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1988年是本市市区、郊区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第一年,各级政府把改善办学条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1988年市区筹集基建资金 385万元,完成了二十中学新楼、第一中学实验楼、师范学校艺体楼、园丁3号楼等基建工程。林业局7 所小学已经有3所安上了暖气。红旗乡投资 9 300元为峻德村维修校舍。蔬园乡解决了多年难以解决的合兴小学二部制问题,投资 2万元新建林场小学,投资1万元对合兴小学大修。新结小学通过国拨1.4万元,乡政府投资 3万元改修了校舍。裕民村投资1万元安上了暖气。1988年统计,中学每个学生占用校舍面积3.2平方米,比80年代初增加了1.83平方米;小学每个学生占用校舍面积3 平方米,比80年代初增加了1.83平方米。中学基本上消灭了二部制,城市小学二部率由上年的16.9%下降12.1%。
  矿务局各矿、厂、处办学单位对改善办学条件极为重视。1988年投资 118万元用于购置教学仪器设备。
                                     (王占涛)
  【市师范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1988年市师范学校先后兴建的2 500平方米的实验楼、320平方米的教工食堂楼、120平方米的室外自动水刷保温厕所建成并投入使用。1988年5月20日,2 500平方米的艺术体育楼破土动工,预计明年初峻工。实验楼内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各2个,阶梯教室、微机室、图书馆、资料室 各1个;艺术体育楼内设有琴房40间,舞蹈室、排练室各1个,音乐教室2 个,体育馆1个。学校还利用国拨资金和勤工俭学的创收,购置钢琴40台、标准体育器械一套、2万元的图书、微机20台;装配语音室2个,更新了理、化、生实验室桌椅。至1988年末,学校各专业的特种教室已基本齐备,教学设备基本齐全,为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
                                 (市师范办公室)
  【教育学院改善办学条件】 1988年是教育学院基本建设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大型基本建设已完成了收尾工程,同时添置了大量教学设备。
  1988年学院对新交工的宿舍楼进行内部装备,安装200个床位,购置260多套被褥和其它设施,共投资5万余元。图书馆投资4.5万元,购书1.9万余册,学院共藏书4.5万册。投资11万元新建了微机室,还充实改善了理、化、生3个实验室和语音室的仪器设备。
                                     (韩德安)
  【矿务局师范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1988年煤炭工业部、东煤公司、鹤岗矿务局共给学校投资 35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通过招收“委托生”自筹资金20万元,使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主楼、锅炉房、食堂、发电机房、上下水道等工程都在本年交付使用。在教学新区和老区栽各种树木1.3 万余株,美化了校园环境。添置了32万元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加强了图书馆的建设。
                                    (苏 彬)
  【鹤岗卫生学校改善教学环境】 1988年鹤岗卫生学校为了改变单一的教学环境,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资 5万元购买了教学设备。在进一步完善解剖护理、显微镜实验室的基础上,购置了综合实验室的实验台;电化教学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台28英寸电视监视器和1台摄像机,录制10盒录像带,使11个学科可以不同程度地利用电化教学。图书资料室和阅览室也都增加了设备。随着教学设备的不断增加,实验课的开出率不断提高。
                                     (凯 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