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旅游自然景观
鹤岗旅游自然景观
【鹤岗旅游自然景观】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鹤岗地处小兴安岭东麓与三江平原过渡地带,北与黑龙江与俄罗斯毗邻,国界线长达 228公里。特定的地质、地貌、水文气侯等自然条件的依存、演化和分布形成了鹤岗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我市水域风光景观得天独厚。黑龙江鹤岗江段,北起新河口,南至兴东,江水在小兴安岭余脉低山中穿行。滚突岭以北,中俄两侧有大小山峰19座,海拔高度287.7至387.7公尺,相对高度200至297公尺,32公里段内,落差21.2公尺,河宽800至1 000公尺。由于江段受地壳抬升剥蚀的和河流切割作用,形成江流峡角地貌。号称“黑龙江小三峡”的灵秀的自然景观,是黑龙江风光旅游资源的极品之一。
黑龙江在鸭蛋河口以下,入平原,大江东流,水流平缓,江面宽阔,最宽达 3 000公尺。有高峡出平湖的美丽景色。江湾较多,浅滩岛屿随处可见。
名山岛长约3 000公尺,宽约300公尺,岛上滩林总面积0.974平方公里,距岸最远距离200公尺。1993年以前,因中俄对该岛归属有争议而被封存,该岛的生态环境好,现已开辟为萝北县旅游度假开发区,开发后将成为黑龙江上的“太阳岛”。
黑龙江旖旎的自然山水风光与油墨江的黄金古镇太平沟、胭脂沟、兴东道台府、名山国家一级口岸以及建设中慈禧太后行宫、八仙观、鱼王庙、国门等边境风貌景观珠联璧合,成为黑龙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发展我市特色旅游业的瑰宝。
梧桐河是鹤岗境内第一大河,是开展漂流和观光“北大荒文化”的又一道风景线。具有观赏和旅游价值的主要湖泊有鹤翔湖、笃斯湖、阿凌达湖、中兴黑龙江畔月牙泡等。
森林是世界瞩目的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森林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具有相对稳定性、生物量丰富多样性、环境效益不可替代性等特点,从而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独特而良好的森林旅游环境。森林旅游资源包括观赏价值很高森林景观、丰富的珍稀动植物、山林资源以及小气候和清新的空气等等。小兴安岭是红松的故乡,我市林业局桶子沟红松母树林及鹤北林业局红松母树林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重要种子林基地,林内以红松为主,兼有云杉、冷杉、枫、桦、椴和色木杂混交,最大树龄 500多年。林内还有多种浆果、药用植物、山野菜、食用菌以及多种野生动物。
目前,森林旅游是国际旅游业的热点之一。桶子沟金顶山森林公园1996年建成并开放以来,为我市和省内外众多游人所青睐。森林旅游为人们提供观光度假、健身康体、野营避暑、探险科考等良好场所。目前森林旅游以其特有的生态旅游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湿地应属地文、水域、生物景观类型的边缘旅游资源。我市东南部是大面积湿地发育地区。据萝北县志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前,萝北地区渺无人烟。植被率甚高,水分不易蒸发,估计(因无当年资料记载)沼泽分布甚广,面积甚大。1949年以后,外来人员大量涌入,境内土地开发甚为迅速,1985年尚存沼泽86万亩,近年农业开发、沼泽变良田,大面积沼泽已不存在。
目前,位于萝北县苇场乡南部区域的梧桐河与嘟噜河之间排洪道 2公里附近区域内仍残留大片沼泽。这里的湿生植物、鸟类等资源仍很丰富,曾在沼泽湿地繁衍生息的野生鹤类、鹳类、鹭类、鸭类、鸥类等 300多种水禽、鸟类在这里多有出没,萝北县及市环保部门已采取抢救措施,着手保护这里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
我市地形为低山、丘陵、漫冈,自然山水风光十分秀美,这些各具特色的山水自然景观经过规划建设而成的城市公园、度假村一类的旅游环境,诸如将军石山庄、松鹤西湖园、尚志公园、地矿山庄等,因分布于市区近郊,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