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概况
鹤岗市概况
地理
·地 理·
【位置】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东经 129°40′—132°31′,北纬47°4′—48°21′之间。东至松花江与同江市一水相连,西邻伊春市,南与汤原县、桦川县、富锦市为邻,西北部与嘉荫县毗连,北部以黑龙江主航道为界与苏联隔江相望。总面积14 64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 4 551平方公里,萝北县6 762平方公里,绥滨县3 335平方公里。鹤岗市城区位于全境西南,地理座标为东径130°18′,北纬47°20′,城区面积108平方公里。
【交通】 鹤岗铁路公路交通方便。铁路北至鹤北林区,南通佳木斯。每日有直达省城哈尔滨及建三江的直达旅客列车。鹤大、哈萝、鹤伊、绥萝公路为公路交通主要干线。通往萝北、绥滨、伊春、鹤北及鹤岗市境内各大国营农场,每日有定点班车。佳木斯松花江公路大桥通车后,鹤岗佳木斯间公路畅通,客货车辆频繁往来。市内有矿区铁路专用线 200余公里,通往各矿的主要干线,除担负矿区生产运输外,有通勤客车营运。鹤岗是合江地区松花江北的交通枢纽。
【地貌】 鹤岗市在小兴安岭东南麓和松花江黑龙江交汇处的平原地区。地势西部高东部低。
市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平均海拔 700米左右,山峦起伏、是本市森林分布的集中地区,主要山峰有:小自山海拔1 022米,解放山海拔 964米,北影山海拔897米,摩天岭海拔846米,金顶山海拔840米。梧桐河、鹤立河、阿凌达河为主要河流,从西北向东南流淌。市区南部为丘陵漫岗。东南部为三江平原的边缘地带,平坦开阔,是农业分布区,平均海拔80米左右。
萝北县在市区之东,地势西北部高而多山,东南部平而多沼泽。由西北向东南分为山地、岗地、平原、洼地。东南部平均海拔90米。主要河流有嘉荫河、嘟噜河、蒲鸭河。
绥滨县在萝北县之东,地处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三江平原。境内无山无丘陵,地势平坦,海拔52至63米。境内主要河流有蒲鸭河、蜿蜒河,敖来河和白龙泡、申通泡、大架泡等大小河泡。
【植被】 本市林区属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小兴安岭植被区,植物种类多达 200余属。针叶树种有红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等;阔叶树种有柞、椴、桦、杨、色、榆及珍贵的胡桃楸,水曲柳、黄波罗等;林下灌木有榛子、刺五加、暴马子、胡枝子等;藤本植物有山葡萄、五味子等。
林区山产品极为丰富。山野菜有蕨菜、金针菜、明叶菜、黄瓜香等可食用山野菜40余种。野生药材有上百种。野生酒料植物有山梨、山里红、山葡萄、都柿果等。野生食用真菌类主要有黑木耳、蘑菇等,以榛蘑为最多。
【野生动物】 1986年《鹤岗市林业区划》中《鹤岗市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载:鹤岗市于1976年进行了综合调查,境内的主要野生动物有马鹿、驼鹿、麝、水獭、猞猁、野猪、狍子、熊、狼、兔狲、狐狸、獾子、貉子、黄鼬、香鼬、麝鼠、灰鼠、草兔等数十种。
马鹿主要分布于嘎拉基河以北的山区,那里有成群的马鹿,嘎拉基河以南也有少量分布,调查估算,约有马鹿400至600只。
驼鹿的分布状况大致同于马鹿,数量约有400余只。
麝主要分布在主脉附近的针叶林中,嘎拉基河以南的分布中心在大砬子山西北坡,数量约有200至400只。
水獭在山区各主要河流中均有分布,数量约600只。
根据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办公室规定的“多、中、少”的数量分级为:数量多者为麝、狍子、野猪、黄鼬、草兔。数量中等者为马鹿、驼鹿,水獭、熊、灰鼠。数量少者为猞猁、兔狲、狐狸、麝鼠。
【气象】 鹤岗市地处寒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差异显著。1989年 1月平均气温为-14℃,7月8月平均气温均为22℃,年度平均气温为5℃。全年极端最高气温34.7℃,极端最低气温-26.4℃。全年日照时数2 567小时,降水量529毫米,无霜期1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