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适应改革的需要,1989年市委组织部指导各党委健全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全市大多数党委落实了管党工作责任制,提高了管党工作水平,党的建设走上了正轨;为了工作的需要,将市水泥厂,市兴华玻璃厂、市二轻工业公司等 5个基层党委变为市直党委,直接归市委领导,调整和理顺了隶属关系;为了加强党对政府工作部门的领导,恢复和新建立了市经济委员会,市计划委员会等 6个单位部门的党组;中共中央中发【1989】 9号文件《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下发后,市委组织部先后对31个市直企业党委的工作机构设置和党务干部配备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鹤发【1989】17号文件规定,会同市编委,核定了这些党委工作机构的设置和领导干部配备的职数,并认真抓落实,使这些党委的工作机构得到了健全,配齐了党委干部;指导部分党委按期召开了党代会。为了开好党代会,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市直企事业党委改选换届的指导意见》,对党委班子的构成、机构设置、代表名额,产生办法、选举工作等主要内容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意见和要求,起到了普遍指导的作用,在普遍指导的同时,加强个别指导工作,市委组织部具体指导了绥滨县、工农区等单位的党代会,通过加强对党代会工作的指导,提高了会议的质量,1989年全市共有8个党委召开党代会。
  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市委组织部重点抓企业和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8月份,组成 4个调查组,先后对15个企业党委、21个党总支、78个党支部党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兴安煤矿,兴华玻璃厂,普阳农场等10个单位在新形势下认真做好党建工作的经验,还就调查中提出的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党委工作机构的设置和党务干部的配备、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关系、企业党委书记兼任行政副职等 5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9月份,市委在兴安煤矿召开了中共鹤岗市委党的建设工作兴安煤矿现场经验交流会。会上,介绍推广了这些经验,对加强本市企业党的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抓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市委组织部对市郊及两县农村党的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并及时总结了萝北县肇兴乡党委、绥滨县新富乡党委、市郊蔬园乡新结村党支部等12个单位在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找出农村党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11月份,市委召开农村党建工作会议,推广了这些典型经验,部署了工作。在加强本市农村党的建设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市委组织部还重点抓了对农村后进党支部的整顿。1989年,共整顿45个后进党支部。在整顿中,通过调整充实党支部班子,派干部驻村帮助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和对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等有效形式,使这些后进党支部转化升级,发挥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员队伍建设】 1989年,市委组织部把搞好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来抓,激发广大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有计划、系统地对广大党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知识党员标准和十年改革形势的教育,特别是北京平息反革命暴乱后,各级党组织还对党员加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积极开展了电化教育,许多基层单位还广泛开展了“为党旗添光彩”、党的知识竞赛以及重温入党誓词等各种活动,增强了广大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七、一”市委表彰了27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岭北煤矿党委、市白酒厂党总支和苏德坤等 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省委的表彰;柳彼得同志受到党中央的表彰。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为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市委组织部以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事迹为题。先后拍摄了《追求》、《中流砥柱》、《地下长城》、《党日巡礼》等 9部电视专题片,对党员进行了教育。
  1989年,全市共发展新党员2 026人。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党员1 295人,占新发展党员数的6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 369人,占新发展党员数的68%;生产第一线的520人,占新发展党员数的 26%。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一是注意把重点放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把基点放在保证新党员的质量上,控制发展比例。 8月份,市委组织部举办了组织员培训班,对全市各党委的组织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业务素质。二是坚持标准,严把“入口”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三是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市委组织部总结了兴安煤矿等党委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对11名优秀组织员进行了表彰。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逐步铺开。 4月份,召开总结第一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部署第二批15个单位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会议;10月份,召开总结第二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部署了第三批19个单位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会议。到年末,共有 17个党委,164个总支、支部完成了任务,参加评议的党员1 739名。共处置不合格党员39名,占被评议党员总数的0.22%。
  【领导班子建设】 1989年,市委组织部加强对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和作风建设。按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坚持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班子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增强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较好地发挥了整体效能。各级领导干部通过深入基层,亲自参加生产劳动,进行调查研究等形式,密切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二是对部分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交流。1989年,全市共调整充实处(县)级领导班子20个,占处(县)级班子总数的62.3%,提拔、交流处(县)级干部122名,占处(县)干部总数的 51.8%。经过调整充实,领导班子工作有了较大起色。三是对全市处(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全面考察。从10月份开始,抽调33名工作人员,组成4个考察组和1个综合组,利用2个多月的时间,较好地完成了对全市 111个处(县)单位和部门,739名处(县)以上干部的全面考察任务。四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1989年,市委组织部对2县、6区及市直各部门的后备干部进行了调整充实。对重点掌握的后备干部进行跟踪考察。1989年提拔的处级干部,后备干部占80%。
  【干部管理工作】 市委组织部加强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制订严格科级干部审批任免程序的暂行规定,重新核定了全市党政群机关、2县、6区和公检法部门的科级干部职数。年末,与有关部门一起,对全市76个有科级干部管理权单位的干部工作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及时补充完善了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干审工作严格按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政策规定,比较好地完成了 242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确认。出国人员的政治审查以及落实干部政策等项工作。
  干部培训工作由原来注重学历教育逐步转到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短期在职干部岗位培训上,共培训各类干部7 620人次,其中举办有县处级领导干部参加的培训班2期,参加培训的85人次。
                                     (慕世超)
  【离休老干部的党组织建设】 全市共有党员离休干部 910名,占老干部总数的 72%。从1984年以来,先后建立了132个离休干部党支部。1989年底,有5个党支部被评为县级以上的先进党支部,有66名老干部被评为优秀党员。
                                     (郎惠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