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状况】 全局大井系统发生死亡事故12起,死亡21人,百万吨死亡率1.75。同比上年死亡人数减少 4人,百万吨死亡率降低0.38。全年发生重特大事故四起,死亡68人。其中:大井系统两起,死亡8人;小井系统两起,死亡60人。1、2001年3月4日,集体多种经营总公司金兴公司农副二井瓦斯爆炸,死亡6人。该井由于未构成全风压通风系统,__ 台局部扇风机供 +41.9米标高以下两个工作面用风,因管理混乱,风机经常停止运转,致使-34米标高煤巷上山掘进工作面停风作业瓦斯积聚;工人违章使用矿灯放炮,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死亡6人,重伤 1人。2、2001年5月7日,集体多种经营总公司南山公司一井发生火灾事故,死亡54人。南山公司一井隶属于集体多种经营总公司南山集体公司,经营方式为委托承包经营。矿井位于南山矿井田范围内,属低瓦斯矿井,采用对角两人两排压入式通风。采煤方法为局扇通风、独头退采。该井于3月3日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新华农场煤矿事故影响而停产,在贯彻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生产专项整顿期间,于 4月24日被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鹤岗办事处勒令停产整顿。5月 6日,该井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54人。3、2001年6月17日,大陆矿开拓区714队放炮事故,死亡 3人。该队为抢进度,违反正常作业程序,在未消除工作面浮货的情况下,盲目打眼作业,将隐藏底板的瞎炮打响,当场死亡2人,另外1人受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4、2001年12月20日,兴山矿五采区211采煤队顶板事故,死亡5人。该队在回采四石门后组右部 1/18层二分层期间放头刀顶时,在初次放顶工作责任制没有落实、矿放顶领导小组没来到现场、工作面硬帮漏顶没有刹实、软帮剪网不彻底、形成网兜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多头放顶,发生推垮型冒顶,当场埋住5人,全部死亡。
【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情况】 以工作面达标为核心,以系统治理为重点,坚持逐月逐矿召开质量达标现场会,交流先进单位达标经验,扎实推进全局质量标准化建设,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峻德矿、兴安矿、南山矿、富力矿、岭北矿、益新公司 6个单位达到行业级标准。其中:南山矿、富力矿被评为黑龙江省“安康杯”竞赛质量标准化“明星矿井”。注重典型引路,南山矿235采煤队、富力矿14 号掘进队、南山矿一开拓区、南山矿机电区、兴山矿运输区、南山矿通风区 6个单位成为全局质量标准化建设样板区队。加强生产厂处质量标准化建设,热电厂、水电热力公司、铁路运输部、选煤公司、十三化工有限公司、鑫塔水泥公司达到行业级标准。
【安全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安全管理体制实行的是监督与管理并行的“双轨制”。矿务局设立安全监察局,各矿、厂、处设立安全检查科。安监局负责全局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和安全综合管理工作,直接领导驻矿安监处,对矿、厂、处安全检查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安全监察局内设安全监察处和综合管理处,向 9个矿派驻安全监察处,驻矿安全监察处行政编制隶属于安全监察局,对所驻单位实施相对独立的安全监督检查。各矿、生产厂、处安全检查部门行政隶属关系在本单位,负责所在单位日常安全质量检查和安全管理。全局安监(检)机构共配备人员214人,其中局领导2人,安监局54人(包括驻矿安监处38人),各矿安全管理人员 120人,各生产厂、处、公司安检部门38人。
【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局职工大学内设安全技术培训部。2000年10月经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专家评估,报请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同意,认证并命名为三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黑龙江鹤岗矿务局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安培中心负责全局特殊工种和采煤区(队)长安全培训任务。安培中心现有专职教师38 人,设采煤机、通风室、瓦斯煤尘爆炸、提升、矿山救护等8个实验室和 1个安全教育展览室。各矿安检部门内设职教科,建立安全培训室,主要负责本矿新工人岗前教育培训。2001年局安全培训中心举办采煤区队长、电钳工、瓦检员等 6个特殊工种培训班共计十三期、52 个教学班,培训1 599人,比计划多培训399 人;完成年计划的133%。
在二级安全培训工作中,完成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矿长安全培训任务。48名矿副总以上干部参加全省煤矿安全资格培训。
