中教师总数的52.7%。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的有 672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60.4%。1988年组织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考核,高中参考155人,单科及格88人,及格率为56.7%;初中参考348人,单科及格226人,及格率为64.9%;小学参考 449人,单科及格144人次,及格率为32.1%。
(凯 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