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安永范:搞好清资挖潜 盘活资金存量

安永范:搞好清资挖潜 盘活资金存量

安永范:搞好清资挖潜 盘活资金存量



               搞好清资挖潜 盘活资金存量
                   副市长 安永范



  1990年,是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的一年,也是鹤岗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一年。工业生产开始回升,市场疲软的影响在逐步减弱,金融形势逐渐好转。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9.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全市银行各项存款达14.74亿元,比年初增加3.21亿元,增长 27.9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11.08亿元,比年初增加2.44亿元,增长28.34%;各项贷款余额19.96亿元,比年初增加4.93亿元,增长32.81%。货币投放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净投货币3.99亿元,比上年增加0.99亿元,增长 33%。尽管金融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结构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资金方面存在的一些困难仍然是困扰鹤岗市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国营工业产品、发出商品、应收货款三项资金占压有增无减。到现在,全市上述三项资金占用高达 4.9亿元,资金死滞的情况日益严重。二是企业的“三角债”前清后欠,到90年末,全市三角债总额达5.14亿元,使企业在“债务链”上不能解脱。三是资金周转慢,资金使用效益下降。从我市资金需求情况看,据人民银行对91年资金需求的预测,全市需求量达3.6亿元左右,而能筹集到的可供资金来源仅2.5亿元,缺口 1.1亿元。资金方面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导致了逾期贷款的大量增加,影响了信贷资金的再分配,削弱了信贷杠杆对经济活动的调节能力,又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导致经济效益下滑,增大了对财政的压力。上述情况表明,反映在鹤岗市资金方面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是资金占用量大,周转慢,效益差;一方面是资金缺口大,企业需要增加资金的心情十分迫切。要缓解这一矛盾,单纯依靠银行发放贷款是不现实的。因为,从全国和全省的资金形势看,银根并不宽松,尤其是本省资金更紧。因此,国家和省里不可能更多地增加信贷资金的投放来解决地方资金的严重不足。从提高效益的角度看,即使上级能给我们较多的增加信贷资金,企业贷款过多,这个包袱也是背不起的。因此,要解决本市资金供需矛盾,必须把立足点和出发点转移到清资挖潜上来,正确处理好增加银行贷款与企业内部清资挖潜的关系,争取多挖潜少增加贷款。从本市企业现状看,鹤岗市应挖资金潜力是很大的。据市工商银行对381户工商企业的调查,共有潜力底数 3.94亿元,占这些企业全部流动资金的33.4%,占银行贷款的69.2%。其中230户工业企业潜力底数为 2.53亿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57.5%。如果这些潜力能挖出30%,就能使这些企业维持正常运转。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对清资挖潜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努力克服“没潜可挖,潜难挖,挖不动,挖潜不顶钱花,不当饭吃”等错误思想和畏难情绪。特别要克服单纯依靠银行的思想认识,把观念转变到内部清资挖潜上来。应当看到,金融部门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工作中金融部门还要继续发挥作用,这是责无旁贷的。不可设想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可以离开金融部门的支持就能发展。但无论从国家实行“双紧”方针的情况看,还是从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看,单纯的依赖银行贷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所以,工商企业必须在取得金融部门合理支持的同时,把注意力转移到企业内部清资挖潜上来。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争取贷款是必要的,而活化和挖掘资金潜力也是缓解资金紧张的一条有效措施。我们必须眼睛向外找市场,眼睛向内挖潜力。组织得力人员回收贷款,千方百计扩大销售,减少产品积压,盘活资金存量。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各种手段,为企业走挖潜道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把盘活资金作为启动经济的主攻方向,力求紧中求活、稳中求进。我们既要正视挖潜的困难,也要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通过挖潜克服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在工作中不等不靠,立足于本地和本企业的实际,克服本位主义,把搞活资金看作是为全市经济发展做贡献。要树立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变资金压力为工作动力,增强清资挖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根本上解决清资挖潜的认识问题,为清资挖潜工作的深入开展扫清思想障碍。
