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煤炭销售

煤炭销售



                   ·煤炭销售·
  【机构和队伍】 煤炭销售公司是矿务局唯一的煤炭销售机构,担负着全局商品煤计划分配调运和管理指导商品煤质数量和洗选加工生产。公司设10个职能科室 2个(鹤岗站、峻德站)煤炭发运营业所,共有职工216人,其中干部 75人(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6人)。领导班子中正处级2人、副处级2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经济师1人。公司第一经理贾文宝。
  【10项经济技术指标创新水平】 1989年煤炭销售工作遇到两大难题:一是因工业滑坡、市场疲软,煤炭用量减少,使部分地区煤炭由卖方市场迅速转变为买方市场,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给煤炭销售带来难度;二是由于国家紧缩银根、控制贷款,各企业资金都相对紧张,销售发出的商品煤款不能及时回收,拖欠高峰时达 1亿多元,严重影响资金周转。煤炭销售公司坚持发扬矿务局“进取、实干、献身”的企业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深化改革、完善承包,在困境中较好的完成了煤炭销售任务,有10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出历史新水平。
  一、1989年全局煤炭总销售量计划1 415万吨,实际销售量1 489.49万吨,完成计划的105.3%,比1988年销售量增长0.3%,创煤炭总销售量的历史新水平。
  二、超产自销煤量完成265.2万吨,其中大井完成171.2万吨,小井完成94万吨,突破历史纪录。
  三、原煤入洗量国家计划是654.72万吨,实际完成747.03万吨,比计划多入洗92.31 万吨,比1988年同期多入洗64.16万吨,创历史新水平。
  四、冶炼精煤计划182万吨,实际完成218.47万吨,比计划增产36.17万吨,比1988年同期增产15.25万吨。
  五、洗中块生产国家计划52.5万吨,实际完成109.04万吨,比计划增产 56.54万吨,突破100万吨大关、创历史好水平。
  六、原煤入筛入洗量达到1 081.12万吨,大井原煤已全部进行筛选加工,结束直销的历史。
  七、商品煤平均灰分和含矸率国家计划19.50%和0.57%,实际完成是16.45%和0.22%,分别比计划降低3.O1%和0.35%,比1988年同期下降0.37和0.05%。
  八、商品煤售价实际完成49.14元/吨,比1988年同期吨煤售价提高2.84元/吨。
  九、货款回收1989年末实际占用额为2 653万元(包括货款在途期),好于1988年。
  十、10项增收全年共计 39 716.7万元(其中:热值计价增收 2 036.08万元;1/3焦煤增收6 031.84万元;冶煤精煤增收1 620.04万元;地区差价增收2 660.77万元,超核定能力加价增收13 052.35万元;加工洗中块增收1 545.74万元;加工专煤增收536.41万元;提质增收517.21万元;出口补贴收入122.57万元;超产自销煤增收11 593.1万元)。
                                 (刘 剑 郑子善)
               1989年矿务局煤炭产销存情况
                                   单位:万吨



                                       续表



  【完善煤炭销售承包合同】 1989年煤炭销售公司与矿务局签订“一包七定”的经济承包合同。一包:按大井发出量计算,全年十项政策增收总额 4亿元(包括入洗)。七定是:(一)外运煤总量1 280万吨(包括自销和小井煤兑现率90%);(二)大井超产加价自销煤发运量 150万吨;(三)洗中块煤生产量100万吨;(四)冶炼精煤生产量220万吨(包括其它精煤生产);(五)出口精煤发运量60万吨;(六)公司行政费用75万元;(七)逾期未回收货款月平均占用 3 000万元。承包奖罚政策是:1.全面完成包定指标,局奖励销售公司40万元,指标没完成取消奖励,定的指标有一项没完成,扣奖励金额的5%;2.公司行政费指标单独考核,节约归己。为保证完成包定指标,公司进一步完善销售内部承包机制,实行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和人头,根据各自不同业务性质,制定特殊的奖罚条例。如发运营业所根据所承包的指标,实行评分计奖,月小结季评比综合考核的办法,调动职工完成调运任务的积极性。
  【狠抓原煤的洗选加工】 1989年煤炭销售公司狠抓原煤的洗选加工,把提高商品煤质量当做搞好煤炭销售工作的基础。公司协助矿务局选煤厂、岭北选煤厂大上效益工程,监现场蹲点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989年全局原煤入洗入筛量达到1 081.12万吨,大井原煤全部进行洗选筛加工,原煤入洗比达45.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掺入市场竞争,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在全局煤质系统开展煤炭优质联劳竞赛,大搞全面质量管理。並从井下毛煤抓起,层层把关,严格执行“国标”和“部标”,坚持批批、事事检验。同时,大力发展为用户加工特需品种煤炭,增加专煤、冶炼精煤和洗中块生产,实行定点定量供应,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高了销售服务质量,为搞活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行煤炭“优发优运”政策】 1989年公司在煤炭供需紧张,运输困难的条件下,狠抓调运计划管理,坚持每 5日一次调度会,及时平衡解决调运中的问题,实行“优发优运”政策,保证国家重点用户和居民生活用煤。与铁路部门密切协作,开展路矿协作联劳竞赛,调动了路矿职工完成调运任务的积极性。1989年煤炭总运量完成1 281.36万吨,比1988年增长3%。其中指令性总运量完成1 113.85万吨,比1988年增长0.17%;超产自销总运量完成 167.15万吨,比1988年增长72%。
  【做好煤炭货款回收工作】 1989年煤炭销售公司为及时回收货款,加快资金周转,在煤炭调运中严把“四关”:一是计划关,做煤炭调运分配计划时,主要看用户欠款及承付能力而定,二是调运关,根据用户欠款情况执行月调运计划,如欠款严重及时采取停限措施,以制约用户及时还款;三是结算关,过去是全局一本帐,发完煤一齐结算托收,现改为分矿分品种结算,並采用微机,当日发出当日毕,一批一结算,促进了煤款的及时回收;四是事故处理关,对商品煤质数量事故,局矿联合处理,月清理、季小结,减少用户拒付款。1989年末,逾期货款实际占用额减为2 653万元。
  【精煤出口61.2万余吨】 1989年由于国内精煤市场供不应求、铁路运输紧张和全年总停发 114天等因素,影响了精煤出口数量。经矿务局多方协调,积极努力,全年共发运精煤61.2万吨,其中图门口岸发运51.8万吨,大连甘井子口岸发运 9.4万吨。出口精煤的质量指标均好于合同要求。灰分要求10.5%,实际为10.1%;水份要求10%,实际为 9.25%;发热量要求6 000大卡/千克,实际为6 653大卡/千克。
                                 (刘 剑 郑子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