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冯永祥:巩固“七五”成果 开创“八五”新篇

冯永祥:巩固“七五”成果 开创“八五”新篇

冯永祥:巩固“七五”成果 开创“八五”新篇



             巩固“七五”成果 开创“八五”新篇
                 市 长 冯永祥



  “七五”期间,全市人民在鹤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认真落实治理整顿的各项措施,全面完成了“七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果。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 “七五”末期,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3.64亿元,增长37.8%,年均增长 6.6%,其中工业总产值11.82亿元,年均增长 6.5%,农业总产值1.82亿元,年均增长6.3%;社会总产值完成40亿元,增长113.9%,年均增长 16.4%;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0.4亿元,增长78.8%,年均增长15.6%;国民收入完成15 亿元,增长92.3%,年均增长14.5%;财政收入1.54亿元,增长144.4%,年均增长19.5%。五年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亿元,比“六五”期间增长50.9%,新建、扩建项目 50个,完成技术改造项目55个,产值、利税明显增加。
  经济结构得到初步调整,比例关系有所改善。五年来,我们认真实施“综合发展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使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开始改善。积极推进原字号产品的深加工和增值转化,加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了七个百分点,综合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在促进煤炭主体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替代产业, 使替代产业与主体产业的比例由原来的4:6变成6:4;鼓励支持集体经济发展,使集体工业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增加13%,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在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 14%;农村经济也基本形成了粮、牧、企综合发展的新格局。
  对外开放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经济技术合作迅速发展。五年中,我们扩大了与苏联、日本、美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同国内的许多城市、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完成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09项,引进新技术150项,引进资金 3 151万元,协作物资总额 1.1亿元。到90年,地方出口商品收购额达到 2.638万元,增长 32.8%,年均增长5.8%。
  城乡市场繁荣稳定,物价上涨得到控制。五年里,先后建成了鹤岗百货大楼、三江宾馆、蔬菜恒温库、新一农贸大棚等十几处骨干商服设施。全市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达到9 000多个,基本满足了社会需求。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9.4亿元,增长77.4%,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肉蛋菜销量分别比1985年增长33.6%、43.9%和40%。同时,通过组织实施“383工程”,本市物价上涨幅度逐年回落。
  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强,城市面貌有了新的改观。“七五”期间,全市用于城市建设投资比“六五”时期增长20%。五年间,城市道路拓宽面积增加 10万平方米,高级路面增加13万平方米,市区自来水普及率增长20%,下水入户率增长25%,城市垃圾清运量增长 46%,公共交通客运量增长70%,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增加14%,绿化覆盖率增长 13%。第二跨线桥、热电厂、矿务局煤气厂、工农区热网和市石油液化气站等项目的建成,方便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科技兴市”开始起步,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七五”期间,全市完成科技项目86项,其中科技攻关项目45项,技术推广项目20项,消化吸收项目21项。为了加快改善办学条件,投资1 946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5万平方米。全市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成人高校在校生、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和普通高校在校生均有较大增长。全市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病床达到4 377张,增长33.5%。医护人员达到9 829人,增长67.8%。群众性地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在解决了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1990年,全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 1 1O1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85年增长66%,年均增长10.7%。城镇职工工资总额达到 7亿元,增长125%,农村人均收入达到722元,增加29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1.1亿元,增长 3.6倍。城镇居民住房面积增加了一平方米。
  “七五”期间鹤岗市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这些成就,为“八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按照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总体目标,“八五”期间,本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9.64亿元,年均增长7.5%,其中农业 2.16亿元,年均增长4%,工业 17.48亿元,年均增长 9.6%,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8.6亿元,年均增长 7%;国民收入达到20.6亿元,年均增长6.5%;财政收入达到2.O3亿元,年均增长5.6%;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16.2亿元,年均增长11.2%;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长3.5%;零售物价指数前两年控制在10%以内,后三年控制在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针。根据城市“七五”期间出现的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资源低效外流,地方企业管理水平低、效益差、包袱重、后劲不足,城市基础建设薄弱、欠帐多,财政拮据等问题,“八五”期间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依托资源,依靠科技,优化结构,带动两业,城乡一体,综合发展,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把握五个转变。一是转变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低效外流,优势不能充分发挥,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挖掘资源型产品高附加值的潜力,朝着资源的宽、深、精加工方向努力;二是转变地方工业规模小、素质差、管理粗放、规模效益低的状况,大力提高经济效益,朝着培植财税支柱企业,速度、效益、后劲三统一的方向努力,三是转变本市科技教育落后,人才缺乏的状况,开发引进人才,朝着主要依靠科技教育,提高生产者和管理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向努力;四是转变本市全民企业不活,其他经济成份发展不快的状况,发挥集体经济优势,朝着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向努力,五是转变本市信息闭塞,思想封闭,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状况,深化改革,冲破条块分割,朝着城乡一体,开放搞活,综合发展的方向努力。
  为了保证“八五”期间本市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能够沿着上述轨道发展,还要坚持以下几项具体方针:
  第一,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为重点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市”战略,注重人才培养和智力开发,加大科技投入,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农业适用技术推广为重点,坚持技术前进、消化吸收和开发研究相结合,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推行现代化管理办法,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的素质。
  第二,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方针。经济效益差是本市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八五”期间,必须把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大打产品质量攻坚战,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逐步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做到经济的适度增长与效益稳定提高相一致,同步发展。
  第三,坚持内涵和外进相结合的方针。要在依托现有基础,大力挖掘内在潜力的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情况以及本市经济、技术、资源条件和财力状况,用一定力量去谋求外延扩大再生产,坚持大中小并举。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积极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不断为本市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因素,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第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综合开发为基点方针。本市具有煤炭、石墨、木材,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今后,我们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思想,进一步强化商品经济观念,积极寻找本市资源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结合点,走资源与市场共同依托发展的路子,逐步缩小原字号产品的比重,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逐步形成具有本市地方特点的优势产品群体。
  第五,坚持改革开放总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改革,对于搞活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至关重要。要抓好企业承包制的完善,搞好兼并和组建企业集团,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积极进取,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横向经济联系,为本市经济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六,坚持各种经济成份并存,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方针。在强化全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时,要把发展集体经济做为促进本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有效服务,提高集体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要突出发展区街和乡镇工业,使之成为地方集体经济的主体,产值要占地方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第七,坚持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针。生产的发展是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基础,人民生活的改善,是社会发展生产的最终目的。要认真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要从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入手,增加投入,补还生活欠帐,改善城乡人民的衣、食、住、行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生产与生活的同步提高。
  第八,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史明两手抓的方针。要在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做法。着重抓好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使他们融为一体,做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载体建设,统筹安排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本市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八五”是鹤岗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实施方针,团结奋进,扎实工作,为谱写一个新的历史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