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



  【鹤岗市农业银行工作概况】 2001年,鹤岗市农业银行以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五大工程”,本着“高起点、大目标、快发展”的工作要求,强化管理、从严治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家营业税率下调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全年实现缴税额300万元,较上年增长3%;招商引资11 960万元。其中,鹤佳公路项目9 250万元,交通枢纽2 710万元,完成任务的239%。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自身业务经营也取得了成果,截止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13 532万元,较年初纯增15 635万元,完成计划的130%,较上年同期多增3 98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08 848万元,较年初增加1 212万元,剔除年初虚占因素,实际增加投放12 012万元。不良贷款余额为43 814万元,较年初纯下降7 378万元,占比达 40.25%,下降7.31个百分点,其中,常规不良贷款占比为29.06%,较年初下降7 182万元,占比下降10.63个百分点。帐面利润亏损2 155万元,较上年减亏1 381万元。
  【存款工作】 市农行党委将存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元月伊始即召开全市农行存款工作会议,围绕“吸取教训,抢前抓早,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基础”的要求,树立“增存增效”的思想,将存款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新世纪之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以“抓服务、促管理、比贡献”为内容,结合“双评”活动,向外界发布服务承诺,以电视、报纸、宣传单、宣传册等为宣传载体,大力向社会宣传农行的各种业务,以此促进储蓄存款大幅增长,提前 8个月完成全年计划。二是大力培植黄金客户。制定下发了《培植黄金客户实施方案》,实行领导带头抓大户、客户经理主动拓展市场、全员共同参与的全员公关策略。在落实上,实行主管行长负责制,层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专业部门及时考核,至年末全辖共培植黄金客户213户,金额5 952万元。三是加大科技发展步伐。市农行对市区各储蓄网点的电脑终端进行全面更新换代,储蓄所100%实行了网络化管理,使通存通兑率达到100%。下半年,市农行又成为全省第一家ABIS新一代系统批量移植的试点行,于10月23日开始正式运用新系统对外办理业务。该系统为市农行乃至全省窗口服务树立了全新的社会形象,为存款的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市农行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己任,实施“抓住一个主体,把握五个切人点”的工作思路:“一个主体”即以支持鹤佳公路复线工程、交通客运枢纽站、南山选煤厂技改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体;“五个切人点”即以支持正大青春宝等一些科技含量高的药业集团,以支持富农、腐植酸、型煤、陶粒等环保资源型产品,以支持米业、牧业、畜业、菌业等农业产业化调整,以支持汽车、住房按揭等引导性消费贷款和以支持兴泽集团为首的股份私营企业集团为切人点。其中,支持非国有经济企业21户,累计投放贷款13 857万元。同时,做到统筹兼顾,择优扶持,满足了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不仅实现了银企“双赢”的目的,同时还极大地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增长,现在市农行优良客户占比较年初提高5个百分点。
  【清收盘活工作】 2001年是鹤岗农行“不良资产整治清理年”,市农行从“讲政治、讲改革、讲效益、讲管理、讲生存”的高度,增强了全行干部员工开展清欠工作的紧迫感,进而加大力度,明确目标,制定方案,确保了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市分行成立了清收盘活不良资产领导小组,由行长任组长,主管副行长任副组长,从市行机关和基层行(处)中抽调精兵强将,组成24人参加的不良贷款清收大队,按各行(处)实际情况,分 7个小组派驻各单位,并实行行级领导包点制。其次,积极主动与市中级人民法院沟通,组成了由市中院经济庭庭长带队、有24名法院人员参加的小分队,在市农行设立依法清收办公室,协助清收盘活不良贷款。 4月14日,召开“银法对接会议”,16日即深入到市区各支行开展工作,形成了银法携手攻坚的“大链条”。全年市农行依法起诉供贷类案件155起,标的额7 948万元,结案28起,收回货币资金440万元,实物价值600万元,为盘活不良资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01年末,共清收盘活不良贷款5 645万元,完成省行计划的109%,其中,清收不良贷款本息2 415万元,完成计划的110%;盘活不良贷款3 230万元,完成计划的108%;保全不良贷款5 091万元,完成计划的106%。
  【增收节支工作】 首先,建立了“一定双挂双奖”的财务分配机制。“一定”就是核定基本费用和发展费用基数;“双挂”是实际利润与个人责任目标工资挂钩,实行年度考核,将有效收入、各项存款和费用挂钩,实行按季下达计划,季度考核;“双奖”就是对减亏增盈幅度较大的行,在发展费用、专项费用核批及固定资产购置上,给予倾斜奖励,对各项业务经营目标全面完成的行,全额返回效益工资,并对领导班子给予奖励。其次,实行领导干部末位淘汰机制。年中对排名末位的“一把手”给予“黄牌”警告,年末则给予免职淘汰;对各支行的副职干部通过业绩、组织、民主评议等考核,对排名末位的也要给予淘汰。再次,进入旺季以后,市农行又对各项存款、不良贷款、利润三项计划分别设一张“黄牌”,对其中一项完不成的行(处)班子,进行戒勉谈话,两项以上完不成的,对其行(处)“一把手”、分管领导给予免职,从而增强了全行干部职工的紧迫感,调动了工作积极性。2001年,市农行有5个.支行一举实现了扭亏为盈。
  【加强内控管理】 年初以来,市农行在对内控机制的“三道防线”进行重申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业务经营,实行了“三铁”会计达标和强化“三位一体”即“三防一保”、稽核审计、纪检监察的监督保障体系。通过召开全市农行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和反腐败抓源头预防职务犯罪会议,对内加强自警、自省、自防,对外进行“行检”合作,共筑防线,效果显著。有效地防范了各类风险,杜绝案件,保障了全行经营管理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精神文明建设】 2001年,市农业银行围绕全行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治理整顿“脏、乱、差”和“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为切入点,以上电视、上头版、设灯箱广告为宣传形式,以“树典型、学先进、重建设、抓考核”为手段,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警民共建”活动。 1月10日,举行了营业办公大楼竣工剪彩仪式,树立农行良好社会形象,极大地提高社会知名度。通过举办庆“七·一”警民联欢会、演讲比赛等活动,确定了“行训”,增强了广大员工的凝聚力,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2001年,市农行分别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纳税大户、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先进集体、支持城市建设先进单位、市级先进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党委书记、行长常景魁被市委评为“全市农业十大功臣”。
                                     (刘鹤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