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村信用联社

农村信用联社



  【农村信用联社概况】 鹤岗市区农村信用联社是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的,由农村信用社社员入股组成的合作金融组织,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按章纳税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受中国人民银行鹤岗市中心支行的领导、管理和监督。
  主要业务范围:办理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各项存款、贷款业务;票据贴现,国内贴现、国内结算、汇兑业务;特约电子汇兑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买卖政府债券及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它金融业务。
  办社宗旨: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社员人股,社员进行民主管理,并主要为社员提供服务的金融组织。
  经营方向: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成为“联系农民的最好的金融纽带”、“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支农工作】 2001年,农村信用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稳定意识和服务意识,围绕为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积极为农民提供贷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在信贷投向上,逐年加大支农、支牧力度,为促进本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支农工作先进单位。
  1.认真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农村信用联社认真组织职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实际工作中,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增加服务种类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并把工作是否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否让农民满意,作为检验信用社经营方向和工作业绩的根本标准,从而提高做好支农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改进服务方式,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一是围绕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积极支持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经营,支持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支持优质高效农业,扶持农村各类专业户的发展。2001年共投放各类贷款5 048万元,其中农业贷款3 353万元,畜牧业贷款 540万元。二是按照农民的需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式和内容,通过创建“信用村”活动,推广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并对农民提供消费及子女就学贷款,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三是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信用社注意搜集有关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农户,便于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并帮助寻找市场销路。四是转变工作作风,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农户,切实了解农民的需要,主动上门服务,尽可能简化手续,方便农户。五是贷款发放坚持计划公开、对象公开、额度公开、利率公开,主动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组织和盘活资金】 1.多方吸收存款。一是优化网点布局,对储源较少、环境较差的个别储蓄所进行了迁址合并,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同时,根据需要新增15个信用站,以方便农民朋友。二是改进服务设施,疏通结算渠道,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存款、结算等项服务,农村信用社现有20个营业网点为居民办理存取款、结算等业务,同商业银行具有同样的结算方式。网点遍及城乡,储户可随时、就近办理存取款,农户凭信用证可随时到营业窗口办理贷款业务。三是通过开展优质服务竞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2.努力清收不良贷款。由于不良贷款占比高,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针对这个问题,农村信用社一是严格规范贷款管理程序,认真执行审贷分离制度和贷款损失追究制度,切实保障信贷资产安全。二是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按照清收责任制的要求,对不良贷款逐笔落实了责任人,并将清收结果同责任人工资挂钩。三是大打不良贷款“零”突破战役,防止出现逃废信用社债务现象。同时对收回1995年底以前贷款实行奖励,尽可能活化资金。四是积极变现抵债资产,通过在报纸、电视及网上发广告等途径推销低债资产,尽可能减少损失。2001年共收回不良贷款 437万元,抵债资产变现324万元。
  【建立扭亏增盈责任制】 扭亏增盈是农村信用社的工作重点,2001年主要在增收节支上下功夫。一是加大收息力度。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制定利息清收考核办法,对当年到期贷款利息做到了应收尽收,对逾期贷款和呆滞贷款利息也尽最大可能收回。2001年共收息 422万元,完成了减亏指标。二是压缩费用支出。农村信用社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的原则,制定了合理的费用计划,并实行“一支笔”审批,将费用支出控制在最低点。同时,为增加工作透明度,每月将费用支出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风险防范】 一是有效发挥稽核监察部门作用。2001年,为了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对各环节实行有效监督,农村信用社将稽核重点放在对违规操作的查处及离职人员的审计方面,从而避免出现不良后果。二是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逐级签订了“三防一保”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并实行风险抵押;完善了安全防范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保证了信用社安全运营。
                                     (李 彤)