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1999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无论在经济地位、经济总量,还是在经济领域、上缴税金、发展质量上均取得重大突破。
第一,1999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828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8.6%,比上年增长3.1个百分点,创改革开放20年来的最好水平。
第二,1999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建筑业产值占全市地方建筑业产值的比重, 由上年的51%,上升到59%,创改革开放20年来的最好水平。
第三,1999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占全市的比重,由上年66%上升到74.6%,创改革开放20年来最好水平。
第四,1999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达9.0554亿元,比上年增长 29.7%;新增私营企业622户,均创改革开放20年来的最好水平。
第五,1999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占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的58%,比上年增长20%,创改革开放20 年的最好水平。
第六,1999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领域不断扩展。农村个体私营户达 306户,比上年增长10%;社区服务业户达403户,从业人员2 418人;私营学校发展到5所;从事信息中介服务人员达1 000人,均创改革开放20年来的最好水平。
第七,1999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5 640万元,比上年增长1 099万元,占全市地方税收的比重比上年增长7个百分点,创改革开放20年来的最好水平。
第八,1999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的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 4个百分点;加工业和建筑业比上年增长 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新兴产业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6:18:76,均为改革开放20年来的最高记录。
第九,1999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完成技改项目15项,开发新产品30种,其中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内的产品有10种,为改革开放20年的最好水平。
第十,1999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商标注册 190个,被评为知名品牌20个,打入国内市场的产品160个,均为改革开放20年的最好水平。
1999年,鹤岗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部署个体私营经济工作,在上年的基础上,将包扶工作扩大到县区、乡镇和市直部门四级领导。市五大班子领导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走访基层等形式与重点私营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生产经营和外部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各县区、各部门主要领导把抓好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工作主线,切实抓在手上,认真制定实施个体私营经济战略升级的具体措施。绥滨县、东山区、向阳区、兴安区多次召开个体私营企业业主座谈会,听取意见,当场拍板为个体私营企业解决问题。市公安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亲自指导本部门包扶个体私营企业工作,深入到企业解决具体问题,成为关心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热心人,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得以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优化发展环境。1999年,市委、市政府实施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举措,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为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条件。市县区和有关部门组织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外出考察洽谈,参与招商引资,请进来、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富农生物肥有限公司、元存轧钢有限责任公司、澳利达制衣公司等一批新的外地投资者纷纷来鹤岗落户兴办私营企业;明球、三兴和兴泽等建筑企业在全市大建设中乘势而上,兴泽建筑公司辟建的兴汇大世界商城容纳近 3 000人就业。与此同时,市纪检监察部门还大力开展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题推进工作,纪检、政法、公安部门强化了对私营企业大户的依法保护;市纠风办、经贸委和私营局开展了企业减负和“三乱”清理,设立了服务热线和举报电话;税务、公安部门围绕清税会战,严肃查处了偷税漏税行为,强化了业主纳税意识,维护了正常经济秩序,净化了发展环境。
(三)加强了舆论引导。各级党政组织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开动宣传机器,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助威呐喊,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大张旗鼓地表彰了近千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和纳税大户;电台、电视台设立专题,大量报道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先进典型;鹤岗日报定期刊登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指标和纳税大户及欠税企业排行榜;东北亚商贸城艺术团成为宣传个体私营经济的轻骑兵;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加强了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宣传稿件为上年的两倍。个体私营企业舍得花钱做产品广告和宣传企业,注重树立企业形象。
(四)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一是市委、市政府下发了《一九九九年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实施细则》,作为全市重点工作目标突出抓好抓实,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推进工作落实汇报会,重点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出台了相关的重大政策规定,靠政策实施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规定》、《关于加强农业产业化的政策规定》、《关于加快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扩大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规定》等文件,为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三是狠抓了重点工体的突破。强力推进 “十百千”工程、再就业工程、科技兴企工程、培育市场工程和教育培训工程。这5个工程是1999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工作重点。在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个体私营业者的共同努力下,五个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十百千”工程:注册资金 100万元以上的大户达到23个。再就业工程:当年吸纳下岗职工 7 000人。特别在市委、市政府出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优惠政策的感召下,转业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个体私营经济者达 500人,比上年增长12%。科技兴企工程:与哈尔滨理工大学、 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了科技项目对接,市人事局召开了两次人才市场交流会;市科委和私营局重点培育兴安民营科技区。1999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天福”水热毯、“山植”枕芯、“联达”小型农业机械、“富农”生物肥、“不一样”升降课桌等高附加值产品显示出勃勃生机,市场占有率正在提高。培育市场工程:按照《鹤岗市城区经贸发展规划》,特色市场培育已全面启动,市工商局筹建的特色美食城和工农区解放路商厦、王府商场等已竣工或交付使用,兴汇大世界第四、五层服装和游乐城1999年10月投入运营,向阳汽配修理一条街和东山区饲料专业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初具规模,可容纳业户 2 000人。教育培训工程:市私营局、个协、私协、工商联、教委和市委统战部等部门采取以会代训、办培训班等方式培训了一大批个体私营业者。市档案局、民政局、市老龄委、市社联、市委党校等部门都通过不同形式向个体私营企业代培或输送人才,传递经贸信息,帮助完善内部管理;税务部门指导个体私营企业建帐立帐,促进管理上水平。
(五)突出扶持服务。各县区、各部门普遍强化了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积极协调和指导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市县区私营局主动履行服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职能,及时综合发展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为各级领导抓好个体私营经济起到了参谋、助手作用。市工商联、个协、私协、统战部、市政府法制办、金融、财政等部门都能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在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审定把关政策规定、提供资金支持等方面为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全市各方面都能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基本形成了上下一条心,方方面面支持配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局面。
(市私营局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