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建筑业

建筑业

建筑业



  【建筑业的产业规模】 1999年,鹤岗市建筑业规模继续扩大,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建筑业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增加,表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增强。1999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完成80 300万元,比1998年增长13.5%,增加绝对值9 579万元;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7 677万元,比1998年增长4.9%,增加绝对值1 296万元;实现税金2 142万元,比1998年增长6.7%,增加绝对值134万元。从业人数达到23 211人,比1998年增加176人,增长0.8%;全员劳动生产率达34 596元/人,比1998年增长12.7%。
  【重点工程建设如期完成】 1999年全市在建工程 164项。其中市交警指挥中心、中医院、新华书店、解放路商场、职工文化娱乐中心、商业综合楼、市委办公楼、中韩合资综合楼八大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达83 606万平方米,共完成投资额 1亿多元,工程建设全部超额完成计划进度,工程质量明显提高,预计可创省优工程两项。
  1999年是实施 “518”工程的第三年,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加大工程建设管理力度,工程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主要表现:一是在建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100%,质量通病消除率进一步提高;二是新技术、新工艺继续推广,现推广桩基础6栋;三是文明工地达标率达96%,创文明工地14个,创文明工地样板4个。
  【村镇建设】 按照市委提出的坚持“超前规划、房路先行、城乡并举、改善环境”的思路,根据省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结合灾后复建工作,本局把市政府下达的10万平方米康居工程建设任务提高到20万平方米,将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两县一区,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并将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优惠政策运用到康居工程建设中,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建房的积极性,现20万平方米康居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及乡镇总体规划工作也取得一定发展。全市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 17.4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22平方米,比省下达的指标提高0.01平方米;砖瓦化率达到54.33%,比上年增长6.36个百分点,比省下达的指标提高1.86个百分点;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52.8%,比上年增长3.16个百分点,与省下达的指标持平;道路铺装率达到94%,比上年增长12个百分点,比省下达指标提高4个百分点:乡镇总体规划达到85%,比上年增长12个百分点,比省下达的指标提高0.38个百分点;全市村镇基础设施(给排水、道路) 投资457万元,比上年增加179万元。乡镇、村屯的建设管理工作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城市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一是结合建委综合职能的恢复,强化了对城市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工作。1999年共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了协调会20次,局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坚持每日到城市建设施工现场检查、指导,组织协调材料物资调剂,使城市建设各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二是竭尽所能,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1999年建设局所属的长城、筑城、丰麟、永昌、洪林、三兴、三江等建筑公司也积极投身到城市建设中,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完成道路施工29 897平方米,广场建设31 660平方米,总工作量达1 190万元。
  【建筑市场秩序日趋规范】 依据《建筑法》、《黑龙江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1999年,市建设局以规范建筑市场为重点全面加强对建筑业管理。
  1、工程招标工作力度加大。按照全国全省 “建立有形建筑市场现场会议”精神和省建委年初的工作安排,1999年 1月14日本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正式成立。招标工作本着招标法规、评标办法公开,市场管理制度、招标办职责、工作人员职责公开,工程信息公开的原则,提高招标工作公开办公的透明度,研究制定了《鹤岗市建设工程评标定标管理办法》和招标工程平米造价指标参照表,从管理上、法规上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1999年“中心”共下达报建招标通知书58项,已报建工程46项,已招标工程45项(其中有16项工程实施公开招),不够招标条件 1项,准备招标工程12项,招标工程占应招标工程的比率为100%。公开招标中设置了省优工程、文明工地、纳税加分,有效促进了工程质量提高和文明工地的创建。
  2、建筑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按照全市规范整顿建筑市场工作会议精神,1999年对全市 117户施工企业进行资质年检就位工作。这次年检工作从严掌握标准,对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该降级的降级,该取缔的取缔,有 2户企业被降级,19户企业被吊销资质证书。为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建筑企业产改工作稳定推进。建设局直管的7户企业的产改工作,自1997年开始运作、规范、完善。1999年产改工作的重点是四建公司的规范破产,经法院受理企业清算后,现已正式宣布破产。截止1999年,建设局直属的七户企业的产改工作已全部到位。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配合省建委提出1999年为全省建设领域“质量管理年”,为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和对“鹤岗市建筑工程现场建筑材料全面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的有关规定”,利用施工淡季对施工、开发、监理单位管理人员、质检人员、技术员等 500多人开展培训,使企业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二是从受监工程人手,把好建筑市场准入“四关”。