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农区

工农区



  【概况】 工农区位于鹤岗中心位置,东部与向阳区为邻,西连蔬园乡,南与南山区交界,总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13万。鹤岗市人大、市政协、军分区及 130多个副县级以上单位,座落于工农区。工农区商贾云集,贸易繁华,是鹤岗市最为发达的民营经济区。在全区财政收入中个体私营经济占 90%以上的份额。区内集中了鹤岗百货大楼、纺织品大楼、电子大楼、五金家电大楼以及一度称为全省最大的东北亚商城和 4.2万平方米的兴汇大世界商场鳞次栉比。全市最豪华的鹤岗宾馆、三江宾馆、飞鹤宾馆也座落在工农区。全市8条公交线有7条与工农区贯通,所有小公共汽车都经过工农区。贯穿全市7 条的交通干道,有五条在工农区。鹤岗铁路车站和即将落成的全市交通客运中心都座落在工农区。辖区内的电信大厦是全市的通迅枢纽。各大银行、证券公司、全市金融机构都集中在工农区、网点遍布全区。辖区 100多处文化娱乐场所,新世纪广场、文化广场、站前广场等7个风格独特、景色宜人的休闲广场座落在工农区。
                 中共工农区委员会
  书 记 贺孝辉
  副书记 史东臣 刘相柱 张立荣
                 工农区人大常委会
  主 任 王延忠
  副主任 柳爱荣(女) 王廷吾 孙继芹(女)
      于冶明
                  工农区人民政府
  区 长 史东臣
  副区长 刘文兴 张桂新(女,6月免)
      周 炜 王加宁 董润阁
                 政协工农区委员会
  主 席 乔桂珍(女)
  副主席 陈 萍(女) 张桂新(女,6月任)
      陈宏展 崔秀华(女)
               中共工农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金国双
                 工农区人民法院
  院 长 李普勇
                 工农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高崇义
  【经济概况】 199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 850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 9 778.4万元,比上年增长24.8%,工业增加值完成4 165.3万元,比上年增长 15%,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全年个体私营业户达到14 256户,比去年增加了 906户,从业人数达到36 340人,比去年增加了 6 250人,民营加工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2 586万元,比去年增长151.8%。个体私营经济纳税额完成2 050.6万元,比去年提高24.3%。“十百千”工程完成36户。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全区完成财政收入 1 825万元,比去年提高3.46%,上解上划市财政1 370万元,完成上解基数111.68%,比去年增长4.34%。
  【政权建设】 工农区现有湖滨、团结、解放、育才、新南、红旗等 6个办事处,97个居民委。1999年五月份对全区六个办事处进行了第四届委主任换届改选工作。改选后委主任平均年龄52.6岁,文化程度达到初中以上。1999年 6月份,经市委批准,分别在六个办事处成立了党的街道工作委员会,配齐配全了班子成员,使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文教卫生工作】 辖区内有 7所大中专院校、22所中小学,其中鹤岗一中为省重点中学。1999年文教事业以巩固“普九”成果,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 99.9%,毕业学科等级评定均在良好以上,合格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 96.7%,在全市名列前茅。以新建标准化新南小学、翻建育民小学厕所、维修欣虹小学教学楼和加大各学校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新三室”建设为标志的校园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总计投资30余万元。
  辖区内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先后成立23个中老人活动室,10支中老年人秧歌队,组织辖区居民开展了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了辖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
  辖区内市人民医院、红十字医院、传染医院、妇婴医院、市中心血站及区所属防疫站、保健站等医疗保健单位47家。医疗科目齐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总人数实现 129 851人,出生率控制在7.03‰,计划生育率完成98.1%,人口自然增长率3.35‰。
  辖区环境卫生、街巷道路、卫生防疫等均达到市级标准,创建了团结环保模范小区。全年共修建街巷道路12条,11 000平方米,清运垃圾3 000吨,新建公厕2座,维修公厕15座。全年义务植树45 000株,成活率达 97%,全年种花草40 000余延米,环境卫生及基础设施得到前所未有的改观。动员和组织辖区单位修建防洪堤4 000余延米,有效地提高了城区抗洪能力。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