【安全思想教育开展情况】 坚持把开展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安全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周”、“安全思想教育月”和“安康杯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安全知识讲座170余场,编发安全事故漫画500余幅,印发安全知识试卷 2 000余份,制定《煤矿安全规程》百日教育活动方案,积极组织学习阳泉“十二法”,全局受教育职工达 2万余人次。各矿、厂、处单位在会议室、班前学习室、井下大巷,张贴安全标语等警示标志,宣传面达到 90%以上,各级干部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5·7”事故发生后,在全局范围内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大讨论和安全生产系列教育活动,剖析事故原因,深挖思想根源,吸取事故教训,干部职工抓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增强。
【“一通三防”管理工作】 突出防爆控爆重点,深入开展“一通三防”基础工作会战。强化瓦斯和局部通风管理,不断完善瓦斯监测系统,新增瓦斯监控线路 2.1万米,安设瓦斯断电仪2 138台次,新购便携 1 360台,严重瓦斯场子便携使用率达到 100%,“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达到100%,有效控制了“两个末端”超距现象。加大防灭火和防尘工作力度,突出预防性灌浆,全年共打钻1.5万米,控制发生隐患30处,消灭重点火区6处,解放冻解煤量182万吨,解放设备3 692台,总价值6 400万元;进一步完善防尘系统,新接防尘管路2.7万米;全局防尘主干线初步建成。加强瓦检员队伍建设,严重瓦斯场子配齐了专职瓦斯检查员,树立瓦检员权威,制定倾斜政策,提高瓦检员工资待遇,调动了瓦检员的积极性。加快通风技术改造步伐,发挥南山矿后部主扇能力,更换兴安矿主扇,完成兴山矿抽改压工程,较好地解决了矿井通风能力不足和通风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全局“一通三防”基础工作的全面加强,提高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有效控制了瓦斯、煤尘等重大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工作】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初下发 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各级职能部门、各级安监(检)人员和岗位工程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督检查, 充分发挥局安监部门和驻矿安全监察处作用, 深入开展“三、六、九”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全年共组织拉网式的安全大检查24次,对查出不安全隐患,按 A、B、C三级分类排队,局每月召开一次隐患排查例会,专题研究隐患整改方案,一般隐患全部按期整改完毕,重大隐患整改合格率达到 80%以上。充分发挥工团组织作用,定期开展职工代表视察和青岗员夜间查岗活动,共查出不安全隐患 1 388起,制止“三违”人员838人次。持续开展 “百日安全生产”、“安康杯”竞赛和“争创明星矿井、争当明星区队”活动,在企业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按照全局安全生产奖罚办法,奖优罚劣,全年兑现奖励近100万元,事故罚款 290余万元。按照上级和局有关规定,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共有106人因事故受到处罚,其中:仅四起重大事故,就处理责任人61人。分别是:局级干部6人,局副总1人,处级干部18人,科级干部13人,一般干部9人,工人7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7人。
【小井治理整顿工作】 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闭整顿小煤矿精神,全面加强小井关闭整顿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停产整顿的紧急通知》以及省政府关井工作指令,制定《鹤岗矿务局2001年关井压产实施方案》和《集体多种经营总公司关井压产实施方案》,成立关井压产领导小组,落实关井目标、时间、步骤和责任人,并与集体多种经营总公司二级公司签订了关井责任状,全面推进关井工作。一方面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全力做好关井职工的安置和稳定工作;一方面采取强制措施,组织关井督导组,按照关井标准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关闭整顿,全年共关闭小井30对,划归地方管理28对。同时,对已关闭和未关的小井严格进行检查,杜绝了擅自生产和死灰复燃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