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萝北县

萝北县



  【概况】 萝北县位于三江平原西北部。地跨东径130°07′~131°34′,北纬47°12′—48°21′。南部濒临松花江,东南与绥滨为邻,西界梧桐河,与鹤岗市、汤原县接壤,西北沿嘉阴河与嘉阳县相连,东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国境线长146.5公里。总面积6 78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 8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1.9%,平源面积3 3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9.1%,沼泽和重湿地面积58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8.6%。其它面积占0.4%。
  1999年末全县总人口230 866人,县属人 88 8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 746人,农业人口52 064人,全县共有汉族,朝鲜族等23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次为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等。
                 县领导机构及领导人
                 中共萝北县委员会
  书 记 那玉祥
  副书记 伍 鹏 杨树茂 李金春(女)
      齐志明
                 萝北县人大常委会
  主 任 宋万祯
  副主任 刘 斌 邹淑兰(女) 李宝生
      孙增君 贾淑华(女)
                 萝北县人民政府
  县 长 伍 鹏
  副县长 宁吉敏 屈广臣 王书雅(女)
      孙中兴 宿兴华 田世良(挂职)
                 政协萝北县委员会
  主 席 杨树茂
  副主席 吴显峰 邵士祯 赵青山 徐洪志
                 中共萝北县纪检委
  书 记 崔 敬
  副书记 王子水 田晓琪 胡晓飞
                萝北县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刘 玉
                 萝北县人民法院
  院 长 李宝玉
  【经济概况】 1999年,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省市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县委确定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 386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9 140万元,比上年增长9%,第二产业6 839万元,比上年增长12%,第三产业16 407万元,比上年增长19.5%,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5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 638元,三次产业之比为28:21:51。
  农业经济 1999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紧紧抓住大力发展效益型农业这一中心,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全县上下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突破了农业生产资金严重短缺的难点,突出了提高科技含量的重点,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推动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199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3.2亿斤,比上年增长18%,农业总产值实现18 802万元,比上年增长7.2%。大牲畜、猪、羊、家禽都有新的增长,其中生猪存栏31 381头,比上年增长 41.5%,牛存栏10 714头,比上年增长8.5%。肉、蛋、奶产量分别为4 141吨、2 908吨、3 98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0.3%,108%、15.7%。水产品产量1 065吨,比上年增长12%。
  工业乡企经济 1999年,全县进一步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盘活启动闲置资产,落实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石墨资源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年产 2.8万吨石墨精粉,年采矿20万吨的生产能力。1999年石墨企业共生产石墨1.6万吨,实现产值5 423万元,利税174万元,分别比1998年增加3 248万元和159万元。全年地方工业总产值完成15 012万元,比上年增长15.6%,现价增加值5 400万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利税813万元,比上年增长21.5%。乡镇企业增加值、净利润、实缴税金分别为2 905万元、380万元、21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7%、19.1%、61.8%。
  个体私营经济 1999年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改善发展环境,实施大户带动战略,加强扶持、引导,使私营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个体私营业户已发展到4 610户,同比增长 10%;个体私营从业人达12 042人,同比增长15%;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 271万元,同比增长35%,上缴税金1 070万元,同比增长28%;经营规模在150万元以上小型巨人私营企业已发展到10户,400万元以上骨干私营企业达到4户。
