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共青团

共青团



  【共青团鹤岗市十七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 1999年 1月15日,共青团鹤岗市十七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市交通局五楼会议室召开。
  市委副书记付会廷、共青团鹤岗市十七届委员会委员、市直各团委书记、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团市委书记贾晓波作题为《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团结带领青年在迎接新世纪的历程中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一、1998年全市团的工作基本回顾;二、正确认识共青团组织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三、努力做好1999年团的各项工作。报告指出,1999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活动,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二是大力推进团的建功育人活动,带领青年为促进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再立新功;三是全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付会廷为十佳团委书记、十大青年兴业领头人颁了奖。
  【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活动不断深入】 着眼于培养跨世纪合格建设者,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广泛开展了“双学”活动,组织青年学理论、学业务。实施了“新世纪青年读书计划”,向青少年推荐了历史、哲学、经济等方面书目50余种,成立了新世纪青少年读书俱乐部、读书协会、流动书屋等组织和阵地,通过办班培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征文评奖等形式,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培训,激发了他们学理论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全市共有“五有”青少年理论学习基地101个,青少年理论学习小组2 276个,市级青少年流动书屋15个,市级理论培训基地2个,培训青少年700余人,在全市掀起了学理论的新高潮。在学习邓小平理论过程中,我们注重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利用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和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少先队建队50周年等重大庆祝、纪念活动,抓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李登辉分裂祖国“两国论”的重大事件,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召开了全市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和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暨“十佳少年”的命名表彰大会,举行了“回首80年,迈向新世纪”文艺专场演出,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民族复兴的热情;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相结合,组织青年深入揭批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举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百题知识竞赛,弘扬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与学习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组织青年学习、研讨、座谈,明确了我市跨世纪经济发展思路,增强了广大青年构建特色优势经济、学习张家港建设北方名城、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决心和信心。
  【团的建功活动】 农村青年科技活动不断深化。围绕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大力构建农村青年科技示范群体,在全市建立了28个青年科技示范园区,推广了各类种、养、加新技术18项,试验农作物新品种42个,创建了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青年科技服务组织,培养了一支具有 1 560人规模、代表着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青年能人队伍,申请农村青年科技活动贷款计划43万元,为促进农村粮食生产稳产高产和保证农民收入作出了突出贡献; 举办了全市第5期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培训班,开展了第11届“科普之冬,送技下乡”活动,增强了广大农村青年的科技意识,提高了他们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和本领,涌现出“省级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1名、“省级青年星火带头人”11名、“市级青年星火带头人及标兵”60名; 召开了全市第三次农村青年科技活动基地建设萝北现场会,总结了两年来农村青年科技活动的基本经验,标志着我市农村青年科技活动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青年岗位成才建功活动全面展开。在煤矿、公交、卫生等系统开展了“导师带徒”活动,通过签订师徒合同,传技术、帮思想、带作风,帮助青工提高岗位技能和素质,涌现出“全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房玉富、“全省青年岗位能手”马卓为代表的省、市级青年岗位能手34名;青年文明车间、文明班组、文明生产线、文明岗位不断涌现,“青年文明号促销团、服务组、文明出租车”活跃在全市各个领域,涌现出省级青年文明号12个,市级青年文明号30个。通过对市级青年文明号复查,加强了对青年文明号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保持了青年文明号的先进性、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为学习张家港建设北方名城贡献了力量;下岗青工创业行动有了新突破。积极培养和扶持青年兴业领头人,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激励下岗青工不等不靠、自强自立,进行二次创业,涌现出“省级青年兴业领头人” 6名,“市级青年兴业领头人20名。