即:登记建档关,监督交底关,把住基础、主体阶段核验关,把住施工核验关;三是建立并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建设局与施工企业签订了工程质量责任状,明确了企业主要领导的质量责任和奖惩办法,并要求项目班子健全十二项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四是开展经常性工程质量监督检查,1999年先后开展了冬期施工、越冬维护及结构安全、在建工程的检查,及时消除了质量隐患,防止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为贯彻落实全市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先后组织召开了五次由施工企业经理参加的安全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26项规章制度和安全岗位责任制,分别同在建工程的31家施工企业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制定下发了《建设局1999年安全工作实施方案》,使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做到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同时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汇同劳动局、总工会、消防支队等部门开展三次安全联检(多次安全自检)。下发整改通知书115份,查出隐患572条,封停工地 5个,龙门架4部,塔吊1部。施工现场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率100%,一般安全隐患整改率 90%,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促进了安全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建设行政执法工作】 建设局对建设行政执法工作非常重视,研究制定了《九九年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重新调整和充实了建设局依法行政工作、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制定了“建设局行政执法检查方案”开展定期检查2次,抽查2次;组织全局职工开展了《行政复议法》的学习宣传活动,制定了贯彻实施行政复议法的工作方案;统一了行政执法文书,规定了行政执法程序,提高了全局的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建设局办公室)
  【建安经济在改革中向前迈进】 1999年,鹤煤建筑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推进企业改革和经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施工产值:年计划1.45亿元,增产计划1.6亿元,实际完成1.8808亿元,分别提前82天和52天完成全年国家计划和增产计划,创出本局基本建设历史最好水平。
  2、工程进尺:年计划900米,实际完成1 000米。
  3、企业经营:全年与局包定盈亏平衡,实际盈利66万元,超额完成与局包定指标。
  4、工程质量:消灭了不合格品,矿、土、安工程优良品率年计划60%、75%和90%,实际为65%、81%和92%。
  5、安全生产:全年轻伤事故率控制在2‰以内,实现了年初规划目标。
  【重点工程优质快速建设达到新水平】 1999年,建安总公司科学组织生产,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加快。针对不同时期的形势要求,公司调整生产布局,提出了“优质、快速、高效”的施工策略和立足生产、以生产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原则,开展了大战红五月、奋战 120天向国庆献礼等一系列活动。矿建处施工的峻德二水平改扩建、兴安四水平延深等重点工程,克服诸多困难,实现了顺利施工。土建各处施工的局10栋安居工程住宅楼、嫩江国储库等工程都基本上做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在材料、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广大施工人员以对企业和用户高度负责的精神奋力拼搏,创出了重点工程优质快速建设新水平。
  【开展“安全质量效益年”活动】 1999年,建安总公司开展“安全质量效益年”活动,向管理要效益,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经营管理上,重点抓了以“物资供应、劳动力使用和财务资金”为内容的三项管理,严格经营考评,多方面协调清理工程欠款,保证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加大房产科水电费的收缴力度,减少了损失浪费;对新华街、南山区职工住宅楼及公司预制厂锅炉房供热系统进行了改造,控制了多年来跑、冒、滴、漏、损现象;把公司机电科、机修厂、土建二处办公楼临街房屋改造为商业用房,对外进行创收,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机关小车维修费采取“核定基数,费用包死”的办法,实行单车承包核算,严格控制了资金外流。
  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突出“一通三防”重点,进一步强化了质量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百日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坚持“三、六、九”安全质量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克服资金困难,加大了安全设施投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重奖重罚政策;强化安全教育,定期举办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班,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明显提高。严格工程质量管理,上质量、达标准、创优质,消灭了不合格品,工程优良品率扎实提高。在技术管理上,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以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为重点,把科技进步与施工生产结合起来,广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取得了嫩江国储库浅圆仓滑模施工工艺和井巷长距离陀螺定向等10余项优秀技术成果。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1999年,建安总公司调整组织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按着企业“三步走”发展战略要求,本着“适应市场,调整结构,保留骨架,精干队伍”的原则,一是把因新一四水平停产撤下来的原矿建二处改组为道桥施工处,为公司今后开辟公路施工战场增添了新生力量;二是对土建三处、预制厂、塑钢厂、木材厂等单位先后实行放开或委托式经营,提高了二级单位自主经营能力;三是 6月份将公司机关15个科室合并重组,成立了“三部一办”,即:生产技术部、经营管理部、政治工作部和综合办公室,机关办公人员由80人精减到60人:四是推进减员分流,进行优化配置,全员重聘。7 月份,对八个生产处及九个厂、科的人员进行了定岗定编,全公司下岗分流 1 483人。实践证明,减人提效,下岗分流,精干队伍,实施“三步走”发展,方向是正确的,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通过结构调整,企业人员减少了,队伍变得精干了,劳动效率提高了。
  【在省嫩江粮储库工程投标中一举中标】 1999年,律安总公司在内保雷点,维护局内基本建设项目正常生产的同时,公司挖掘潜力,总结外闯经验,分析市场形势,凭借一级施工企业的良好信誉,面向市场,参与竞争,广揽活源。在局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成功地承揽了工农区法检楼、绥缤住宅、市五塑综合楼、市委大厦、向阳区综合楼、市民政公寓等大型工程,上述工程对生产接续不仅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而且也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公司善打大仗、硬仗的实力。特别是土建二处、土建四处及机电安装处等单位,在外闯中能够精心细作,捕捉信息,在省嫩江粮储库工程投标中一举中标。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领导指挥在现场,吃住在一线,使嫩江粮储库工程施工质量跻身全省同类建设工程的前列。外闯市场工作的深入和自身形象宣传力度的加大,为企业拓宽了外围生存空问。1999年,公司共承揽外包工程近 4 000万元。
                               (本栏责任编辑: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