  为盘活资金存量,进一步做好清资挖潜工作,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指标和责任的落实。要在市政府清资挖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落实任务,明确责任,逐级签订责任制,实行层层分级负责制,并配合有关部门把挖潜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企业要落实到班组,银行要落实到处、所,做到层层有指标,人人有任务,使挖潜工作做到组织、机构、指标、责任四落实。
  第二,要以压缩产成品库存和不合理商品库存为重点,积极处理老积压,防止出现新积压。工业产成品积压和商业的不合理库存是影响资金运行,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盘活资金存量必须围绕压缩产成品库存和有问题商品来开展工作。企业要克服盲目追求产值的倾向。树立资金效益观念。各工商企业要对现有产品和商品进行一次清理,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推销。同时,积极处理积压库存。工业企业要通过开发名优新特产品;商业企业要通过完善制度,把好进货关,防止出现新的积压。
  第三,严格实行挖潜的奖惩政策。为保证挖潜任务的实现,要全面实行挖潜成效同新增流动资金贷款规模挂钩, 同新增技改贷款挂钩, 同人民银行短期贷款挂钩,同贷款利率挂钩的“四挂钩”政策。对完不成任务的要扣减贷款规模,取消优惠利率,并加罚利息;对挖潜积极,成效显著的企业在规模、利率、结算上优先;对有潜不挖的企业在贷款上管紧管严。对挖潜活化的资金,继续实行谁挖潜谁用的原则,银行不收贷款。对完成压缩三项资金任务的企业,银行对已压缩资金部分所占用贷款不加收利息,并严格兑现奖惩,以调动企业挖潜的积极性。
  第四,要继续做好“三角债”的清理工作。做好清理拖欠贷款工作是压缩资金占用,缓解资金紧张矛盾的重要途径。90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的清欠主要靠银行注入资金的办法,但没有解决前清后欠的问题。下步银行不再投入清欠资金,主要靠企业自己清理,银行和企业在这方面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这项工作。各专业银行内部和专业银行之间可以搞一些对等清欠;要发挥法律的作用,通过法律手段多收回一些外欠款;企业要发挥“要帐队”的作用,争取多要回一些欠款。清欠工作总的说,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同业,后跨行,市内外并举,银企共同努力,多块结合,并把清欠与发展工业生产,搞活市场结合起来,为搞活经济服务。
  第五,金融部门要进一步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千方百计地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清资挖潜不等于银行就不再增加资金投放。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在企业清资挖潜的同时,各专业银行要继续抓好各项存款,特别是储蓄存款;要积极向上级反映本市的情况,尽量多争取些资金和规模,也要争取些使企业起死回生的优惠政策。要认真贯彻“总量控制,调整结构,优化管理,适时调节,提高效益”的信贷方针和“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原则。积极学习和推广七台河市金融部门扶危兴企的经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优和劣的关系。优和劣是相对的,不仅要区别企业优劣,还要区别产品好坏。一、二类企业银行要支持,但有些产品不一定支持;三、四类企业银行要限制,但对有转机、有发展的产品仍然要支持。二是贷款投入和回收的关系。对有转机的危困企业如不增加资金投入,从表面上看银行得有新的风险,但过去投入的都成了风险,甚至呆帐。如果增加合理投入,把企业救活了,不仅新投入的资金可以收回,陈欠贷款也有收回的希望。所以说,怕风险实际上已有了风险。三是银行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关系。银行对危困企业增加资金投入形成风险会影响银行效益,但如果企业救活了,企业效益上去了,银行效益也就好了。市金融部门要借鉴七台河市的经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省下发的“十优先,八个适当支持”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本着“支持企业发展,宽严适度”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信贷政策,支持企业的发展。总之,金融部门对企业要多一些支持,少一些限制,防止绝对化,不搞一刀切,想办法积极促进企业发展,只有企业搞活了,挖潜才会更有成效,金融事业才会有新的发展。
  总的看,我市的金融形势是好的,但清资挖潜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常抓不懈,以盘活资金存量为重点,把清资挖潜工作抓出成效来,缓解资金紧张矛盾,促进全市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