加强了下岗青工再就业服务组织网络建设,在两县六区建立了 8个“青年再就业服务站”,各街道办事处建立了“青年再就业服务点”,实行专人管理和服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组织体系。加大了对下岗青工的培训服务,发挥市下岗青工再就业服务中心,五大基地和各服务站、点的作用,广泛开展多门类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年有3 200名下岗青工接受了培训,有320名经中心推荐找到了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和压力;“绿树碧水”工程成效显著。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实施了“保持母亲河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护绿活动,共植树36.2万株,建青年绿色示范林基地 5处,团市委被团省委评为“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单位。以改变城市面貌,建设北方名城为目标,在青少年中开展了“争当城市美容师”活动,组织他们深入到城市街路清扫卫生、美化环境,共组织集中性的义务劳动12次,清理垃圾点200余处,清运垃圾2 500余吨。市青企协捐献玻璃钢花盆30个,价值 1.8万元,摆放在城市几大广场上,为建设鹤岗、美化家乡贡献了力量。
  【青少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青年志愿者活动不断深化。以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实施了青少年送温暖爱心文明工程,全市1.5万名青年志愿者组成1 000多支服务队,深入到企业、街道和乡村开展了各类服务活动,走访贫困户、五保户、受灾户 2 000余户、新结“一助一”对子263对,送各种慰问品慰问金5万余元,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赞誉。以“送温暖,传技能,树新风”为主题,组织市文化局、卫生局及大中专院校的青年志愿者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共下乡宣传 5次,提供了义诊、保健、农技信息咨询等方面服务,捐赠了图书、农药具等物品,受到了基层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以 “3.5”为契机,组织全市 2 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学雷锋奉献日”活动,为过往群众提供义务服务。并在红旗乡敬老院、团结乡敬老院、市福利院建立了 3个市级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与孤寡老人结成“一助一”服务对子,开展常年性服务,使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青少年典型层出不穷。通过开展评选“优秀青年”、“优秀青年纳税大户”、“十大青年兴业领头人”、“十大青年星火带头人”、“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十佳少年”等活动,大力宣传和树立青少年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激励和引导青少年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自强自立,进取向上,扎实学习和工作,为振兴和发展鹤岗贡献力量。萝北县团结镇工农兵村青年农民闫永臣被团省委、省财政厅等 7家单位评为“全省第四届十大农村青年科技致富标兵”,市盐阜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永胜、市瑞达鞋业有限公司务工青年杜忠梅被团省委、省公安厅等 8家单位评为全省“杰出外来务工青年”和“优秀外来务工青年”,据统计,去年全市共有150名个人、100个青年集体受到市级表彰,66名个人和28个集体受到省级表彰,17个集体、12名个人受到国家级表彰,在全市营造了“学典型、比先进、争一流”的良好氛围。青少年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加大了力度。开展了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少年模拟法庭教育”活动,举办了“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积极为青少年健康成才服务,在青少年中努力营造了一个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的氛围。希望工程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争取希望工程建设款62.5万元,建成希望小学 7所,争取希望工程救助款8.1万元,救助特困学生913名,团市委被省青基会评为第二届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建设奖。青少宫工作迈出可喜步伐。今年青少宫被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舞蹈学院确定为黑龙江省校外艺术等级考试鹤岗考级站,来自全市的273名学生在青少年宫参加了考级,264人获国家承认的校外艺术等级证书,青少年宫被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青团中央少年部、中国儿童中心等单位评为“双有”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及校外等级考试最佳组织奖。
  【团的自身建设】 1999年开展了全市农村基层团组织整顿和建设工作,村“三位一体”团支部书记配置率达到了 90%以上;以建立社区团的工作指导委员会,协调委员会为重点,构筑社区团的建设新格局,共成立社区团组织29家,实现了社区团的建设新突破。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团的组织设置的有效形式,加快了建团工作步伐,在市兴泽私立学校、市东北亚商城建立了 2个直接隶属团市委领导的团组织,扩大了团的工作覆盖面。广泛开展了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有 3个团委被团中央组织部评为“1999—2001年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有20家团委被团省委评为“1999—2001年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带动和促进了基层团的建设。大力加强了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团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举办了跨世纪优秀团干部和基础级团干部培训班。  
                                     (张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