  【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 1999年引资66项,实现引资额1.1亿元,是1989年1.6倍,弥补了生产、建设资金不足。名山码头改造工程胜利竣工,实现了口岸公路延伸,完成了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申办工作,加快名山岛开发建设。在对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俄方种植土地215公顷,饲养生猪124头,进口木材1 000立方米。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6 730万元人民币。
  【消费与物价】 1999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 779万元,比上年下降 22.4%,全县商品零售价格持续26个月负增长,物价指数为 96.7%,物价是近年来最低一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389元,比上年增长0.2%,农村人均纯收入2 623元,比上年下降5.9%。
  【交通邮电】 1999年投资30余万元,在原运输公司院内修建 4 000多平方米的客、货车辆停车场,投资20余万元在原宝局大修厂院内修建了货车停车场,投资80余万元完成了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技术改造,使之成为国内一流的车辆检测站,形成了停车、检测、配货、信息、修理、运单传算、住宿一条龙服务体系。全年共完成货运量598千吨,客运量1 426千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8.2%。1999年共处治翻浆达 161 905平方米。改建二座桥、三道涵,绿化47.4公里,植树4 500株,好路率、综合值分别达到68.5%和72.5,新建标准化路段21.9公里。在全省地方道路的评比中由1998年C级晋升到B级。在电信方面,设施不断扩大,宝泉岭、鹤北均开通 DDN业务;在先锋、裕丰、莲胜开通了P128三个模块局;完成了县电源改造增容工程;敷设县内管道1.3公里,敷设管道电缆55.07皮长公里;完成了县局交换工程和宝泉岭、鹤北支局交换机版本升级C升D工程。1999年市话共放号1 138台,现累计8 546户,农话放号1 320台,累计5 617台。全年共完成业务收入达1 3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389万元。其中长话收入260万元;农话收入190万元;本地网为850万元。1999年,电信局固定资产投资近613万元,使固定资产累计到8 000万元。
  【城镇建设】 凤翔大街房屋改造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动迁面积 8 317.6平方米,建筑面积50 316平方米;新修砂石路总长 4 816.5米,总面积35 308平方米;小城镇建设完成了名山镇规划,康居工程完成6.6万平方米。
  【文教卫生】 全县共有中小学校82所,中小学生在校生为13 547人,其中中学生 5 401 人,小学生 8 146人。全县教职工总数1 650人,校舍面积96 394平方米,砖瓦率99.6%,楼房率为39.95%。中学生巩固率为98%以内,小学生巩固率在99%以内。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指导下,1999年在省级以上各科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9人获国家级奖励,8人获省级奖励。参加普通高校考试292名考生,有174人被高校录取,其中重点本科24人,一般本科66人,专科84人,中专学校15人,升学率为64.7%。参加中师、中专考试291名考生,有38人被中等师范学校录取,有216人被中专学校录取,升学率为87.2%
  卫生工作。全县加大对传染病防疫力度。1999年全县共发生九种传染病 262例,报告发病率为 112.62/10万,其中流行出血热23例,较去年下降36.11%;病毒性肝炎79例,较去年上升172.41%,菌痢44例,较去年下降2.22%,流脑 1例与去年持平,另外,腥红热11例,肺结核89例,淋病6例,梅毒 2例,森脑7例。农村医疗卫生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强化村级卫生组织建设。在医疗保险工作方面,1999年享受人数为5 450人,其中离休老干部230人,全年总投资307万元,县财政投资250万元,个人缴纳57万元。
  【公检法工作】 1999年公安局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37起,破获 111起,破案率为81%,其中重特大案件51起,破44起,破案率为86.3%;杀人案件5起均已破获;打掉犯罪团伙 8个31人,抓捕逃犯65人,刑拘124人,起诉66起72人,起诉率为100%;报捕49起54人,批捕率为98.2%,劳教18人,劳教人数比去年同期提高一倍;收缴黑枪30支,缴获脏款、脏物折合人民币52.1万元,协外抓逃犯25名,协破重特大案件29起。1999年先后组织开展“冬季严打”及“全国追逃专项斗争”等 5次大规模的严打战役,每一场战役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刑警大队荣获省级“追逃”先进单位,局被评为市级“追逃”先进集体。
  检察院全年共受理批捕案件51件58人,同比下降10%,批准逮捕45件,50人,不批准逮捕6件8人。受理起诉案件74件82人,同比下降17%,提起公诉54件57人,建议撤案和退查12件16人,转下年8件9人。批捕起诉案件质量达到100%。反贪局共受案初查10件11人,立案2件2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
  1999年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87件,办结974件,分别比上年多234件和239件,上升31.45%和32.52%,结案率为 99.5%,解决诉讼标的额815.75万元。1999年法院被省委政法委首批验收为学创达标单位,有3个集体被省高院和市中院评为先进集体,有2人分别荣记个人二等功和三等功。
                                     (周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